超然旷达咫尺天涯(玉蝉至清至洁志向高远)

唐人耿湋写过一首《听早蝉歌》:“蝉鸣兮夕曛,声和兮夏云。白日兮将短,秋意兮已满。”

意思是说在落日的余晖中,柳枝上蝉鸣与天上的白云声声相和。白昼渐短,黑夜渐长,浓浓的秋意已经填满日子。

超然旷达咫尺天涯(玉蝉至清至洁志向高远)(1)

王朝杰作品

蝉,高枝独处,鸣声悠远,宿不居巢。仅饮晨露,出污泥而不染。故而自古文人墨客,都对蝉有着别样的情愫。

超然旷达咫尺天涯(玉蝉至清至洁志向高远)(2)

李明作品

虞世南者当朝为官时,清贫节俭,洁身自好。廉洁之外,也好托志于一虫一禽。写起蝉来,更是紧紧抓住其特点,刻画得相当传神,“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超然旷达咫尺天涯(玉蝉至清至洁志向高远)(3)

张建宏作品

《屈原列传》中就有这样的记载“蝉蜕于浊秽,以浮游尘埃之外,不获世之滋垢”。

晋陆云《寒蝉赋并序》中称蝉有五德:“头上有緌,则其文也。含气饮露,则其清也;黍稷不享,则其廉也。处不巢居,则其俭也;应候守常,则其信也。”

超然旷达咫尺天涯(玉蝉至清至洁志向高远)(4)

张建宏作品

文人的眼中,蝉栖高枝,是“至德之虫”,具备“文、清、廉、俭、信”五德,乃清高者也。

“饮露身何洁,吟风韵更长”随手翻阅古诗词,诗中阵阵蝉鸣,声声入耳。而玉中之蝉,更是令人心生欢喜。

超然旷达咫尺天涯(玉蝉至清至洁志向高远)(5)

高俊华作品《蝉》

玉中之蝉,有儒雅之感,更兼吉祥之意。首先,蝉的鸣声可谓是余音绕梁,所以有着一鸣惊人之意,佩戴于胸前象征着可以平步青云。其次,蝉谐音于“缠”,在腰间佩戴翡翠蝉寓意腰缠万贯等等。但其洁身自好、志向高远的寓意始终未变。

超然旷达咫尺天涯(玉蝉至清至洁志向高远)(6)

高俊华作品《蝉》

“君子则其操,可以事君,可以立身,岂非至德之虫哉!”握一枚玉蝉,听蝉鸣不断,至清至洁,志向高远。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