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流家乡红色故事(红色记忆湘江评论旧址)

清流家乡红色故事(红色记忆湘江评论旧址)(1)

在长沙马王街28号,长沙市修业学校在闹市中静静伫立。1919年7月14日,《湘江评论》在这里创刊,青年毛泽东在这里发出了振聋发聩的时代之问,实现了从一名教员到革命家的转变。

清流家乡红色故事(红色记忆湘江评论旧址)(2)

1919年,为了照顾病重的母亲,毛泽东从北京返回湖南,在好友周世钊的介绍下成为修业学校的一名历史教员。当时五四运动爆发,毛泽东认为湖南急需创办一份进步刊物。在他的提议下,湖南学生联合会决定创办《湘江评论》,毛泽东被推举担任主编。1919年7月14日,《湘江评论》横空出世。“世界什么问题最大?吃饭问题最大,什么力量最强?民众联合的力量最强。”当其他刊物还在用文绉绉的语言写文章时,毛泽东在《湘江评论》的创刊号上用饱含激情的白话文为民众呐喊,提出了振聋发聩的时代之问。

清流家乡红色故事(红色记忆湘江评论旧址)(3)

创刊后,《湘江评论》开辟了“东方大事述评”“西方大事述评”“湘江杂评”等栏目,因语言锋芒犀利,一创刊便在全国引起了强烈的反响。创刊号只印了2000份,当天便全部卖完,接着紧急加印2000份,仍不能满足群众需要,自第二期起发行5000份。这个发行量,在当时可谓“爆款”。长沙市修业学校教研主任文贝告诉记者,《湘江评论》创刊后,来自广州、上海、浙江等地的青年纷纷订阅,在当时形成了很大的影响力。

由于《湘江评论》严厉抨击封建军阀的黑暗统治,引起了反动统治者的恐慌。1919年8月上旬,第五期尚未发行就被反动军阀查封。尽管只存在了短短一个多月,但其精神永存,成了中国革命的指路明灯。

回望百年,《湘江评论》的创刊初心激励了一代又一代人,在一届又一届的修业学子心中生根、发芽。承伟人之志,做有为少年。在修业学校,传承红色基因从来不是一个空洞的口号。“作为一所红色基地学校,修业学校一直行走在赓续红色血脉,传承红色基因的教育教学之路上。通过每周的班会课等形式,带领孩子们去学习校史、走进校史、走进历史,培养学生的红色理想和红色信仰”,修业学校校长陈风华表示。

来源:湖南教育融媒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