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最独特的人诸葛亮(千古名相诸葛亮)

关于诸葛亮,他的事大家都很熟悉了,他的一生,都献给了蜀国。“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是对他最好的总结和评价。然而不少人对这位千古名相有着误解,动辄大肆批判,这对诸葛亮是不公平的。

诸葛亮是伟大的,至于有多伟大?不妨来看看正史上的诸葛亮,了解他的一生,再来评价。

历史上最独特的人诸葛亮(千古名相诸葛亮)(1)

诸葛亮早年躬耕陇亩,刘备第三次拜访时,诸葛亮为刘备规划了明确、完整的内政、外交政策和军事路线,这就是隆中对。此后,刘备按照这个蓝图,建立了蜀汉。

紧接着曹操下江南,刘备急急如漏网之鱼,关键时刻,是诸葛亮凭一己之力,出使东吴,说服孙权,使孙刘联盟,一举大败曹操。然后刘备又平定荆州四郡,拿下益州,并在221年登基称帝。

可以说,没有诸葛亮,刘备是不可能与魏吴鼎足三分的。至少,在周瑜和鲁肃眼里,无论是三分天下还是两分天下,都是没有刘备的。

历史上最独特的人诸葛亮(千古名相诸葛亮)(2)

刘备去世后,诸葛亮把全部心思都投入到工作上,安抚百姓,选贤任能,开诚布公,大力发展经济,使得蜀国的国力得到极大的提高。

平定南中后,诸葛亮紧接着便北伐,很多人批评诸葛亮连年北伐,穷兵黩武。

首先,诸葛亮是在国力、民力充足的条件下发兵北伐,所以《三国志》里没有百姓抱怨的记载,如果国内民怨沸腾,他想出兵也难,攘外必先安内。

其次,必须打。蜀国人口少,人才也少,如果长时间耗下去,与魏国的实力差距会越来越大。到时候真的就是坐以待毙了,所以诸葛亮在《后出师表》中也说“然不伐贼,王业亦亡;惟坐而待亡,孰与伐之”。

举个简单的例子:对面平均ADC一分钟补6个兵,而你只有2个,你能跟人家耗下去吗?越耗下去差距越大。

历史上最独特的人诸葛亮(千古名相诸葛亮)(3)

陈寿评价说诸葛亮“盖应变将略,非其所长”。这个“非其所长”是和他本人的治国水平相比的,诸葛亮军事能力比不上自己的治国水平,但比其他人却高。

蜀国人口不及三国十分之一,在诸葛亮时期基本是压着北魏在打,曹魏在前线堆了十二万人,还不停从中原调兵调粮。以司马懿之能,也得由衷的说一句:“天下奇才也!”纵观当时和后世,有几个人能有这种评价?

诸葛亮的治国水平同样厉害。即便在他死后,蒋琬、费祎等人按照他的制度,蜀汉依旧能挺30年。

历史上最独特的人诸葛亮(千古名相诸葛亮)(4)

还有,诸葛亮在个人成就上也相当高,尤其是文学方面。

妄自菲薄、作奸犯科、苟全性命、不毛之地、察纳雅言、感激涕零……这些成语熟悉吗?他们出自《出师表》。事实上,《出师表》全文只624字,成为后世的成语有18个。

至于历代学者对其评价:

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陆游《书愤》

仅这一句就够了。

还有千古名篇《诫子书》,不到百余字,道尽了诸葛亮作为父亲对儿子的良苦用心,此文已经成为后世历代学子修身立志的名篇。

还有一篇《诫外甥书》,开篇一句就是“夫志当存高远”,玩过英雄杀的人肯定知道。

历史上最独特的人诸葛亮(千古名相诸葛亮)(5)

后世不乏以厚黑学来点评历史人物的人,时至今日尤甚,个人认为:

关羽的失败和死和诸葛亮没关系,无论是决策还是执行,当时都有刘备;子午谷奇谋不靠谱,风险太大;魏延之死是与杨仪争权有关,诸葛亮遗言没说杀魏延……

最有争议的是马谡,这确实是诸葛亮的错,但人无完人,再说,马谡提出的“攻心为上,攻城为下。心战为上,兵战为下”到今天也依旧很对,诸葛亮看重他并非无缘由,何况当时诸葛亮都为他安排好了一切,谁能料到这个平时的乖学生一下不听话了呢?

历史上最独特的人诸葛亮(千古名相诸葛亮)(6)

再看看与诸葛亮同时代及后世名家赞美诸葛亮的高度评价及赞美的诗词文赋,无一不说明诸葛亮之伟大。而到现在,一代名相却被许多人怀疑和批判,不知道是这个时代的悲哀,还是一些人的悲哀。

诸葛亮完全可以算得上三立完人了!

小事:

诸葛亮儿子诸葛瞻是227年出生,诸葛亮当时47岁,正是平定南中后休养生息的那两年……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