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昆虫的自然课程(模拟自然生态让昆虫)

有关昆虫的自然课程(模拟自然生态让昆虫)(1)

长江日报-长江网1月30日讯(长江日报记者詹丽)如何利用自然课本,激发孩子们的好奇心?30日上午,自然导师课·植物班春节前最后一节课在沙湖公园顺利进行。在经过前期学习实践后,学员们对于自然教育有了更深刻的认识。这次他们学以致用,分别以蚯蚓、蜗牛、昆虫等自然物种为主题,开展特色课程设计,并现场分享。同时,在湖北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副教授庞静的带领下,对自然界中人与其他物种的关系进行深入探讨。

有关昆虫的自然课程(模拟自然生态让昆虫)(2)

(图为学员分享大蒜测量主题课程设计。)

学员周瑞翔是青山区实验科技幼儿园的一位老师,他计划带领学生一起制作生态箱,并观察动植物是如何在没有人为干扰情况下生存的。“生态箱是将如土壤、种子、蚯蚓、蚂蚁等少量动植物放在透明箱子里,不添加任何食物,观察它们自给自足,自行生存的过程。”周瑞翔的课程分享引起了学员们的热烈讨论,庞静表示,生态箱其实是模拟了地球的生态系统,生态是一个非常庞大而复杂的平衡关系,一旦人类破坏了平衡,生态环境便会出现问题。只有真正地认识自然,才会产生敬畏之心。

在武珞路爱家分校老师郑颖策划的特色课程中,昆虫们纷纷变身“练习生”竞选出道。其中,有个别不属于昆虫类的小动物混入其中,需要学生们仔细甄别,取消“假昆虫”的竞选资格,同时为自己喜欢的昆虫制作专属简历。生动的课程设计,精巧的环节设置获得各位学员们的一众好评,分享中,关于昆虫是否需要分为害虫与益虫也引发了学员们的思考。

庞静表示,人类已经习惯了以自我为中心去看待这个世界。通过自然教育,带领孩子们来到真实的自然环境当中,正面认识人类的位置,以及与其他物种的关系。听了8位学员们的分享,庞静感慨:“不同年龄段学校的老师以及不同学科老师的分享,给我带来很多惊喜。因为他们思考的方法和角度不一样,这种多样性可以让老师们互相启发。自然教育不仅是科学老师的事情,而是所有老师的事情。”

由武汉市园林和林业局、武汉市教育局、阿里巴巴公益基金会联合举办的自然导师课·植物班,是公园大课堂系列品牌活动之一。今年,导师庞静将会带领13所幼儿园、中小学老师在沙湖公园深入学习“梦想农场”这套创新的自然生态研学模式,并引入学校,带领孩子们在校园里开展活动,拓展自然生态研学阵地。

【编辑:张玲】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