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有三种人是哪三种人(世上共有三种人)

世界上有三种人是哪三种人(世上共有三种人)(1)

1959年,毛主席回到韶山冲

“世上共有三种人:损人利己的人;利己而不损人的人;可以损己而利人的人,母亲属于第三种人。”

—— 毛泽东

1959年6月25日,毛主席回到了韶山冲,回到阔别了32年的故乡。

毛主席缓步来到自己当年的卧室,他四处张望,不时抚摸着各种他曾经用过的物件,一张老照片映入他的眼帘,心情顿时激动起来。

这是一张合影的照片,是他与泽民、泽潭和母亲的唯一合影的照片。

这张照片让毛泽东想起了生病去世的母亲、为革命壮烈牺牲的两个弟弟。

世界上有三种人是哪三种人(世上共有三种人)(2)

新中国成立了,人民翻身当家做主了,可他们却不在了,只剩下自己,这怎能不令毛泽东感慨万千。

在谈到对母亲的印象时,毛泽东说:

“世上共有三种人:损人利己的人;利己而不损人的人;可以损己而利人的人,母亲属于第三种人。”

可以说,母亲对毛泽东的影响很大,在母亲的教导之下,毛泽东从小就养成了乐于助人的美德。

01

毛泽东的母亲文氏,因在同辈姐妹当中排行第七,家里人一般称她“七妹”。

1867年,文七妹出生于湖南省湘乡县唐家托。文家世代务农,祖上有过教书先生,家境较一般农户富裕些。

唐家托与韶山冲相距40里地,两地之间隔着一座云盘大山。

文七妹的祖父文作霖去世后,不得已被埋葬在韶山冲,韶山冲离家很远,每年清明时节扫墓都要翻越云盘大山,或是绕道而行,很不方便。

“清明时节雨纷纷”,因为躲雨,文家经常在韶山冲停留;有时遇上更大的风雨,很晚才回家,或是回不了家,只能借宿在韶山冲,第二天才返回。

也许冥冥中早有安排似的。

因为扫墓的便利,于是把文七妹嫁到了韶山冲,以便有个歇脚休息的地方。也就是文七妹到了韶山冲,才有了后来的毛泽东——劳苦大众的大救星。

文七妹18岁与毛顺生结婚,嫁到了毛家,一生共育五男两女,毛泽东排行第三,之前有两个儿子,但都没有活下来;

在毛泽东以后,还生了泽民和泽潭两个儿子,也曾生过两个女儿,但也没有长大成人;

再后来收养了一个女儿,名字叫做泽建。

文七妹中等个头,面目端庄,圆脸额宽,有一双聪慧的大眼睛,为人落落大方、和蔼可亲,她性格温顺、心善,乐于助人,邻里乡亲都喜欢跟她唠家常。

世界上有三种人是哪三种人(世上共有三种人)(3)

文七妹

七妹是一个传统普通的家庭妇女,养儿育女、照顾公婆,还操持着繁重的家务;

文七妹在家养鸡喂猪,白天要种菜、除草、砍柴,晚上还要熬夜做缝缝补补的针线活,操持一家老小的吃穿用度。

毛顺生经常早出晚归,在外忙碌挣钱养家,家里的活基本上都靠文七妹一人承担,但是,她都能把家里的事情处理得妥妥当当的,把一切都安排得井然有序。

在教育儿女上,她总是耐心说服、循循善诱。

在母亲的教导和影响之下,毛家三兄弟和妹妹泽建从小就懂得了乐于助人、知道了生活艰难、感受了人民疾苦。

尤其是毛泽东,从小就知道维护穷苦人家的利益,为此还与父亲起了冲突,他不惧怕父亲的打骂,据理力争。

世界上有三种人是哪三种人(世上共有三种人)(4)

少年毛泽东

毛泽东“敢于斗争、善于斗争”的勇气与智慧,也许就是从那时候慢慢地显露出来的。

02

毛泽东是农民的儿子。

父亲的吃苦耐劳、精明强干;母亲的仁慈、乐于助人,这些纯朴农民的优良品质,潜移默化地融进了他的血脉。

毛泽东在六七岁的时候,就开始下田劳动,从小就接受了劳动的锻炼,所以毛泽东对中国农民群众生活的艰难深有感触。

关于毛泽东乐于助人的故事一直在乡间流传着:

01

有一年秋天,农民们收完稻谷以后,都摊在晒谷场晒着。

突然,乌云密布,还没等大家反应过来,雨就来了,大家都在忙着收自己家的稻谷。

幼年的毛泽东却没有急着收自己家的稻谷,而是先帮一家佃户去收,父亲见状,非常愤怒,质问毛泽东为什么要这样?

世界上有三种人是哪三种人(世上共有三种人)(5)

毛泽东说:佃户家里本来就困难,还要交租,如果再损失了稻谷,就难以糊口了;

我们家比他们好一些,损失一点没有什么要紧的。

倔脾气的父亲对毛泽东又气又恼,催促着赶紧回来收稻谷。

02

1905年,12岁的毛泽东在韶山读私塾,韶山离家较远,早上出去,晚上才回来,中午的饭是从家里带去的。

有一段时间,毛泽东晚上放学回家,一进门就跟母亲说肚子饿,而且吃得比平时还多。

毛泽东异常的举动被母亲看出了端倪,就悄悄地走到毛泽东身旁,轻声地问道:“三伢子,这段时间你为什么一回家就喊饿肚子,难道中午的饭不够吃吗?是不是有什么是瞒着妈妈?”

毛泽东支支吾吾地,声音有些哽咽。

母亲文氏耐心地说:“孩子,要讲真话,妈妈是不会责备你的。”

毛泽东感受到母亲仁慈与和善,便将情况如实地说了出来。

世界上有三种人是哪三种人(世上共有三种人)(6)

原来,与毛泽东同上私塾的一个孩子家里很穷,中午总是没有饭吃,毛泽东不忍见他挨饿,就把自己的中午饭对半分给他吃。

所以,到了下午,因为没有吃饱,毛泽东的肚子就饿了,到了晚上更加饥饿难耐。

母亲听了以后,非但不生气,反而很高兴你说:“三伢子,你做得对,只是你做了好事不应该瞒着我,以后,妈妈给你带上两个人的口粮,这样你们都能吃饱了。”

这就是毛泽东的母亲,仁慈、博爱、乐于助人,这些纯朴而又高尚的品质深深地感染着幼年的毛泽东。

从那以后,文七妹总是为毛泽东装上两个人的饭。

03

还有一次,父亲毛顺生跟一个姓毛的穷人买了一头猪,说好了价钱,也交了一些定金,只是还没有来得及把猪赶回来。

过了大概半个月的时间,父亲要毛泽东去把猪赶回来。

毛泽东到了地方,还没有等毛泽东开口,只看见一个衣衫褴褛、面容憔悴的老人叹气地说:“早知道不要你们那个定金了,现在猪价涨了很多,可亏死我了。”

毛泽东见状心生怜悯之心,就擅自做主领回了定金。

回到家,父亲毛顺生见毛泽东两手空空,质问怎么回事,毛泽东将情况如实告诉了父亲。

毛顺生一听,火冒三丈、大发雷霆,扭头抡起一根木棍就要教训儿子。

世界上有三种人是哪三种人(世上共有三种人)(7)

毛顺生

文七妹见状,一骨碌坐起来,跑过去用身体挡在他们父子中间。

“孩子他爹,三伢子还小,你责骂两句就是了,何必动粗呢,可别吓坏了孩子。”母亲文七妹使劲拉住怒气冲天的父亲。

只听见“咣当”一声,毛顺生扔下木棍,愤怒地说:“这都是你惯坏的,稳赚的买卖让你的宝贝儿子搅和了。”说完扭头走进了房间。

这一次,由于母亲的帮忙,毛泽东终于“扬眉吐气”了一回,父亲到底还是妥协了。

类似这样的事情在毛家经常上演,母亲总是充当“劝架”的角色,虽然不是每一次都能成功调解,但母亲总是以她宽容大度、温和善良的态度支持儿子毛泽东。

母亲富有同情心、乐善好施的品质对毛泽东产生了积极的影响,“润物细无声”地培养着毛泽东乐于助人的高尚情操。

毛泽东后来说:

“与天斗,其乐无穷;与地斗,其乐无穷;与人斗,其乐无穷。”

毛泽东从小就敢于斗争,敢于为不公的事情而斗争;随着时间的推移、生活阅历的积累、不断地学习,善于斗争也悄无声息地伴随着毛泽东的一生。

03

文七妹疼爱儿子毛泽东,毛泽东也十分热爱自己的母亲。

1911年春,毛泽东离开韶山冲来到长沙,考入湘乡驻省中学,心中常常想念母亲。

1913年春,毛泽东以优异成绩考入湖南省立第四师范,毕业后有了比较稳定的生活环境,他特地将母亲接到长沙,带母亲逛街、游玩,给母亲买好吃的。

世界上有三种人是哪三种人(世上共有三种人)(8)

1919年春,母亲患淋巴腺炎,毛泽东再一次把母亲接到长沙治病。

当时住在好友蔡和森的家里,经过医治,文氏的病情有所好转。

在此期间,毛泽东三兄弟(泽民和泽潭当时也在长沙)陪母亲到照相馆,留下了一张珍贵的、唯一的合影。

这是文七妹第一次照相,也是最后一次照相。

文章的开头提到的那张照片,就是这一张他与母亲相聚时留下的唯一画面。

世界上有三种人是哪三种人(世上共有三种人)(9)

毛泽东与母亲、两个弟弟的合影

所以,当毛泽东30多年后再次看到这一张照片时,他与母亲已是天人相隔,那情那景怎能不令人动容。

1919年4月,毛泽东回到韶山冲,一边照料重病的母亲,一边广泛联络各界人士进行革命行动。

不久“五四运动”爆发,毛泽东又远离家乡,与革命友人一道投身革命浪潮当中。

令人痛惜的是,母亲文七妹在离开长沙回到家仅数月就离世了,1919年10月5日,母亲文氏永远地离开了毛泽东,享年仅53岁。

当时,毛泽东正在长沙忙于领导“驱张”运动,噩耗传来,心急如焚、日夜兼程赶回韶山。

可惜,毛泽东没能见到母亲最后一面,赶到家时,母亲已经入棺两天了。

二弟泽民告诉他:母亲临终的时候,一直在呼喊“三伢子”,毛泽东听到这里,心如刀绞,顿时声泪俱下。

毛泽东深深地爱着自己的母亲,那几天,他一直守在母亲灵前。

漫漫长夜对于毛泽东来说是那样的短暂,他多想再陪伴一会儿母亲,可是已经没有机会了。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此前,毛泽东每次离家,母亲都会熬夜为他准备行囊,制作衣裳;每次离家,母亲都会在门口送别,直到看不到儿子的身影才肯转身回头。

而这一次,轮到儿子毛泽东送别母亲了。深夜,毛泽东回想起母亲的点点滴滴,决定把母亲一生中重要的东西记录下来。

世界上有三种人是哪三种人(世上共有三种人)(10)

于是,他通宵达旦写出了一篇饱含深情的《祭母文》,对母亲一生给予了高度的评价。

10月8日晚,他长跪于母亲灵柩前,悲伤地诵读这篇《祭母文》:

世界上有三种人是哪三种人(世上共有三种人)(11)

毛泽东写的《祭母文》

除了这篇四言诗《祭母文》之外,毛泽东还写了两副挽联。一副是:

疾革尚呼儿,无限关怀,万端遗恨皆须还。

长生新学佛,不能住世,一掬慈容何处寻。

另一副是:

春风南岸留晖远;秋雨韶山洒泪多。

母亲循循善诱的教导对毛泽东产生了极大的影响,母亲的仁慈给了毛泽东一颗仁爱之心,而他又将这一颗仁爱之心献给了故乡、祖国和人民。

04

母亲文氏去世后,毛泽东又多次与人赞扬起母亲为人处世的美德。

1936年,陕北保安。

世界上有三种人是哪三种人(世上共有三种人)(12)

毛泽东与美国记者斯诺

毛泽东在窑洞里接受美国记者斯诺的采访,当谈及自己的母亲时,他饱含深情地说:

“我母亲是个心地善良的农村妇女,为人慷慨厚道,经常接济他人。”

1947年,毛泽东与卫士李银桥在聊天中又提到了自己的母亲。他说:

“我很爱我的母亲,母亲她信佛,心地善良,小时候我跟母亲一起到庙里烧香拜佛,后来我不相信这些了,不管你磕多少头人民还是受苦。”

毛泽东还说:“那年我母亲患了扁头腺炎,因为得不到很好的医治……就死了。”

毛泽东时常想起母亲,感恩母亲,常常愧疚没有照顾好母亲,在与人谈起母亲时多次强调做人一定要懂得孝敬父母。

后来,毛泽东在给好友邹真的信中这样写道:“母亲诚实敦厚、勤劳俭朴。”

再后来,毛泽东还说,“世上共有三种人:损人利己的人;利己而不损人的人;可以损己而利人的人,母亲属于第三种人。”

新中国成立后,国家一穷二白、百废待兴,毛主席日理万机,没有空闲时间回家乡。

世界上有三种人是哪三种人(世上共有三种人)(13)

直到50年代末,国家各方面都步入正轨之后,毛主席才在百忙之中抽空回到韶山冲看望父老乡亲。

1959年6月25日,毛主席在罗瑞卿等人的陪同下回到了阔别32年的故乡韶山。

毛主席缓步来到自己当年的卧室,他四处张望,不时抚摸着各种他曾经用过的物件。

世界上有三种人是哪三种人(世上共有三种人)(14)

一张他与母亲及泽民、泽潭两个弟弟的老照片映入他的眼帘,心情顿时激动起来。

毛泽东这一位曾经叱咤风云的老人,凝视着这一张40年前的照片,慈母的容貌再一次在他的脑海中浮现。

而现在,母亲、两个弟弟都已经不在了,只剩下自己一个人,这怎能不令毛主席感慨万千!

世界上有三种人是哪三种人(世上共有三种人)(15)

谨以此文怀念伟大领袖毛主席!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