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企为什么上榜(近2年242家陶企倒闭)

在产能转移、产能过剩的大浪中,很多陶瓷企业已经“淡出江湖”,与此同时,有企业却在不断壮大。协进陶瓷最早是在福建从外墙起家,后来先后建了3个生产基地;四川米兰诺从1条小煤窑成长为产值30亿元的区域龙头,甚至在宁夏,科豪陶瓷也从“小打小闹”发展到6条生产线的规模。

近2年,约有242家陶企倒闭,两年242家陶企倒闭;2020年瓷砖产量预计下滑5% ,很多人大呼“生意难做”,但这3家企业近几年却持续建线,在刚刚闭幕的2020佛山潭洲陶瓷展期间,还与科达、力泰签约投建岩板线。

这3家陶瓷企业做对了什么?它们不断壮大的秘密是什么?

从小煤窑到30亿产值,20多年乘风破浪

1992年协进陶瓷从外墙砖起家,随后几乎是每十年建一个工厂,先后建立了福建泉州、广东肇庆、广西梧州3大生产基地。不仅产品品类越来越多,企业也越做越大,现拥有协进、卡诺尔、班玞、珈纳等4个品牌。据介绍,2019年协进仅材料和设备的采购金额就达3亿元。这两年,协进在广西新建了2条智能整线。

陶企为什么上榜(近2年242家陶企倒闭)(1)

协进广西一期整线

四川米兰诺陶瓷在1997年成立时,只有一条小型煤烧窑陶瓷生产线。据米兰诺集团董事长胡正华介绍,经过20年的发展,如今米兰诺集团已发展成为年产值约30亿元的陶瓷企业,员工3000多人。现拥有米兰诺陶瓷、贵州省华兴瓷业、夹江县华兴陶瓷、丹棱县华鑫陶瓷等4家陶瓷厂,共有10条陶瓷生产线,抛釉砖、内墙地砖、广场砖、西式瓦等各类产品年产能合计近1亿㎡。

科豪陶瓷成立于2000年,是西北地区最早成立的一家建陶企业。据科豪总经理俞斌介绍,科豪已建成了6条陶瓷生产线和一条洁净煤干馏尾气利用生产线。据了解,2019年,科豪年产地砖540万平方米、外墙砖560万平方米、内墙砖600万平方米,产值达4亿元。科豪公司现占地600余亩,员工800余人,拥有固定资产6.8亿元。

陶企为什么上榜(近2年242家陶企倒闭)(2)

科豪陶瓷

率先整线改造,环保、省钱、省人

回顾过去几年,环保成为了悬在陶企头上的剑,许多陶瓷企业因此而倒下,而协进、米兰诺科豪通过引进陶瓷生产整线,主动转型,从而使企业获得了更好的优势。

2009-2010年,在建设广东生产基地时,协进就引进了科达的2条瓷片整线。2019年-2020年,协进广西基地又引进了2条科达的智能整线(涵盖原料设备、压机、干燥器、窑炉、抛磨线、包装线),同时首次采用了陶瓷工厂智能管控系统,已成为行业备受瞩目的陶瓷工业4.0标杆性示范企业。

协进总经理王辉煌表示,除了提升产品品质外,广西2条智能整线还有3大优势。首先,一条生产线的人员配备降到几十人,节约了用工成本。其次是智能制造,从压机、窑炉到打包等环节的工厂数据可连接到服务器,使得企业能够对缺陷、产品管控进行更快的数据分析。第三是节能,协进第一条智能整线自投产以来,优等品率达到95%以上,设计日产量达到2-2.1万平方米,窑炉煤耗保持在每平方产品3.2公斤煤左右,能耗仅为1.6m³天然气/㎡。

从2017年6月开始,米兰诺旗下的华兴陶瓷和丹棱华鑫等工厂就引进了陶瓷生产整线,瓷砖采用自动化数控陶瓷流水生产线,烧制、施釉、磨釉、印花、烧成、磨边、分级、打包等工序都实现全自动化。而且整线投产后,陶瓷生产直接提升了一个档次,效率大幅提高,能耗大幅下降,产品质量也随之提升。

陶企为什么上榜(近2年242家陶企倒闭)(3)

米兰诺华兴工厂

据华兴陶瓷总经理罗启周介绍,“以前一条生产线,产量最大也就每天一万平方米,人工操作居多。现在两条生产线日产出能够达到6万平方米,生产实现数控化,节省五六百人力。”而且新的生产线全部采用天然气,比传统的烧嘴烧制1平方米瓷砖大概节约0.4立方米天然气,生产1平米砖同比减少20%成本。

2016年4月,科豪陶瓷也投资2.6亿元引进了一条节能环保型全抛釉金刚石地砖生产线,这条生产整线由科达、恒立泰承建。

俞斌表示,“这个项目是坚定企业转型发展、提升品质的重要过程,使我们能够从原来小打小闹,甚至不成规的过程成功转型。科达和力泰公司的全方位专业化技术引领,极大提升了边缘地区陶瓷产业装备水平和生产方式,也极大提升了我们公司的效益。”

据介绍,该整线工程投产后,科豪在大型玻化砖、釉面砖、仿古砖、内墙砖、欧式瓦等产品体系方面具有领先优势,新设备的高投入为生产高档地板砖从硬件上提供了保障,该条生产线的环保设备污水可循环处理再利用、不外排;烟气进行脱硫、脱销处理达到环保标准。

紧跟市场需求,抢占新赛道

7月21日,协进与科达签订“岩板智能整线工程”项目,科达将为广东协进提供包括KD16008压机、岩板窑炉、智能储砖系统,抛光线、包装线以及智能管控系统在内的整线工程。

7月22日,米兰诺与科达集团签订了四条生产线合作协议,科达将为米兰诺集团提供2台万吨岩板压机及智能岩板窑炉;力泰品牌将提供的设备包括恒力泰13台压机,德力泰一条智能中板窑炉。

陶企为什么上榜(近2年242家陶企倒闭)(4)

陶企为什么上榜(近2年242家陶企倒闭)(5)

陶企为什么上榜(近2年242家陶企倒闭)(6)

同一天,科达还与科豪陶瓷签订了一条岩板智能生产整线线,最大可生产岩板规格为1000×2000mm,科豪成为西北地区首家拥有岩板生产线的陶瓷企业。

据王辉煌此前表示,“未来我们将在广西新建4-5条生产线,专业生产大规格陶瓷大板、陶瓷薄板以及功能性瓷砖,比如900×1800(mm)、1500×3000(mm)。”明年协进将投入2亿元加码岩板生产线。

胡正华透露,米兰诺4条生产线总投资6个亿,项目目前已全面开工建设,预计年底全部投产。“我相信这次战略合作协议的签订将是米兰诺集团发展史上一个值得纪念的里程碑,将为我们的发展坚定了坚实的基础。”

俞斌也表示,“岩板整线是科豪最重要的转型升级标杆项目,我们在西北产区投建第一条大板生产线的信心来自科达和力泰在整个陶瓷产业技术的引领,这个大板项目能够把我们企业装备和产品档次提高到比较高的水平。”

满足3mm、大产量需求,科达推出2项重磅技术

岩板风潮正在兴起,科达今年为行业带来了压机、窑炉、岩板加工以及打包等岩板全线生产设备。在今年潭洲陶瓷展,科达展出了2项重磅展品包括:KDB33000皮带式板材成型系统和现代工业4.0数字智能化岩板窑炉。

据了解,这款KDB33000压机最大压制规格为1800×3200(mm),厚度在3-30mm之间,砖坯厚度误差小于0.3mm,工作速度为每分钟1-1.5次,装机功率在285kW。该压机的亮点在于效率更高,比如更换皮带耗时更短,平均小于1小时;更换模芯耗时平均小于4小时;同时提升了皮带寿命,平均皮带可使用20万次,可实现数字布料。

陶企为什么上榜(近2年242家陶企倒闭)(7)

而科达的工业4.0岩板窑炉在快烧、预热升温、切割裂等方面采取了优化设计,还在能耗、走砖、温差、自动化、智能化等领域进行了科学、特殊化处理。

实验表明,该窑炉在生产1200×2600(mm)时,产量为10000平方米,在生产800×2600(mm)规格大板时,日产量为12000平方米,均比设计产量提高了近20%,而且产品的优等品率稳定在96%-98%。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