衢州二中校庆(衢州二中校园的树)

姚宏昌

  初次领略衢州二中校园的树,是在三十多年前的1979年。

衢州二中校庆(衢州二中校园的树)(1)

  那一年7月,全国大中专院校统一招生考试衢州阅卷点选择在衢州二中,当时从大衢县抽调了一批优秀教师参加阅卷工作,我忝列其中。

  出于工作的需要,五天的时间我们都被封闭在校园中,我却并未感觉到束缚和寂寞,这是因为校园中那些多姿多彩的树。江南的夏日骄阳似火,我却感受着沁人心扉的清凉,这是因为校园中荫翳森然的树。

  紧张的阅卷工作之后,已是傍晚,从夕阳未落到暮色四合,我与同伴漫步于校园中,徜徉在风姿殊异、秉性不同的树构成的绿色王国里,感觉这是极好的休息,是造物主给予辛劳者最好的馈赠。

  《古诗十九首》中有诗云:“庭中有奇树,绿叶发华滋”。这本是表达思妇的深情,此处倒可寄托我对于衢州二中校园树木的钟爱。

  衢州二中的师生真是幸福,他们就像在一个大植物园里学习与生活。大树掩映着略带古朴的校舍,花草缀拥在校舍四周。大树上接天气,又与花草一同下连地气,师生走动在大树底下、花草丛中,风儿吹过,树木摇手向师生致以老友般的问候,日日进行着无须言语的交流,这真是一幅“天地人合一”的和谐画面。难怪,当时路遇一位并不熟识的二中教师,以骄傲的口吻对我说:“衢州二中的校园,是全省占地面积最大的校园,是绿化最好的校园,也是最美的校园!”

  “这位老师的确有骄傲的理由!”我由衷地感叹。

  再次欣赏衢州二中的树,是在1984年的秋天。当时,我在衢州市(县级市)教育局人事科工作,被市委组织部抽调参加对衢州二中学校领导班子的换届考察。

衢州二中校庆(衢州二中校园的树)(2)

  金秋的衢州二中校园,是一个五彩缤纷的世界,色彩纷呈的树木花草变换着校园的颜色。我骑自行车进入校门时,首先映入眼帘的,是迎宾道上绿中透红的水杉林,和校园主干道两旁的参天大树,它们像主人一样热烈欢迎我的再次造访。

  我有一个习惯,凡是可以自主的工作,都会选择动静结合,这次考察也如此。与时任校领导的吴良、张金锵、项义丰等个别谈心时,我相邀其漫步校园。每当路过一些名贵的大树,他们便不由自主地向我介绍:这是100多年树龄的黄檀树、短叶罗汉松,那是将近100年树龄的银杏,还有这些正当年轻的金钱松、香樟树、丝棉木……言者拳拳,听者诚诚。

  我仰首静思:这些名贵的大树记录着衢州二中成长的年轮,学校领导对古树名木珍惜虔敬、对年轻树木呵护栽培,正体现了学校发展的承前启后、代际相间、生生不息。

  1997年9月,我履新衢州市教委副主任。从那以后,我渐渐成为衢州二中校园的常客,每次走进衢州二中校园,都会对校园中的树萌生出不同的情感。春天,树树风姿秀美,处处生机勃勃;夏天,树树苍翠欲滴,处处热力迸发;秋天,树树姿色殊异,处处五彩缤纷;冬天,树树遒劲执着,处处充满期冀。真可谓:一年四季树,四时相过从,无厌长厮守,人树精气通。

衢州二中校庆(衢州二中校园的树)(3)

  心由境转,意随物移。漫步于衢州二中校园的森林中,移步换景,让我联想到教育理念人们常有“造房说”与“植树说”来比喻教育。

  秉承“造房说”的人们认为,万丈高楼从基础起,基础教育要为高等教育和人生打好基础。而信守“植树说”的人们却认为,育人好比植树,要育壮苗、勤栽培、防病害,要有耐心,不能拔苗助长。只有充分遵循生命的成长规律,才能使幼苗深深扎根于大地,茁壮成长,枝繁叶茂,最终成为有用之材。

  我个人觉得,教书育人,“植树说”比“造房说”更为贴切。古人云:“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如果让我说出理想中的校园,那就是有“大树”,有“大楼”,有“大师”,三者浑然一体。可以说,衢州二中的校园就是这样的校园:到处大树参天,绿荫如盖;大树掩映着大楼,自然生态与现代文明契合无间;大树、大楼、大师,三者交相辉映。衢州二中建校67年来,从大树底下、大楼之中,历练出了一代代名师,为社会培养了数以万计的各类人才,其中不乏国家的栋梁与砥柱。

  植树涵养风气,育人成就希望。衢州二中校园的树,就是风气;衢州二中的师生,就是希望!

  图片来源:航埠鸟 (内容来自衢州新闻网)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