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浩然隐居襄阳鹿门山 孟浩然夜归鹿门歌

“山寺钟鸣昼已昏,渔梁渡头争渡喧。人随沙岸向江村,余亦乘舟归鹿门。鹿门月照开烟树,忽到庞公栖隐处。岩扉松径长寂寥,惟有幽人独来去。”孟浩然《夜归鹿门歌》

孟浩然隐居襄阳鹿门山 孟浩然夜归鹿门歌(1)

这是盛唐时期著名的诗人孟浩然在一次归隐途中,因所见所闻而作下的一首歌咏诗。全诗自然清新,恬淡闲适,虽然言语颇为朴实,但所渲染出来的意境却是极尽清新自然与绵邈幽静,可以觑见诗人心中对于隐逸的幽静生活的追求与向往。同时在该诗当中,也能看出诗人对于文字的运用十分的老道,匠心独具,浑然天成。前人评价孟浩然的诗“气象清远,心悰孤寂”,而又“出语洒脱,洗脱凡近”,这首诗正好体现了这些特点。

孟浩然隐居襄阳鹿门山 孟浩然夜归鹿门歌(2)

再联系背景来看,诗人虽然满腹才学,但是在仕途上却一直坎坷不顺,与庙堂无缘,而在经历了这样的挫折之后,诗人也将满腔的热情寄托于山水之间,湖光山色田园胜景均成为了诗人笔下常常出现的事物。而该诗当中的鹿门山也是诗人常去隐居时光的地方,山中环境清幽寂寥,分外的清静闲适,似乎隔绝了烦嚣扰人的尘世。而在这样清幽的环境当中,诗人的心绪也归入了宁静。

孟浩然隐居襄阳鹿门山 孟浩然夜归鹿门歌(3)

“山寺钟鸣昼已昏,渔梁渡头争渡喧”当中,白日已落暮色将至的时候,鹿门山的寺庙中响起了悠远绵长的钟声,而渔梁的渡头上面,传来一阵吵闹喧嚣,要抢渡的人们你争我挤。在这句诗当中,诗人通过描绘悠长的钟声与喧嚣的渡头刻画出了两种不同的生活状态,前一种是山寺当中清静闲适与世无争的生活,晨钟暮鼓,生活也是安静的,完全脱离了烦嚣的世俗,而与之相反的是尘世当中,这也是诗中所描绘的后者,渔梁的渡头上与其说是这些路人们吵闹着上船,其实也是大多数世俗生活的缩影,吵吵闹闹聒噪不已。

孟浩然隐居襄阳鹿门山 孟浩然夜归鹿门歌(4)

“人随沙路向江村,余亦乘舟归鹿门”当中,行人们沿着岸边沙路走向江边的小村庄,而“我”也孤身一人乘着小舟返回鹿门山中的隐居小屋。这两句当中,诗人通过描绘村人与自我不同的行为,表达出了一种与世无争渴望隐逸的生活态度。其他的人都是生活在俗世当中,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喧嚣吵闹熙熙攘攘,但是诗人却不喜欢热闹,反倒喜欢远避尘世的安宁静谧生活。

孟浩然隐居襄阳鹿门山 孟浩然夜归鹿门歌(5)

“鹿门月照开烟树,忽到庞公栖隐处”则是在勾勒诗人一路行舟的所见景象,在前往鹿门途中,立在小舟船头,看见月亮从鹿门山之间冉冉升起,月光披洒下来,映照在山间的树林,如烟如雾,仿佛山林之间也染上了一层薄雾与轻烟。眼前薄雾笼罩着的清幽之景,也让诗人想到了庞公原来也是隐逸于此。而说到这里,诗中的典故也就显而易见,当年庞德公因为不愿意出仕,夜色深沉时带着妻子一起来到鹿门山中隐居了起来。而诗人好像当初的庞公一般,在月色下行舟,眼前月色清幽,薄雾如烟,两侧岸边的树木也似染上了烟云,随着诗人的视线飞快的后退。一个“开”字用的极妙,表现出了舟行树退的画面,也从侧面反映出了诗人心情的愉悦与轻快。

孟浩然隐居襄阳鹿门山 孟浩然夜归鹿门歌(6)

“岩扉松径长寂寥,惟有幽人独来去”当中,随着前行,越往鹿门山的深处,而眼前的景致也有了不同的变化,眼前见到的是洞开的石门和清幽又孤寂的松林小径,而在这样的环境当中,只有诗人乘月独自来去。该句当中,“幽人”一词用的精妙,“幽”即清幽、幽静,而向往这样幽静之景的人,也是一些希望隐逸的人,当初的庞公是,如今的诗人自然也是。全诗浑然天成,活泼清新。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