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战中脑洞大开的伪装术(谁能想到这组沙雕图)

一战中脑洞大开的伪装术(谁能想到这组沙雕图)(1)

今天世超跟托尼聊了一下身边的科技,发现一件有趣的事情。

咱们生活中不少已经离不开的科技,都是战争的产物。。。

举几个栗子。

相信大家都在电影里看过美国大兵拿着摩托罗拉研发的 SCR-300 或者 SCR-536 呼喊后方炮火支援的场景 ↓ ↓ ↓

一战中脑洞大开的伪装术(谁能想到这组沙雕图)(2)

SCR -536

没错,现在大家人手一台的移动电话,原本是为了让军队实现高效率通讯而研制的无线通信工具。

几乎家家户户都有的计算机(俗称电脑),也是二战时期的产物。

1946 年研发出了世界上第一台通用计算机 ENIAC ,研发的初衷是为了分析炮弹轨道,帮助研制新型大炮及导弹。

一战中脑洞大开的伪装术(谁能想到这组沙雕图)(3)

就连互联网也是。。。

冷战时期, 美国国防部提出把不同地理位置的计算机相连接。这样就算其中一些被毁,也能用其他计算机来调动军队。

该设想最后变成了阿帕网,也就是互联网的前身。

这个最初基于军事目的开发的技术,现在已经连接了全球约 40 亿人。

一战中脑洞大开的伪装术(谁能想到这组沙雕图)(4)

这些与战争相伴而生的科技,如今正在切实改变着我们的生活。

在追求胜利的路上,人们除了不断追求技术进步以外,还用无数脑洞,击碎了技术限制的枷锁。

今天世超就带大家来瞅瞅,这些看起来非常沙雕的发明。。。

在战争已经拥有了飞机时,现代意义上的雷达却尚未出现。人们只能通过自己来观测敌军空袭。

但,这个通过自己观测,跟大家想象的可能略有不同。

是这样的 ↓ ↓ ↓

一战中脑洞大开的伪装术(谁能想到这组沙雕图)(5)

以及这样的 ↓ ↓ ↓

一战中脑洞大开的伪装术(谁能想到这组沙雕图)(6)

还有下面这样的 ↓ ↓ ↓

一战中脑洞大开的伪装术(谁能想到这组沙雕图)(7)

别以为这哥们是在演奏乐器,其实这还是在听飞机。。。

这些防空听音器,利用了扩音器结构,放大了飞机飞行时发出的噪声。

在那个飞机速度普遍偏慢的时代,这一设备能帮助军队确定敌机的飞行方向,从而提前准备战斗。

下面这对,乍一看有那么一点 cosplay 米老鼠的意思。。。

一战中脑洞大开的伪装术(谁能想到这组沙雕图)(8)

其实跟前面的设备差不多,这个设备主要是增强视听,从而帮助捕捉远处敌军的炮声、火光,确定敌军位置。

不得不说扩音器结构真是一个利器。

因为它不仅能帮助增强你的感知,还能帮你练成绝世神功狮吼功。。。

一战中脑洞大开的伪装术(谁能想到这组沙雕图)(9)

毕竟,在没有扩音器的年代,想通知整个军营里的人起床,不会点武功怎么能行呢。

老实说,人类的智慧是无穷尽的。

在技术还不足以支持开发防弹衣的时代,人类就对防御子弹就颇有心得了。

这份心得是这样的 ↓ ↓ ↓

一战中脑洞大开的伪装术(谁能想到这组沙雕图)(10)

或这样的 ↓ ↓ ↓

一战中脑洞大开的伪装术(谁能想到这组沙雕图)(11)

世超第一眼还以为这是在 cosplay 绿野仙踪的铁皮人。

别看它的造型非常卖萌,看它身上的弹痕就知道,这些笨重的布鲁斯特单兵护具还是靠谱的,能够为战士真实抵御子弹伤害。

人类的智慧还体现在加强军队战斗力的方方面面。

子弹不会拐弯没关系,在战壕里、在拐角处,你可以携带一只曲线射击步枪。

一战中脑洞大开的伪装术(谁能想到这组沙雕图)(12)

不过拎着这把枪蹲在墙角,该怎么瞄准敌人的方位呢?

飞机还不能投掷炸弹也没关系,手动丢不就好啦~

一战中脑洞大开的伪装术(谁能想到这组沙雕图)(13)

电过不来,影响了通讯跟照明?没关系,脚踏车发电帮你忙。

一战中脑洞大开的伪装术(谁能想到这组沙雕图)(14)

这样,就算军粮非常好吃,也不用担心士兵发胖了。。。

没有无人机?没关系,训练一只“ 无人鸽 ”,再给它一个照相机,让它去给你拍。

一战中脑洞大开的伪装术(谁能想到这组沙雕图)(15)

唯一的缺点就是鸽子不会按快门,只能采取延时等方法拍,至于照到什么,鬼知道。。。

不过,要是说脑洞大开,“ 无人鸽 ”还是得往后稍稍,让位给“ 制导鸽 ”。

不同于现在导弹都有制导系统,可以调整飞行轨迹成功飞向指定目标。在二战时期,并不具备科技来实现导弹制导。

这个时候一个心理学家提出了一个办法:用鸽子来导航。

一战中脑洞大开的伪装术(谁能想到这组沙雕图)(16)

步骤非常简单,把鸽子放进导弹内部特制的笼中,限制它翅膀和脚的活动,只允许它活动嘴巴。

笼子里有一块显示地面状况的屏幕,如果鸽子成功啄中目标,比如一辆车子,就能得到食物奖励。

一战中脑洞大开的伪装术(谁能想到这组沙雕图)(17)

此外,还包括了一套导航设备,通过马达将鸽子的头颈部动作转换成对导弹航向的控制等等。

这个制导导弹也太特么制导了吧!

不过,先别笑。。。

根据记载,“ 制导鸽 ”还真引导导弹击中过曼哈顿岛南端的一个特殊标志。实验成功后,一个名为“ 鸽子行动 ”的计划正式开展。

一战中脑洞大开的伪装术(谁能想到这组沙雕图)(18)

但,由于训练鸽子需要很长时间,还没等训练好,科技的发展就已经让大家看到了制导技术的曙光。1944 年“ 鸽子行动 ”被放弃。

不得不说,人类开起脑洞来可能是无敌的。。。

与之相似的计划还有“ 蝙蝠炸弹 ”、“ 窃听猫 ”、“ 鸡动核弹 ”,都还挺好玩的。

怎么说呢,可以说是技术落后版的原子弹、窃听器跟保暖器。。。= = ?

一战中脑洞大开的伪装术(谁能想到这组沙雕图)(19)

虽然以上种种发明看上去有那么些逗。

但其实这些都是无奈之举,因为在当时的技术限制下,人类往往只能退而求其次,在已有的技术上搭建替代方案以完成需求。

事实上,人类一直都精于此道。

比如现在在基础设施落后的非洲,没有钱又没有电的情况下,大家为了通讯就会选择自己带天线,充当基站。。。

一战中脑洞大开的伪装术(谁能想到这组沙雕图)(20)

现在咱们已经能够用上智能手机、雷达、扩音器等一系列设备了,看到当年这些通讯设备、人体雷达、狮吼功的时候,可能会忍不住发笑。

但,老实说,也许等 100 年后,后人看到我们现在觉得很炫酷的 VR 眼镜、无人机等科技,说不定也会觉得很逗~

科学技术的进步,会完全改变人们解决问题的角度。

但以往那些过时的“ 沙雕 ”发明也有它的意义,这些发明会提醒后人记住:人类的奇思妙想是无法被技术所限制的!

尽管有时咱们整出来的解决方案有点沙雕。。。

“ 不要被技术限制住奇思妙想啊~ ”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