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直道博物馆为啥废弃了(消失废弃已久的秦直道)

关于秦直道的修建工程,是从公元前212年开始的,当时的秦始皇在统一了六国之后,为了不受到北方匈奴对中原大地的侵扰,命令大将蒙恬率30万大军北击匈奴,同时又让他修建秦直道。整条直道南起陕西林光宫,北至今内蒙古包头九原郡,里程达到700多公里。但是对于这条直道的修建之谜,至今仍存在着四个很大的未解之谜。

秦直道博物馆为啥废弃了(消失废弃已久的秦直道)(1)

一、当时的生产技术如此落后,秦人是怎样确定各个地区的地理方位呢?

  秦直道总长达700多公里,以咸阳为出发点一直延伸到当时北方匈奴的聚集居住区,对于国内地区还好说,但是到了鄂尔多斯高原秦人是如何了解当地的地形的呢?虽然这里的地势不像关中地区那样的跌宕起伏,但地形却也是山地丘陵延绵不绝、沟壑纵横交错,依照当时的技术水平,他们如何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掌握如此精确的定位方式以及对于当地复杂地貌的了解?

秦直道博物馆为啥废弃了(消失废弃已久的秦直道)(2)

  难道依靠当时刚发明不久的罗盘,就能够拥有如此的定位技术和对大地的测绘技能吗?这一点按照当时的条件来理解,显然是不可能的。就算是按照现代的技术,如果没有特定的技术支持,想要用短短两年半的时间,在一个地理方位和地质条件都十分陌生的地区,能完成这么大的一项工程绝对是难以想象的。

秦直道博物馆为啥废弃了(消失废弃已久的秦直道)(3)

二、在秦直道的附近,为什么只长一种叫做茅草植物?

  在我国上个世纪的“三年困难时期”,居住于秦直道附近的农民曾经在直道附近开荒种荞麦,但令人费解的是,这些荞麦无论怎么种植都长不好,因此被当地人称为荒地,总长度达8公里的路段,长着的都是有着20厘米高的茅草。

秦直道博物馆为啥废弃了(消失废弃已久的秦直道)(4)

  对于这种状况,很多研究秦直道,去过秦直道的学者,可以说是习以为常了,如果想要找秦直道,只要踩过茅草路就能找到了,因为这茅草仿佛和秦直道是相伴而生的一般。这种茅草尤其喜欢生长在山区沙土、粘土、壤土上,具有耐干旱的特性,根茎蔓延能力强,不易铲除。

秦直道博物馆为啥废弃了(消失废弃已久的秦直道)(5)

三 、按照当时的生产条件,秦人是如何在短短的两年半内完成如此浩大的工程?

  研究秦直道的学者大多数认为,秦直道修建渡过黄河以后,还要经过大约20多公里宽的黄河冲积滩平原,继而穿过宽度大约在15公里的库布齐沙漠,才能和现如今已经发掘的位于鄂尔多斯境内的秦直道北段遗址衔接上。

秦直道博物馆为啥废弃了(消失废弃已久的秦直道)(6)

  还有一点值得思考的是,在渡过了黄河后的秦直道其走向又是如何的?又是如何通过已形成了200多万年的库布齐沙漠的?经研究,在鄂尔多斯境内的秦直道,它的修建跨越了很多洼地河谷,且大多采取“堙谷”的方式修建,但面对修建过程中两岸陡直的重要水系,绝对不是简单的堵塞、填垫就能够解决的。

秦直道博物馆为啥废弃了(消失废弃已久的秦直道)(7)

四、 秦直道修建跨度大,会不会是多民族合力的结晶?

  对于这样的浩大工程能够如此顺利实施,蒙恬率领的那30万内地军能有这样的的智慧和力量吗?作为沟通南北的重要军事要道,秦直道的修建是否还借助了其他力量呢?

  当时与匈奴接壤最近的是赵国和燕国,关于这条军事要道的修建工作,是否还有赵国人和燕国人参与其中呢?还有一点,当时被蒙恬击败的匈奴,是否有一部分被俘虏之后被迫地加入到了秦直道的修建当中?亦或是北击匈奴只不过是个幌子,实际上是去抓取北方的游牧居民来修建秦直道呢?

秦直道博物馆为啥废弃了(消失废弃已久的秦直道)(8)

  关于以上一个个的不解之谜,直到如今依然困惑着许多的学者,秦直道的不解之谜,也为当时的秦朝历史蒙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

参考文献:【《史记·蒙恬列传》《括地志》】

(图片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课本都不想写的五胡乱华,究竟有多乱?经此一役全国仅剩几百万人

秦国拥有百万大军,秦始皇崩后仅仅三年,为何最终抵挡不了项羽?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