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法知识讲解(中华历法小知识)

万年历也称“阴阳历”,阴阳历是采用闰月的办法,以月球绕地球一周为一个月,在配合地球绕太阳一周为一年,合二为一的阴阳合历,现代使用的农历便属于阴阳合历。同时加入二十四节气与设置闰月以使平均历年与回归年相适应。

农历二十四节气包含: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

农历二十四节气是便于人们分段掌握农事活动而制定的名称,还可详细分为十二个“节气”十二个“中气”。根据节气顺序,逢单数为“节气”,其他为“中气”。

历法知识讲解(中华历法小知识)(1)

有的月份中中气落在月末,下个月便没有中气,一般每过两三年就有一个月份没有中气,则定为闰月,它的前面是几月,就称为润几月。在周易预测中,十二节气是用来划分月令和月令之间的分界线。

在历法中,甲(jiǎ)、乙(yǐ)、丙(bǐng)、丁(dīng)、戊(wù)、己(jǐ)、庚(gēng)、辛(xīn)、壬(rén)、癸(guǐ)被称为“十大天干”。

中华始祖黄帝建国时,命大挠氏探察天地之气机,探究五行(金木水火土),始作天干地支,两者按固定的顺序互相配合,组成了干支纪法。最初以干记日,以支记月,后来又以干支同时记年月日时,这样就出现了六十甲子。

万物皆有阴阳,如天为阳,地为阴,南为阳,北为阴,男为阳,女为阴。又有奇为阳,偶为阴,先为阳,后为阴。自然十天干也分阴阳。

十天干以五行划分:甲乙同属木,甲属阳木,乙属阴木。丙丁同属火,丙属阳火,丁属于阴火。戊己同属土,戊属阳土,己属阴土。庚辛同属金,庚属阳金,辛属阴金。壬癸同属水,壬属阳水,癸属阴水。

五色:甲乙青色、丙丁红色、戊己黄色、庚辛白色、壬癸黑色。

方位:甲乙东方木。丙丁南方火。戊己中央土。庚辛西方金。壬癸北方水。

历法知识讲解(中华历法小知识)(2)

子(zì)、丑(chǒu)、寅(yín)、卯(mǎo)、辰(chén )、巳(sì)、午(wǔ)、未(wèi)、申(shēn)、酉(yǒu)、戌(xū)、亥(hài )叫作“十二地支”。

十二地支,有阴阳之分,也有五行之论。十二地支可以分四季,定方向。用它计年为属相,计月为月建,计日为日建,计时为时辰。岁、时以子丑为顺序,月以寅卯为轮次,日以甲子为周期。

以五行划分:子为阳水、丑为阴土、寅为阳木、卯为阴木、辰为阳土、巳为阴火、午为阳火、未为阴土、申为阳金、酉为阴金、戌为阳土、亥为阴水。

四季:寅卯辰为春季,巳午未为夏季,申酉戌为秋季,亥子丑为冬季。

方位:亥子北方水 寅卯东方木 巳午南方火 申酉西方金 辰戌丑未四季土。

历法知识讲解(中华历法小知识)(3)

十二地支配月建:正月建寅,二月建卯,三月建辰,四月建巳,五月建午,六月建未,七月建申,八月建酉,九月建戌,十月建亥,十一月建子,十二月建丑。正月建寅就是指正月为寅月,二月为卯月,以此类推。

十二地支配十二节气:立春为寅月,惊蛰为卯月,清明为辰月,立夏为巳月,芒种为五月,小暑为未月,立秋为申月,白露为酉月,寒露为戌月,立冬为亥月,大寒为子月,小寒为丑月。

每个月建都是从交节那一天开始,一般都是以正月为寅月,二月为卯月……但实际交节的时间,都不是固定在正月初一交立春节,也不是固定在二月初一交惊蛰节,故有十年难逢初一春之说。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