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这才是山竹的真实面目(但水与城的关系岂止一种)

原来这才是山竹的真实面目(但水与城的关系岂止一种)(1)

丨看不尽的泉城济南丨

原来这才是山竹的真实面目(但水与城的关系岂止一种)(2)

▲ 夏季,大明湖南岸的九曲亭,浮萍与倒影相织,闪烁着奇幻的魅力。摄影/谷忠民

- 风物君语 -

上周

我们推送了一篇泉城济南的图文

很多读者留言说

看到了不一样的济南

今天

我们想来点更不一样的

“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

当我们说起济南

说的不是她与青岛的爱恨情仇

不是省会的默默无闻

而是“家家泉水,户户垂柳”的温婉

是流淌在泉水中的

四季济南

本文阅读顺序:

趵突泉 五龙潭 黑虎泉

珍珠泉 大明湖 泉城广场

01

天下第一泉: 趵突泉

原来这才是山竹的真实面目(但水与城的关系岂止一种)(3)

▲ 趵突泉的秋天,是黄、绿、蓝的视觉盛宴。摄影/许立民

趵突泉,古泺水的源头

观澜亭是它的标志性建筑

取《孟子·尽心上》

“观水有术,必观其澜”之意

原来这才是山竹的真实面目(但水与城的关系岂止一种)(4)

▲ 这个总与三股泉水同框的半封闭式四面长亭,就是观澜亭。摄影/王保国

观澜亭左右两侧分别立着书有

“趵突泉”“第一泉”字样的两块石碑

原来这才是山竹的真实面目(但水与城的关系岂止一种)(5)

▲ 盛开的花,清冽的水,仿佛触手可及的池底,三五成群的游鱼共同构成了夏日趵突泉的美。摄影/丁培运

“泺水出历城县故城西南,

泉源上奋,水涌若轮,觱涌三窟。”

——北魏郦道元《水经注》

古今文人墨客们对趵突泉的赞美

以此句流传最广

原来这才是山竹的真实面目(但水与城的关系岂止一种)(6)

▲ 趵突泉在八九月份水量最大,每逢这时,无数慕名而来的游客便从五湖四海汇集至此,争取与觱涌的趵突泉同框的机会。摄影/丁培运

熙熙攘攘的游人

盖过了趵突泉汹涌喷薄的声音

昔日“声隐如雷”的趵突泉

在欢笑声的包围中安静下来

原来这才是山竹的真实面目(但水与城的关系岂止一种)(7)

▲ 冬天的趵突泉,氤氲的水汽营造出神秘温暖的气氛。当然“最妙的是下一点小雪呀”!摄影/曲菲

老舍对“清浅,鲜洁”的趵突泉

有着超乎寻常的热爱

甚至直言

“假如没有趵突泉,

济南会失去它一半的妩媚。 ”

原来这才是山竹的真实面目(但水与城的关系岂止一种)(8)

▲ 趵突泉的南侧,漱玉泉和李清照的渊源也吸引着无数人驻足观赏。摄影/王书国

原来这才是山竹的真实面目(但水与城的关系岂止一种)(9)

▲ 李清照故居位于漱玉泉边,因有文集《漱玉集》而得名,后人为纪念这位著名的词人在泉北修建了李清照纪念堂。供图/图虫·创意

02

传说加身的神秘泉池:五龙潭

原来这才是山竹的真实面目(但水与城的关系岂止一种)(10)

▲ 春季的五龙潭倒映着刚刚抽青的树影。摄影/曲菲

趵突泉泉群往北

就是五龙潭

这里藏着诸多传说

原来这才是山竹的真实面目(但水与城的关系岂止一种)(11)

▲ 秋季的五龙潭是金色的。摄影/傅鑫廷

五龙潭原名“净池”

相传这里

“潭深莫测,每遇大旱,祷雨则应”

元代有好事者在潭边建庙,内塑五方龙神

故改名“五龙潭”

原来这才是山竹的真实面目(但水与城的关系岂止一种)(12)

▲ “五龙戏水”,白鹭驻足,金秋的五龙潭恢宏大气,碧波荡漾。摄影/傅鑫廷

据说

秦琼曾建府于此

后人就地建祠

今天,在五龙潭的西侧仍存有

“唐左武卫大将军胡国公秦叔宝故宅”的石碑

原来这才是山竹的真实面目(但水与城的关系岂止一种)(13)

▲ 夏秋之交,锦鲤摆动着色彩鲜艳的身躯,成为万绿丛中最耀眼的那抹红。摄影/王保国

五龙潭的锦鲤

多到让密集恐惧症害怕的同时

也成为很多人赏泉喂鱼的最佳场所

2007年10月29日凌晨3时左右,

五龙潭突然塌陷

裂开了一个长达5六米左右,宽半米的大口子

潭内大量游鱼汇集于此

原来这才是山竹的真实面目(但水与城的关系岂止一种)(14)

▲ 冬季的五龙潭,飘雪与游鱼一起,为碧色的泉池增添新色。摄影/曲菲

一贯神秘的五龙潭

没有预兆的塌陷

成为济南街头巷尾热议的话题

至今也是济南的一大未解之谜

03

水激柱石,声如虎啸:黑虎泉

原来这才是山竹的真实面目(但水与城的关系岂止一种)(15)

▲ 晚春四月,在黑虎泉自助饮水点饮用泉水的孩童。摄影/林小木

未见其泉

先闻其声

是黑虎泉留给来人的第一印象

原来这才是山竹的真实面目(但水与城的关系岂止一种)(16)

▲ 秋冬相交之际,花泉相映,淌出说不尽的秀丽。即便是兽头以外的黑虎泉泉池,也值得静心观赏。摄影/曲菲

三个虎头汇集的人群

是这里最显著的标志

原来这才是山竹的真实面目(但水与城的关系岂止一种)(17)

▲ 黑虎泉的四季从泉水身后的建筑观察,区别并不明显。青灰色的砖瓦和熙熙攘攘的人群,是这里的标配。摄影/栾胜伟

黑虎泉最大的魅力

就在于其吸引着众多济南人

不远数里前来取水

打水需要一定的技巧

快、准、稳地把水壶

投到虎口湍急的水流之下

是打水老手们功力不凡的象征

原来这才是山竹的真实面目(但水与城的关系岂止一种)(18)

▲ 控制水壶的平衡,不让打好的水落入池中,也需聚精会神,非眼、手、臂、背、腿的全面协调不能做到。摄影/吕相季哲

黑虎泉水加热后可直接饮用

用黑虎泉的水泡的茶、煮的饭里

弥漫着济南的味道

和泉水赋予老济南人的自豪

04

谁知官舍里,宛似水村图:珍珠泉

原来这才是山竹的真实面目(但水与城的关系岂止一种)(19)

▲ 珍珠泉泉池的水面,总是静谧的。供图/图虫·创意

乾隆御笔亲提的匾额

轻垂的杨柳

汉白玉的栏杆

串珠般的水泡

共同构成了珍珠泉

原来这才是山竹的真实面目(但水与城的关系岂止一种)(20)

▲ 看过珍珠泉,若错过王府池子,总归有点遗憾。王府池子又名濯缨泉,原在德王府院内,故得名。清澈的王府池子是藏在狭窄蜿蜒的胡同之中,是济南人游泳戏水的好去处。摄影/于晓明

珍珠泉在济南颇受重视

昔有修建于此的德王府

如今有位于其东北边的

山东省人大常委会大院

毛泽东也曾在珍珠泉边凭栏看鱼

原来这才是山竹的真实面目(但水与城的关系岂止一种)(21)

▲ 大雪降落的济南,珍珠泉旁的栏杆上,一对雪人相依观雪。供图/图虫·创意

千余只鹭鸶

构成了珍珠泉的一道独特景观

群鸟每年5月从南方飞来

10月后随着天气渐凉便相继南归

鹭鸶白天飞往大明湖捕食

晚上归巢于珍珠泉附近的古木栖息

与朝九晚五的上班族颇为相似

原来这才是山竹的真实面目(但水与城的关系岂止一种)(22)

▲ 夏季的清晨,夜鹭捕鱼。是谁偷走了我的锦鲤?摄影/曲奇勇士

05

泉水的归宿:大明湖

原来这才是山竹的真实面目(但水与城的关系岂止一种)(23)

▲ 晚春时节的大明湖,带着水墨画的腔调。摄影/王保国

大明湖

由济南众多泉水汇集而成

白居易有诗赞大明湖

“冬泛冰天,夏挹荷浪,秋容芦雪,春色杨烟,

鼓枻其中,如游香国”

原来这才是山竹的真实面目(但水与城的关系岂止一种)(24)

▲ 春到大明湖,一片新绿,生机盎然。摄影/王琦

原来这才是山竹的真实面目(但水与城的关系岂止一种)(25)

▲ 夏日傍晚,历下亭摇曳的树影和多彩的霞光相戏,倒映在平静的湖面,一派祥和。摄影/王啸

不过关于大明湖

我们最熟悉的恐怕还是那句

“你还记得大明湖畔的夏雨荷吗?”

原来这才是山竹的真实面目(但水与城的关系岂止一种)(26)

▲ 雨后夏天的清晨,大明湖的荷叶捧着硕大的水珠,所谓“雨荷”,莫非就是如此?摄影/曲菲

堤柳夹岸,莲荷叠翠,亭榭点缀下的大明湖

任谁置身其中

都难以忘怀

原来这才是山竹的真实面目(但水与城的关系岂止一种)(27)

▲ 夏季大明湖全景。摄影/栾胜伟

秋天的大明湖是静谧的

败柳残荷,水平如镜

原来这才是山竹的真实面目(但水与城的关系岂止一种)(28)

▲ 大明湖的秋天,带着点江南水乡的温婉。摄影/赵聿兴

原来这才是山竹的真实面目(但水与城的关系岂止一种)(29)

▲ 夜晚的大明湖,灯光是点缀,亦是亮点。摄影/林小木

大明湖春节文化庙会

为济南的冬天带来了丝丝喜气

平日里难得一见的民间歌舞

和济南特色风味小吃

在这里齐亮相

原来这才是山竹的真实面目(但水与城的关系岂止一种)(30)

▲ 扭秧歌、踩高跷、舞蹈、抬轿的热闹自不必说,民间艺人的现场表演也吸引了很多目光。供图/图虫·创意

原来这才是山竹的真实面目(但水与城的关系岂止一种)(31)

▲ 大明湖春节文化庙会上,吉祥喜庆的木板年画。供图/视觉中国

06

人与泉的和谐象征:泉城广场

原来这才是山竹的真实面目(但水与城的关系岂止一种)(32)

▲ 太阳也想被泉城广场泉标托举。供图/图虫·创意

南屏千佛山,北依大明湖

西临趵突泉,东眺解放阁

泉城广场,占尽了济南的天时地利

原来这才是山竹的真实面目(但水与城的关系岂止一种)(33)

▲ 11月底的泉城广场。四季花园位于泉城广场南北两侧,绘出一幅“三季花开、四季常绿”的景观。南侧花园主要以花为主,不同花卉的配合,使这里的春、夏、秋三季都繁花簇簇、五彩纷呈。北侧花园则以花镜绿地和黑松、华山松、白皮松、雪松等常绿灌木为主,一年四季都绿色郁郁。摄影/王啸

夜晚的荷花音乐喷泉

吸引着无数游客驻足

文化长廊里的名人雕塑

无声地展示着岁月沉淀之下的济南

原来这才是山竹的真实面目(但水与城的关系岂止一种)(34)

▲ 音乐喷泉一开,“风云变幻”。摄影/王啸

原来这才是山竹的真实面目(但水与城的关系岂止一种)(35)

▲ 夜晚的泉城广场,是人与喷泉的主场。摄影/林小木

经过泉城广场

蜿蜒的护城河静静流淌

她有着江南水乡的清丽

小桥流水、亭台水榭,名泉环佩,杨柳依依

再现着“家家泉水,户户垂柳”的胜景

原来这才是山竹的真实面目(但水与城的关系岂止一种)(36)

▲ 夏日,南门桥东,琵琶桥西段的护城河。摄影/王保国

原来这才是山竹的真实面目(但水与城的关系岂止一种)(37)

▲ 秋季,接纳安息落叶的护城河,静静流淌在泉城广场的周围。摄影/李金亭

小编の总结陈词

原来这才是山竹的真实面目(但水与城的关系岂止一种)(38)

▲ 百花洲作为济南“家家泉水、户户垂杨”韵味的集中承载地段,多得是人的身影。水就是有让人席地而坐的魔力。摄影/王啸

济南的泉

并非一直奔涌不息

部分名泉曾经历过干涸与断流

原来这才是山竹的真实面目(但水与城的关系岂止一种)(39)

▲ 有“百脉寒泉珍珠滚”之称的百脉泉,冬日光秃秃的树干和朱红的建筑围墙,烘托出别样的大气与恢弘。摄影/王书国

湿地公园的建设和保护让

如今的济南名泉

水量渐趋稳定

减少人为硬化地面积

恢复原有绿地和水面的济南

离那座“家家泉水,户户垂柳”的古城

越来越近

原来这才是山竹的真实面目(但水与城的关系岂止一种)(40)

▲ 水起泉涌,灵秀济南。摄影/曲菲

-END-

编辑丨章鱼

图编丨Geethan 吴学文

设计丨Q年

封面摄影丨谷忠民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