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船压星河的诗句(满船清梦压星河)

在《全唐诗》第772卷的第五篇,收录的这首唐诗名称是《题龙阳县青草湖》,作者是唐温如,一位非著名的诗人。正因为他是非著名诗人,所以《全唐诗》将作者唐温如列入所谓“无考”(没有证明材料,无法考证之意)之列的诗人。

满船压星河的诗句(满船清梦压星河)(1)

我们先来欣赏一下这首极富浪漫主义色彩的诗吧:

西风吹老洞庭波,

一夜湘君白发多。

醉后不知天在水,

满船清梦压星河。

诗意:

秋风吹皱了洞庭湖上的水波,

一夜的哀思使湘君白发增多。

醉后不知天倒影在宁静水面,

我担心满船的清梦压碎银河。

满船压星河的诗句(满船清梦压星河)(2)

龙阳县,古地名,是现在湖南省常德市汉寿县。青草湖,古代五湖之一,又名巴丘湖,在今湖南省岳阳市西南,因湖的南岸有青草山而得名。北面有沙洲与洞庭湖相隔,水涨季节,大水弥漫与洞庭湖连为一体,古代诗文中多与洞庭湖并称。

在秋季的某一天,唐温如坐船到洞庭湖游玩、散心。

夜色沉沉了,唐温如独自在小船上,依然不肯离去。他欣赏着浩浩袅袅的洞庭湖优美夜色。秋风习习,吹拂过水面,水面上的波纹便一圈一圈荡漾开来,犹如人脸上的皱纹,唐温如想到了一个“老”字,“西风吹老洞庭波”,诗的首句起的极富想象,极其拟人,令人寻味无穷。

随着这个想象,唐温如的思维继续跳跃,接着联想到湘妃,他顺势写下“一夜湘君白发多”,这句诗里包涵着一个著名的典故:“湘妃啼泪”。

满船压星河的诗句(满船清梦压星河)(3)

传说远古时代的尧帝有两个美丽的女儿,一个叫娥皇,一个叫女英,她俩都嫁给了尧帝的继承人舜帝。后来舜帝去南巡,在途中染暴病死于苍梧(今广西梧州)。

娥皇、女英二人担心丈夫,就千里寻夫。来到湘江时“闻舜帝崩于苍梧”,二人就在湘江岸边日夜悲哭,江边的竹子都染上了她俩刻骨伤心的泪水,“以涕挥竹,竹尽斑”,从此变得斑驳,被人们称作斑竹或湘妃竹。不久,她俩悲伤地自投于湘江,成为湘江之神,人们为了纪念她俩,就称她俩为“湘灵”或“湘妃”。

年轻妻子失去了丈夫,部落联盟失去了领导人,这么巨大的悲哀,使得美丽多情的湘君,竟然一夜满头白发。

可是,唐温如为什么联想到这些呢?先留个悬念吧,后面会讲到。

满船压星河的诗句(满船清梦压星河)(4)

何以解忧?唯有杜康。不管这么多了,先喝酒吧,一醉解千愁。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

当唐温如睁开醉眼朦胧的眼睛,迷迷糊糊地四下打量,这是在哪儿,我是在天上吗?

“醉后不知天在水,满船清梦压星河”。一个“醉”字,唐温如仿佛脱离了现实进入了他梦想的世界。

满船压星河的诗句(满船清梦压星河)(5)

小船儿静静地飘在湖上,唐温如看着水面上倒映的天空、星光,恍惚之间,他仿佛感觉自己泊舟在那明亮的银河之上,他担心自己满船的清梦会把灿烂的银河压碎。

“醉后不知天在水,满船清梦压星河”。这是唐温如最出名的一句诗,清新绮丽,虚实之间,缥缈空灵,浪漫奇幻,让人生出无限遐想与向往,深得后人的喜爱。

如此浪漫有带点伤感的诗,极富唐诗的韵味,以至于在清朝康熙年间,曹雪芹的爷爷曹寅在组织编纂《全唐诗》的时候,就把这首诗收录进去,放在第772卷里,闹了一个大大的乌龙。这是怎么回事呢?

满船压星河的诗句(满船清梦压星河)(6)

大家都知道,《全唐诗》是康熙年间编纂的收录唐诗的权威全书。这套全书的编纂过程是这样的:

康熙四十四年(1705年)三月,他第五次南巡,来到苏州,就住进了曹雪芹的祖父曹寅的家里。

曹寅十六岁时就当上康熙的侍卫,侍卫那可是绝对放心人才能从事的职位啊,据记载,曹寅文武双全,博学多才而又风度翩翩,深得康熙皇帝的赏识。康熙二十九年(1690年庚午年)四月,三十二岁的曹寅被康熙提拔为苏州织造,这可是个肥差,绝对的红顶官商,银子是大把大把的挣,随心所欲地花。

满船压星河的诗句(满船清梦压星河)(7)

这次康熙来,交给曹寅一个任务,收录唐诗,编纂成集,要求曹寅将“唐三百年诗人之精华,咸采撷荟萃于一编之内”。

曹寅本身就多才多艺,能作诗,喜作剧曲,又好藏书,自称有 " 聚书之癖 "。有了皇帝的支持,又有资金的保障,他迅速行动起来。

当年五月份,曹寅选定风景优美宁静的扬州天宁寺为修书地点,聘请赋闲在江南的在籍翰林官彭定求、沈三曾、杨中讷、潘从律、汪士綋,徐树本、车鼎晋,汪绎、查嗣瑮、俞梅等十人为编修,以季振宜编《唐诗》和胡震亨编《唐音统签》为蓝本,快马加鞭,用了一年多的时间,到1706年十月,编纂完成《全唐诗》,进呈康熙皇帝御览。

这部鸿篇巨制共计900卷,目录12卷。" 得诗四万八千九百余首,凡二千二百余人(康熙《御制全唐诗序》) "

满船压星河的诗句(满船清梦压星河)(8)

俗话说,萝卜快了不洗泥,这么大的工程,这么短的时间完工,当然存在着一些瑕疵,其中有一个乌龙,就是把唐温如的这首诗作为唐诗收录进去,犯了一个搞错历史朝代的错误。

据中山大学陈永正教授考证,唐温如就是唐珙,唐珙,字温如,元朝诗人,会稽山阴(今浙江绍兴)人。

据《元诗选补遗》记载:唐珙的父亲是南宋义士、词人唐珏。南宋灭亡后,元朝的江南释教都总统(元朝负责佛教事务的官名)杨琏真迦,盗掘钱塘、绍兴的宋朝皇陵,窃取陵中的珍奇异宝,将南宋诸位皇帝的尸骨丢弃在草莽之间。唐珏闻讯后,自己出资,召集家乡的年轻人,用假尸骨换回真遗骨,埋葬在会稽山,又移植南宋故宫里的冬青树,作为标识。

满船压星河的诗句(满船清梦压星河)(9)

后来唐珏作了一个梦,梦见几位身穿黄袍的老者,捧着一个像玉一样雪白的婴儿,献给唐珏,并且说道:“以此报答掩埋之德。”

之后,唐珏有了一个儿子,取名为唐珙(读gǒng,古代一种玉器)。唐珙的资料非常缺乏,仅《元诗选补遗》记载:“珙豪于诗。”他一共有八首诗流传至今。

满船压星河的诗句(满船清梦压星河)(10)

至此,悬念可以解开了,作为南宋遗民,在元朝是最低等的一类人(元朝民分四等:一等蒙古人,二等色目人,三等汉人,四等南人。)唐珙深受父亲爱国教育,富有才华,但是生不逢时,在元朝一生郁郁不得志,想念故国,梦想复国,却无可奈何,他在《韩左军马图卷》诗里写道:“太平此马惜遗弃,往往驽骀归天闲。区区刍粟岂足豢,忠节所尽人尤难。摩挲图画不忍看,万古志士空长叹。

在洞庭湖,唐珙由萧瑟秋风,联想到舜帝和湘妃,进而联想到自己,英雄迟暮,故国难回,梦醒时分,唐珙写下了这首浪漫而又带有一丝淡淡忧伤的诗,留下了“满船清梦压星河”这一千古名句。

好友们,您对这首诗有什么看法呢?欢迎一起讨论、分享、转发。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