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尚志被谁出卖 赵尚志和他的土匪弟兄

昨天完成《中国谍战2:“赤谍”赵一曼留下的谜》一文后,收到很多朋友的鼓励。虽然该文似乎又被悄悄限流了,对于这一点,本人是理解的。无门无派,无依无靠的草根写手,不限流量“规矩”着天理不容。限流就限流吧,那是人家该作的事情,我该作的事情,就是把想告诉大家的故事和真实,踏踏实实地写出来。

本文,献给白山黑水间远去的英灵。是《寒风中的爷们 东北抗日烈士群像》中的一篇,继续写我所知道的赵尚志。

本文,呈送我的读者,像一个交作业的学生,希望得到大家更多的指点和帮助。

赵尚志被谁出卖 赵尚志和他的土匪弟兄(1)

电视剧《赵尚志》剧照,扮演赵尚志的演员叫高强

2007年——2009年,有两年可以自由支配的时间,就穿梭于白山黑水,寻找那些让我牵挂的英灵的足迹。到黑龙江省鸡西市时,当地宣传部的同志找到了恰好在家的高强老师。宣传部的同志们知道我是赵尚志的“铁粉”,就把曾经扮演过赵尚志的高强老师请来作陪。一见到高强老师,就仿佛见到赵尚志,不等宣传部的同志们介绍,立即迎过去握住他的手,亲亲热热地喊了一声:赵司令。

高强老师稍微一愣,然后紧紧握着我的手说:兄弟,别叫我赵司令,他是大英雄,咱不配。

席间,我坚持高强老师必须坐主位,不仅他是当地的名人,最重要的是他就是我心目中的那个顶天立地的赵司令。开始,高强老师还有些拘谨,逐渐放开后,就一五一十地讲述电视剧《赵尚志》删删减减,砍掉了近三分之二的剧情才得以播出的内幕。

高强老师讲述的事情我是知道的,而且感同身受——一年前,经过吉林省某市时,被当地市委党校的一位主管宣传的副书记当街“抓获”。听说我是利用空余时间“游荡”,这个曾经听过我几次课的“小女生”就邀请我去她的学校讲一次课。我推脱没有准备,不好讲。她却说:讲抗联吧,讲赵尚志吧。我追问:按照书本讲我不想讲,讲我直到的故事,校方能接受吗?

见她犹豫考虑,我就笑着抽身而去。第二天上午,正在高速上狂奔,她又打来电话,说已经请示了书记、校长,如果是讲别的英烈,故事可以随便讲。如果是讲赵尚志,可以穿插着讲一些方便讲的故事,还是以主线为主……

告诉她我已经在路上了,有机会会还债。放下电话抬头一看,路标显示,下一个高速出口,就是尚志市。

赵尚志,赵尚志的传奇故事,一定是要讲的,只争讲早与讲迟。今天要讲的是赵尚志和他的胡子兄弟们的故事。

赵尚志:你们知道不?老百姓叫咱红胡子!

胡子,东北土话,就是土匪的意思。红胡子,有两个意思,一个意思是指后来占领东北全境的苏联红军,一个是指赵尚志、张甲洲率领的中国工农红军第三十六军江北独立师。

中国工农红军第三十六军江北独立师前身是巴彦抗日游击队,领导者是清华考王张甲洲。张甲洲也是白山黑水间的传奇英雄,本文中只讲述他一个故事:清华考王。

1926年至1929期间,张甲洲四次夺得清华大学在奉天(现沈阳)招生的第一名,但是都没有去就读。原因很简单,当时张作霖为了鼓励东北百姓学文化,规定考取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的学生,政府奖励50块银元。而在这两所学校招生考试中成绩是头名的,政府奖励300块银元。张甲洲连考四次,每次都是清华奉天招生的头名,但是他就是不去就读,因为就读了就赚不到大洋了。300块银元是啥概念?当时的北大教授鲁迅,年薪才200大洋。要是节省一点,300大洋可以在北京、奉天、哈尔滨等城市开办一个面粉厂。那时候的面粉厂,相当于现在的互联网企业,荣毅仁家族的主营业务之一,就是面粉厂。直到到1930年,张甲洲才在北京第五次考取清华。虽然这一次已经没有大洋的奖励了,但是张甲洲有了一个新身份:中共党员。

1932年,考王还没毕业就回到了老家,现黑龙江省巴彦县,并在那里组织了巴彦抗日游击队。随后,满洲省委军事(委)主席赵尚志赶到巴彦,协助张甲洲整顿了队伍,并留任政委。赵尚志和张甲洲一见如故,就此成为诤友。

赵张二人经过谋划,率领游击队攻克巴彦县城,声名大噪。此时,满洲省委命令赵尚志、张甲洲打出中国工农红军第三十六军江北独立师。不仅如此,满洲省委还严令赵尚志、张甲洲进行土地改革,打土豪、分田地。

此时东北的土地矛盾并不是最主要的矛盾,东北,尤其是东北的东北部,沃野千里。只要肯劳动,扛把锄头就能开出几十亩地,撒上种子就能等收成。开多了也不行,管理不过来不说,主要是浇地的水没法解决。

巴彦就是如此,在没有土地矛盾的地方搞土改,难度相当之大。除此之外,东北地区还有一个特殊情况,就是当时的居民绝大多数都是闯关东过来的,村屯里都是当初抱团来东北的亲戚或乡亲,这也就致使土改“利器”之一分浮财成为空谈。谁也不好意思把亲戚、邻居家的财产拿走。只要还没到饿死的地步,谁能干这事儿?

张甲洲、赵尚志几次提醒满洲省委,当前的主要工作是打鬼子而不是斗地主。满洲省委听不进去,不仅严令二人继续土改,还派来了一位著名同志赶到巴彦监督土改工作。无可奈何,赵尚志、张甲洲只好在监督下继续土改。他们白天把“地主”家的浮财扛到村民家,晚上村民就给扛回去。没办法,他俩只好派战士站岗看着,不许百姓送回去。于是,老百姓就说:你们是胡子咋地?胡子是生抢,你们是楞分,咋这么不开面呢?

于是,百姓们就把红三十六军江北独立师称为红胡子。江北的红胡子不开面,这是一句到现在还在哈绥地区流传的歇后语。不开面儿,意思就是不讲情面,不懂事。

土改动摇了群众基础,甚至动摇了军心。很多来自大户的子弟,放下枪离开了队伍。这还不算完,派来监督土改的著名同志又非常热情地做了一件好事:缴了两个鄂伦春猎人的枪。这位著名同志真的是好心,他觉得猎人拿着枪顶多就是打猎,独立师拿着枪,又能土改又能打鬼子,何乐而不缴呢?

因为太著名了,所以他没想到,就在几个小时之后,5、6百个鄂伦春猎手,骑马扛枪牵猎狗把独立师师部给包围了。这一下,红红火火起步的独立师,直接灭火,彻底被打散了。

独立师被打散后,著名同志先行赶回省委,向省委汇报了赵尚志、张甲洲土改不彻底,对不明性质的民间武装斗争不坚决的情况。满洲省委当即决定:开除张甲洲、赵尚志的党籍!

被开除党籍的赵尚志,对满洲省委负责同志咆哮:你们知道不?老百姓都叫咱红胡子了,这还咋抗日?

咆哮是没有用的,于是,赵尚志决定自己去抗日。就这样,他开始了第一次闯江湖的生涯,目的地是滨州。

座山雕:你知道赵老六是谁不?

滨州,现在哈尔滨市辖区宾县,满清的时候滨州是哈尔滨名正言顺的“上级”。赵尚志去滨州,目的是投奔一支只打鬼子,不扯犊子的胡子队伍,这支队伍的报号朝阳队。

报号,就是东北胡子在江湖上报个名号,朝阳队就是报号。首领是孙朝阳,原奉系军官。朝阳队聚集了800多人,准备攻打滨州城。别看滨州城里就50几个鬼子,但是此地距离哈尔滨很近,一旦日军坚守,随时可以得到大批增援。此时,一个身材瘦小姓夏的马夫为孙朝阳找来了一门清朝留下的土炮,还有几发炮弹。姓夏的马夫把炮交给孙朝阳,还趁着他高兴献上了速战速决攻打滨州的方案。孙朝阳依计行事,果然迅速拿下滨州。由于滨州打得顺利,土炮又发挥了奇效。孙朝阳要提拨瘦小马夫作参谋长,条件只有一个;报出真实姓名。

马夫说了自己的姓名:赵尚志。改姓夏进入朝阳队,是要时刻提醒自己原本是华夏子孙。赵尚志帮助孙朝阳夺取滨州,抗联史上也叫“土炮打滨州”,是北满抗日武装首次夺得大城市。

赵尚志报出真实姓名后,同样悄悄进入朝阳队的朝鲜族党员李启东(后为抗联将领,革命烈士)主动找到他,密切接触后,李启东表明了身份。

不久,李启东偷了朝阳队的机枪离开朝阳队单独拉队伍抗日。此事波及到赵尚志,赵尚志只好离开朝阳队来到珠河再举抗日旗帜。

举旗抗日,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别说此时赵尚志是个被开除的共产党员,就算他不被开除,共产党当时也鲜有自己能够掌握的武装。

珠河是滨江省与吉林省交界处,土匪胡子众多。赵尚志就利用这个条件,与张乐山等著名胡子交上了朋友,并一度把他们变成了自己可以依靠的抗日武装。张乐山,就是传说中,一直被传说中,一直在传说中的座山雕。

包括张乐山在内,只要对方真心抗日,而且对朋友、兄弟仗义,他们就会舍命跟随。追随着珠河游击队,在红政委赵一曼的帮助下,这些胡子和赵尚志一道制造了“恐怖交通线”,并“铁马下横道”让满铁警备队在中国第一次吃败仗。

赵尚志被谁出卖 赵尚志和他的土匪弟兄(2)

这里就是赵尚志曾经战斗过的珠河一景

但是,什么事情就怕说但是……正当珠河游击队红红火火的时候,著名同志到珠河了。著名同志没有按照满洲省委指示完成组织程序恢复赵尚志党籍,而是把珠河游击队改编成哈东抗日游击队。哈东游击队是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武装,原来团结在赵尚志身边的地方武装逐渐远离。继木兰街的窦氏兄弟(报号双林),宁安的老干家(郑三炮)等相继离开后,张乐山也离开了珠河游击队,而且是带着仇恨离开的。原来,跟缴猎人枪一样,著名同志不小心把张乐山家眷藏匿地点说漏了。日本人获悉后,抓了座山雕的岳父母们(岳母应该是2人)和其妻子、子女共计13人,并将这13人悉数杀害。

此事后,张乐山一边抗日一边打共产党,他曾扬言:小鬼子见一个杀一个,共产党来一双杀一双。著名同志是党代表,赵尚志当时还没有恢复党籍。

张乐山的确杀害过抗联战士。据剿匪中抓获的座山雕手下说,曾经一次座山雕抓到过一个抗联交通员,这个交通员知道座山雕与赵尚志有交情,就谎称自己是以前是赵尚志的手下,此时赵尚志已经殉国。座山雕混杂在其他土匪当中,慢悠悠地说:你说你原来是赵司令的手下,我跟三爷(座山雕)求求情,可以不杀你。你认识赵司令的磕儿,以后再唠。你知道赵老六是谁吗?

交通员情急之下连忙说:知道呀,前些日子还跟赵老六一起喝酒呢……

不等他把话说完,张乐山笑了三声。看过《林海雪原》的朋友都知道,座山雕三笑必杀人。三笑之后,这个交通员被杀害了。

赵老六到底是谁?赵老六就是赵尚志。赵尚志在兄弟姐妹中排行老六,追随赵尚志的抗联战士都知道,跟着赵尚志一起打鬼子的胡子也知道。

李华堂:司令啊,你这是怎么着了?

赵尚志被谁出卖 赵尚志和他的土匪弟兄(3)

这就是李华堂

李华堂也是建国前被四野序列中著名的三五九旅剿灭的悍匪。三五九旅就是在延安搞大生产的三五九旅。

李华堂没有江湖报号,因为他是一个东北军军的营长,抗战结束前,从来没有作土匪、胡子的经历。

李华堂接应谢文东完成土龙岗暴动,击杀日酋饭塚朝吾,饭塚是十师团六十三联队长,大佐军衔。这也是东北抗日武装第一次在战场上击杀关东军大佐级军官。此后,两人拉着抗日队伍在黑龙江省汤原、富锦一带活动。赵尚志开辟汤原抗日根据地后,李华堂、谢文东加入了抗联队伍,李华堂任抗联第九军军长。

任命的时候,李华堂当众表示不满,他不是嫌官职低,而是一心想作赵尚志的警卫员。当时正在当赵尚志警卫员的张凤奇老人说:……这话咋说呢,李华堂后来的事情我不知道。只知道他是真心服(佩服)咱司令(赵尚志)。那会儿,他没事儿就问我司令的生活习惯。开始,我还琢磨他这是想干啥玩意呢?后来整明白了,他是想当司令的警卫员。我就急了,你当警卫员,那我干啥去?李华堂说,司令是天才,带俩警卫员不嫌多呀。那时候的我小,不懂啥叫天才。就以为是天兵天将的意思吧……反正不管咋说,要是司令不被挤兑到苏联去,就是拼到最后一口气,李华堂也不会投降吧?这是图啥呀,那么多年下来,(李华堂)又是汉奸,又是土匪……

汤原大青山抗日根据地,就是赵尚志、夏云阶带领着一众好男儿开拓出来的,好男儿里包括当时的李华堂、谢文东。

汤原根据地最多的时候有6千多在册的抗日战士,还开办自己的被服厂、兵工厂。就是在这里,赵尚志率领抗联史上唯一的一支铁骑,沿松花江两岸纵横八百华里,捣毁日酋金矿、木厂、小煤矿、兵站、派出所等百余处,有力地迟滞了日寇掠夺东北资源的速度。出发的时候,赵司令带着不足三百人。回来的时候,赵司令的队伍发展到1千多,还有五百个骑马挎枪的骑兵。日本人把赵尚志的骑兵队伍叫做“骑马匪”,苏联报纸上把赵尚志称为东方的夏伯阳,法国人把他称为满洲战神。

但是,可怕的但是又来了,著名同志也来了。

随着著名同志的到来,赵司令被骗到了苏联,让人家当成间谍关押了两年。大青山根据地在著名同志亲自指挥下,没了。夏云阶殉国,谢文东、李华堂先后投降。

1942年,赵司令在梧桐河殉国。日本人不相信被他们买通的少数民族猎手击杀的的确是赵尚志,就派人把李华堂、谢文东请到鹤立镇警察所辨认。

李华堂一眼就认出已经冻得僵硬的尸体,就是他一直惦记着的赵司令,不管不顾地高喊着:司令呀,你这是怎么着了?你这是怎么着了?

一个日本警察以为是他没看清赵尚志的脸,上前踹了烈士冻僵的头部一脚。李华堂急了,当时就掏出了盒子炮,喊着号要“炮”了这个日本人。若非谢文东死命抱住,几个日本人慌忙下他的枪,这个日本警察当场就得死个利索。

李华堂投降时,悄悄地在山里藏了一批武器。赵尚志殉国后,李华堂亲自带路将这批武器挖出,交给关东军销毁。从此李华堂过了3年寓公的日子,再也没惦记过抗日。

1945年,李华堂接受国民党委任,成为反共先遣军第二军军长,第三军军长为谢文东。1946年11月,被三五九旅合围在依兰,负伤被俘,押运途中死亡。

本文前面说过的朝阳队首领孙朝阳,1933年10月在哈尔滨被捕,1934年春殉国。赵尚志得知孙朝阳殉国的消息后,痛哭不止,亲手为他摆上香案,并卷了一只亚布力老旱烟。一边卷一边说:你是打鬼子死的,你就是我大哥,啥时候都得是。都说打完鬼子去看你,给你带点这儿的烟叶子……(张凤奇老人口述这一场景)

赵尚志被谁出卖 赵尚志和他的土匪弟兄(4)

2009年的时候,这里是鹤立镇中学。赵尚志殉国时,这里是伪警察鹤立镇派出所。画面中心的这棵老榆树,就是当年日本人悬挂赵尚志将军头颅的地方。

这么多年过去了,不知道老榆树还在不在了。照片为本人拍摄,如果是想编故事用,请免开尊口,如果是为了纪念赵尚志,赵尚志们,可以用。赵尚志是我们的,我们的赵尚志。

本文完。

如果能有下次,将讲述赵尚志五百骑兵是怎么来的,又是怎么没的。五百好男儿,居然没有一个人看到鬼子被赶走后的白山黑水。最为令人惋惜的是,他们中的大多数竟然是消失在遥远的顿河……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