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云龙历史上真实人物(李云龙是虚构的英雄人物)

李云龙历史上真实人物(李云龙是虚构的英雄人物)(1)

现在我们广泛熟知的李云龙,当然是《亮剑》中那个敢想敢干、天不怕地不怕的主人公,这只是小说中虚构的人物,如果想要找历史原型找不着,倒是可以找到几个性格和事迹相近的人物。

也许作者在塑造这一人物的时候,可能参考过一些当时解放军军中中的将领,将他们的突出事迹糅合在一起,外加上自己的想法,也就有了李云龙这个人物。当然,到底是不是这样,也只有作者本人知道了。

虽然不历史上“真有其人”,近现代史上倒真是出了几位“同名同姓”的李云龙,只是不是“同事迹”罢了,而且其中几人还真是挺有能耐的,毕竟地,还是在历史上留下了属于自己的印迹。当然地,并不像那位独立团团长那般传奇。

陕西将领李云龙(1889-1954)

李云龙历史上真实人物(李云龙是虚构的英雄人物)(2)

这位首先登场的李云龙,原名秉信,字实生,后改名云龙,字虎臣,大多数时候被人称作为“李虎臣”,陕西临潼人,出身于贫困农民家庭,幼年时期以给财主家打工为生,他练就了一身武艺,是关中知名刀客,专爱行侠仗义,好抱打不平。

辛亥革命爆发后,李云龙前往西安投入陇复汉军,成为兵马大都督张云身边的亲兵,参加了陕西西路战事。1912年,李云龙回到家乡,联络几位江湖上的朋友,组织起名为“渭北刀客”武装队伍。

1915年,李云龙在华山上又与十多人结盟,发誓要扫除军阀,实现三民主义。而这十多人中,就有胡景翼、杨虎城、邓宝珊、宋哲元、续范亭、孙殿英等日后的知名人物。1916年,李云龙曾一度投靠陕西督军陈树藩属下的林茂森营,后又投靠胡景翼,任职胡景翼部第四营营长。

1918年,李云龙率领其所部参加了三原起义,被任命为胡景翼部步兵第二团团长,与陈树藩的部队作战。同年8月于右任出任陕西靖国军总司令,李云龙被任命为第四路第四支队司令。1921年,胡景翼部被冯玉祥收编,李云龙部改编为陕西陆军第一师第一团。

李云龙历史上真实人物(李云龙是虚构的英雄人物)(3)

1922年,第一次直奉战争期间,李云龙所部曾与河南督军赵倜的部队作战。1924年,第二次直奉战争时期,李云龙跟随冯玉祥发动北京政变,率领所部与直系军队作战。之后,国民军成立,李云龙被任命为国民军第二军第十师师长,并被授予陆军少将军衔。

1925年,胡景翼与憨玉琨的战争中,李云龙所部击败镇嵩军,憨玉琨兵败自杀,之后他又率领所部取得黑石关大捷,因而名声大振,被人称作“常胜将军”。同年陕西军务督办吴新田被驱逐,李云龙升任为陕西军务督办,掌控陕西大权。年底,李云龙所部为直系、奉系、晋系部队击败,撤退回西安。

1926年,西安城为讨贼联军陕甘军总司令刘镇华所率领的镇嵩围困,李云龙组织起不到五千人的队伍,玉驻防三原的杨虎城联手,共同防御西安。这场西安保卫战,又被称作为“二虎守西安”的军事传奇,足足打了八个多月,直到11月五原誓师后改编后的冯玉祥的国民联军到来才被解围。

李云龙历史上真实人物(李云龙是虚构的英雄人物)(4)

1927年,国民联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二集团军,李云龙出任为第八路总司令。同年宁汉河流后,冯玉祥解散了第二集团军驻陕总司令部,李云龙等当地陕军决意执行陕人治陕方针,联合起来到冯。

1928年,多次组织反冯失败以后,李云龙暂时避居于上海。1929年,陕西发生旱灾,李云龙联络各界人士组织起赈灾会,积极救灾。1930年,李云龙被任命为国民革命军新编第三师师长,驻防湖北沙市。同年,因为不愿与红军作战而通电下野,国民政府安慰性地给了他一个国民党中央军事委员会中将参议的闲职。

李云龙对蒋介石的做法很是不满,拒绝到南京任职,连薪水也不愿领取,之后寄居于上海、天津、汉口等地。抗日战争时期,李云龙曾任职陕西省临时参议会参议员、国民政府顾问等职务,他积极从事抗日救亡活动,将自己的家人送往军政院校学习。

1946年,李云龙被国民政府授予陆军中将军衔,并获得了抗战胜利勋章。解放战争时期,李云龙积极与进步人士交往,秘密促成了临潼县和平解放。新中国成立以后,李云龙还出任了陕西省政协委员等职,于1954年在西安去世。

山东革命烈士李云龙(1920-1947)

李云龙历史上真实人物(李云龙是虚构的英雄人物)(5)

李云龙,山东省惠民人,共产党员,解放军华野十纵二十九师二十八团战士,1947年参加黄河战斗时壮烈牺牲,安葬于惠民县革命烈士陵园。

四川革命烈士李云龙(1930-1951)

李云龙,四川省射洪县人,中国人民志愿军副班长,1951年抗美援朝战争中失踪,具体情况不详。

战斗英雄李云龙(1930-)

李云龙历史上真实人物(李云龙是虚构的英雄人物)(6)

李云龙,河北省滦南县人,共产党员,1948年参加革命,抗美援朝战争中为中国人民志愿军铁道兵团第一师第三团副班长。

1951年11月至1952年3月,铁路抢修过程中,李云龙总计折卸了美军定时炸弹34枚,并且培养出13人拆卸定时炸弹达到47枚。战争期间,荣获一等功,获二级英雄称号,还被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政府授予二级战士荣誉勋章。

中国人民解放军高级将领李云龙(1919-1965)

李云龙,福建长汀人,出身小手工业者家庭,客家人,早年在私塾中读书,1929年红军进驻长汀,建立政府,李云龙深受影响,立志要加入红军。1933年,李云龙终于得偿所愿加入到红三军团,之后,他离开家乡,跟随红军四处作战,一走就是20多年。

李云龙在红三军团中曾经做过司号员,因为会写字,又做过宣传员。1934年,红军被迫转移,李云龙跟随队伍参加了长征。途中,红三军团打了许多硬仗,比如湘江战役、遵义战役、土城战斗、会理战斗等,损失伤亡极其严重,李云龙跟随红三军团都亲身体验了这些战役。

经过千辛万苦、克服各种困难,1935年10月,红三军团终于胜利完成长征,之后被编入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方面军第一军团第四师。1936年,李云龙光荣地加入中国共产党。1937年,中国工农红军第一军团、第十五军团和第七十四师合编而成115师,李云龙就此成为115师的成员。同年的平型关战役中,李云龙也跟随115师343旅686团2营参加了战斗,在战斗中还受了伤。

解放战争时期,李云龙出任了100师政治部主任、副政委等职务。1950年100师合并改编为上海城防高炮第3师,第二年,第3师又和其他部队组建成炮兵第63师。抗美援朝时期,第63师奉命入朝作战,担负起保卫朝鲜永柔机场的重任。期间,李云龙曾带领部队击落美军战机数架,大大鼓舞了军队的士气。据相关记载说,63师在战斗过程中曾取得过击落敌机233架的光荣战绩。

1965年,李云龙因病去世,安葬在南京雨花台功德园。

《夜狼文史工作室》特约撰稿人:菊花茶

菊花茶,本名郑良,网名菊花茶163,天涯新浪论坛知名历史作家,资深三国控。曾发表过《华山论剑》、《历史原来是这样的》、《三国往事越千年之建安十三年》、《快意恩仇的人生》、《祸起萧墙》等文集。

短篇不过瘾,更多历史长篇内容尽在夜狼文史工作室长篇专栏: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