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最牛一首诗(穷酸才子为寡妇写首诗)

《全唐诗》共有近5万首作品。其中有不少被古人和今天都奉为经典,如李白、杜甫等名家的多数作品,这在大家眼里应该是再正常不过的事。但有些诗,虽然古人看不上,却被今人奉为神作。当年7岁的骆宾王写了首《咏鹅》,如今年年入选小学课本,成为必背古诗之一,但翻遍典籍却很难找到古代名家对它的点赞。《唐诗三百首》等古代入门级诗集也并没有收录它,可见古人对它其实是“无感”的。

民间最牛一首诗(穷酸才子为寡妇写首诗)(1)

无独有偶,本期要和大家说的这首诗也是这种情况,诗名叫《山中寡妇》,来自唐代穷酸才子杜荀鹤。杜荀鹤在唐代并不算有名,但这首诗却入选了沪教版中学课本,说明不少教育专家们对其是极为推崇的。但是在古代,这首诗曾被贬得一无是处,我们随便找几个评论看一看就明白了:

宋代文人吴可:直言穷愁之迹,所以鄙陋。

元代文人方回:尾句语俗似诨,却切。

明末文人吴乔:时挑野菜和根煮,极为可笑。

民间最牛一首诗(穷酸才子为寡妇写首诗)(2)

那么这首古代名家都看不上的古诗,到底写得怎么样呢?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

《山中寡妇》

夫因兵死守蓬茅,麻苎衣衫鬓发焦。

桑柘废来犹纳税,田园荒后尚征苗。

时挑野菜和根煮,旋斫生柴带叶烧。

任是深山更深处,也应无计避征徭。


民间最牛一首诗(穷酸才子为寡妇写首诗)(3)

杜荀鹤半生落魄,是个名副其实的穷酸才子,他写诗一向学杜甫,是位挺有个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认为写诗就应该和杜甫一样,要朴实自然不能无病呻吟。可惜的是他学杜甫只学到了皮毛,虽然写下了不少悲天悯人的作品,但却都流于浅俗,不被名家推崇。这首诗是他专门为山中寡妇所写,唐末朝廷连年征战,诗中这种可怜的女子在当时随处可见,但却很少有人愿意将她们写入诗。从这个角度来说,杜荀鹤确实有杜甫之风,不但敢写而且写到了点子上。

民间最牛一首诗(穷酸才子为寡妇写首诗)(4)

诗的首联写的是女子的住处和衣着。丈夫走后,她独自守在茅屋内,身上穿的是麻布衣衫,鬓发又黄又枯。诗人不用“住”字,而用“守”字,因为这是她的家,她要承受的不只是生活的艰辛,还有丧夫的苦楚。

次联则更令人心疼,丈夫不在后,家里的桑柘树已枯废,没人耕田地也早就荒了,可朝廷还要让她蚕丝税和青苗税。颈联写女子的日常生活,她吃的是山中挖来的野菜,烧的是山上砍来的生柴。最后一联诗人用极悲愤的语气发出了感慨:就算你跑到再深的山里,也没办法逃避征徭。

民间最牛一首诗(穷酸才子为寡妇写首诗)(5)

从遣词本身来看,这首诗确实算不得多高明,甚至根本没有古诗的意境,这也是古代名家看不上它的原因。但从现实意义上来说,诗人如实地记录了山中寡妇的日常生活,写得扣人心弦,令人感同身受,这也是其能流传千年的原因。作为一个文人能对普通人的疾苦有这么深的体会,就冲这就值得给杜荀鹤点赞。大家觉得这首诗写得怎么样?欢迎讨论。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