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决查处违反景区管理规定(对顶风作案的景区应实行)

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国家发改委近期发出通知,更大范围推进重点国有景区门票降价通知强调,不得只降低淡季价格、不降低旺季价格;不得以降低联票、通票价格替代具体景区门票降价然而,记者近日调查发现,一些景区选择性执行降价政策,变相抵消降价效果(4月30日《新华每日电讯》),接下来我们就来聊聊关于坚决查处违反景区管理规定?以下内容大家不妨参考一二希望能帮到您!

坚决查处违反景区管理规定(对顶风作案的景区应实行)

坚决查处违反景区管理规定

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

国家发改委近期发出通知,更大范围推进重点国有景区门票降价。通知强调,不得只降低淡季价格、不降低旺季价格;不得以降低联票、通票价格替代具体景区门票降价。然而,记者近日调查发现,一些景区选择性执行降价政策,变相抵消降价效果。(4月30日《新华每日电讯》)

“五一”小长假来临,旅游景区无疑再度成为热门话题。其中,重点国有景区门票降价政策是否真正落实到位,更是游客关注的焦点。从媒体记者的调查来看,实际情况并不乐观,部分景区执行降价政策“打折扣”,有的只降淡季门票、不降旺季门票,有的延长旺季门票执行时间,还有的只降联票通票、单个景点门票不降。

不仅如此,有些景区门票价格降低后,交通车、索道、缆车、游船等配套服务价格仍然不低,有的收费甚至超过了门票费用。此外,还有一些景区将大门设置在距离核心景点较远的位置,游客进入景区后不得不为观光车、交通车费用“买单”。这般做派,不仅增加了游客的经济负担,违背了降价初衷,也对游客的旅游体验产生负面影响,损害景区的美誉度。

有人说,旅游景区在降低门票价格上“打折扣”、“玩套路”、“耍手段”,原因在于门票“依赖症”的思维没有转变彻底。这当然是对的。

不过在笔者看来,这只是其一。本质上,这些景区的“顶风作案”乃是出于既得利益考量惯了,而且屡屡得逞,因而并不把国家政策和游客利益放在心上。这也在某种程度上反映出相关降价政策刚性不足,缺乏一定的约束力,更没有形成应有的震慑作用。

需要指出,景区“去门票化”是地区从景区旅游模式向全域旅游转换的重要标志。相关主管部门不能继续听任景区“各自为政”、“便宜行事”,而应直面问题,切实抓好各项降价政策落实,有效减轻游客游览景区全程的经济负担。

进而言之,降低国有重点景区价格直接关系游客的旅游体验和获得感,不容任何形式的“打折扣”。相关部门对此应以“零容忍”的态度,进一步加强旅游市场秩序整治,对在门票降价过程中敷衍搪塞的景区加大查处力度,持续做好价格监督检查,让“顶风作案”的景区得不偿失,付出应有代价,让游客真正享受到景区门票降价带来的实惠。(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专栏作者 张国栋)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评论理论频道开放投稿,原创评论、理论文章可发至cepl#ce.cn(#改为@)。详见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评论理论频道征稿启事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