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的花木兰是真的吗 历史上真的有花木兰吗

历史上的花木兰是真的吗 历史上真的有花木兰吗(1)

1、历史上应该真的有花木兰其人

《木兰辞》出自宋代郭茂倩收入《乐府诗集》,与《孔雀东南飞》并称为乐府双璧。

乐府歌辞的来源一般有两种:御用文人创作和民间采集。《木兰辞》显然属于后者。重读,我们眼前会呈现这样的景象:一个利落朴素、自恋成痴的姑娘,在娓娓叙事,旁边还有一个小秀才做记录。

也就是说,这首民歌之所以形成,应当有其现实基础。

不过,因为毕竟只是民歌,在正史只能并无明确记载。这也使得花木兰的有无,产生了一定争论。

2、花木兰的经历

诗歌中称呼君主为可汗,在北魏官方文献里,孝文帝改革之前,皇帝一般称为“可汗”,这是不争的事实。稍往前溯,五胡十六国也有称皇帝为“可汗”的。

诗歌中提到了战斗的地点(黑山头),大约在今天内蒙额尔古纳附近。诗歌中又说“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这里的十年当然不是具体的十年,应当许多年。在当地发生多年战争的,唯独北魏太武帝拓跋焘与柔然族的战争。

拓跋焘在433年将刘宋势力驱逐,至439年完成了中国北方的统一。其发动对柔然的战争,从424年开始至449年结束,历时25年。这个时间段,与目下流行的花木兰的生平亦基本相当。

木兰胜利凯旋之时,约35岁或37岁,朝廷封其为尚书郎,亦并不出格。北魏汉化前期,奴隶凭战功可以获得自由民的身份,自由民的军功累积到“策勋十二转”的地步,亦可以做官。且尚书郎的官职虽然靠近中枢,但级别并不大,位居尚书台下属各曹,比起郎中、侍郎等中高层官员,还差老大一截呢。

3、花木兰的民族

花木兰有可能是鲜卑奴隶移民至商丘,凭战功跻身贵族行列,《魏书》和《北史》原本应该有她的传记,但“以事闻于朝”,她的女儿身暴露了,犯下欺君之罪,虽赦免,青史留名的机会随即被褫夺。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