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棣对仇敌有多狠(对四叔朱棣不敬有什么后果)

前言:永乐九年(公元1411年)二月二十三日,朱棣在奉天殿内见到了千里迢迢前来请罪的秦王朱尚炳。此前朝廷派人到西安传旨,这位秦王殿下只是让内监出来迎接。等见到使者之后,朱尚炳又言语傲慢,一点不把朝廷放在眼里。

朱老四勃然大怒,立刻又派人送了一道敕书去给秦王,里面有一句话充满了威胁的口气:“齐王拜胙,遂以国霸;晋侯惰玉,见讥无后。王勉之”。这里的齐王指的是齐桓公,他当年因为接受周天子所赐的祭肉时态度恭敬,齐国才能成为春秋霸主。后面的晋侯指的是晋惠公,他在接受周天子所赐玉惰时态度懈怠,被讥讽为国祚不会长久。

事实上晋惠公死后,其子晋怀公就被公子重耳(即春秋五霸中的晋文公)推翻,并在逃亡途中被杀。朱尚炳从小就在南京接受当世大儒的教导,不会连这点典故都看不懂,这才是他心急慌忙赶来京师请罪的原因。

昔周天子遣使赍齐桓公胙,且命勿下拜,桓公对曰:“天威不违颜咫尺,小白余敢贪天子之命无下拜?”遂下拜登受,《春秋》书以示褒。遣使赐晋侯,命晋侯受玉惰,使者归曰:“晋侯其无后乎!”成肃公受脤于社不敬,刘康公曰:“成子惰弃其命矣。”后皆不得其终,《春秋》书以示戒。—《明太宗实录卷一百十三》

朱棣对仇敌有多狠(对四叔朱棣不敬有什么后果)(1)

朱棣剧照

朱尚炳为何敢如此狂妄?朱棣又为何对秦王府如此重视?自然要从秦藩在大明宗室中的地位说起。

打压秦藩,朱棣不遗余力

大明的首封秦王,是太祖朱元璋的嫡次子朱樉。洪武二十八年(公元1395年)三月,朱樉被王府宫人毒死。对这个不成器的儿子,朱元璋虽哀痛于他不得善终,却也厌恶其素日的所作所为,故而仅以国公的规格操办儿子的丧事,又赐了一个不好的谥号:“愍”。

当年六月,16岁的秦世子朱尚炳袭封秦王,成为第一个袭封亲王的皇孙。洪武三十年(公元1397年)陕西爆发高福兴之乱,朝廷调长兴侯耿炳文、武定侯郭英平乱。而年幼的嗣秦王朱尚炳则率领王府护卫“巡边境上捕盗”,表现不俗,颇受祖父好评。

朱棣对仇敌有多狠(对四叔朱棣不敬有什么后果)(2)

秦愍王朱樉剧照

靖难战争爆发后,朱尚炳的态度如何,史书中未曾记载。由于朝廷和燕王朱棣大部分时间内都呈僵持状态,想来这位嗣秦王打的也是从中渔利的主意。但是等到靖难大军攻下京师后,朱尚炳还没有即刻表态,精明强干的四叔朱棣就必须要对这个侄子敲打一番才行。而削弱秦藩的实力,必须提到议事日程上来了。

  • 第一步:从内部瓦解

八月初八日,朱老四派人带着敕符征召秦王进京。此时京师里面忠于建文帝的大臣几乎都被清洗一空,朱尚炳也明白四叔已经成了气候,硬顶不是办法。于是他在收到敕符后立刻动身,并在九月初二日抵达京师。

朱棣对仇敌有多狠(对四叔朱棣不敬有什么后果)(3)

南京明故宫俯瞰图

秦王既然服软,百废待兴之际,朱棣自然也不吝赏赐。九月初四日,秦愍王第四子朱尚烐封兴平王、第五子朱尚灴封永寿王、第六子朱尚炌封安定王。九月初十日朱尚炳辞归,当月二十八日,其二弟朱尚烈和三弟朱尚煜来朝。而这二人,将会成为朱棣用来分化秦王府的棋子。

永乐元年(公元1403年)二月,朱棣封朱尚烈为永兴王、朱尚煜为保安王,并在南京为他们主持了婚事。永兴王妃高氏是兵马指挥高志之女,保安王妃孙氏则是饶州致仕千户陈壐的孙女。婚后兄弟二人辞别四叔,但回去的目的地却不是西安,而变成了巩昌府。巩昌府的府治为今甘肃省陇西县,朱棣这样做,自然是想把实力强大的秦藩一分为二。

丙午,赐秦王尚炳书曰:“比以尔弟永兴王尚烈年长,令暂居巩昌。讲诵诗书,练习武事,以成德器。”—《明太宗实录卷十八》

朱棣对仇敌有多狠(对四叔朱棣不敬有什么后果)(4)

中都凤阳

然而朱尚炳、朱尚烈兄弟情深,一眼就看穿了四叔的挑拨离间之计。为了共保先王基业,朱尚烈先是自污,在路过凤阳之际突然冲着留守司所有官员大发脾气,让朱棣发出了这样的怒吼:“凤阳祖宗肇迹之地,过其地虐其臣民,岂贤子孙所为乎”?可是永兴王为什么要这么干呢?还不是借着祖宗给四叔施加压力么?而在回到西安之后,朱尚烈又借故拖延,逼得朱棣最后以“水旱蝗蝻,道殣相望”的理由让永兴王留在西安,不用去巩昌府了。

敕至,如永兴王未行,且令在国。候一、二年岁谷丰登,然后遣行。其所修治居室,即日停罢。—《明太宗实录卷二十上》

至此,分化秦王府的策略彻底失败。当然这条计策在晋王府实施得很成功,我们放到下一回再讲。

  • 第二步:正面施压

内部瓦解既然实现不了,那在不打草惊蛇的情况下,也只能对秦藩徐徐图之。好在各地藩王们虽然在建文朝吃了亏,但朱老四登基之后信誓旦旦要恢复洪武旧制,大家伙也就像以前一样飞扬跋扈起来。

永乐三年(公元1405年)五月,朱棣给弟弟周王朱橚写信,将秦王和永兴王大大鞭笞了一番,里面指责二王“稍不顺意,内怀怏怏”。这顶帽子可不小,说明朱尚炳兄弟对朝廷有怨言。消息传到秦王耳朵里面以后,确实也把他吓了一跳,此后的一段时间内朱尚炳也颇为注意自己的言行。

朱棣对仇敌有多狠(对四叔朱棣不敬有什么后果)(5)

朱棣剧照

永乐四年(公元1406年)五月,秦王朱尚炳来京师朝觐,朱棣让皇太子朱高炽出面在文华后殿设宴招待这位侄子。等到朱尚炳辞归之时,朱棣当面对秦王府长史官进行了表扬,说明秦王这段时间的表现得到了永乐皇帝的认可。

辛亥,以秦王尚炳将归,上召其从臣谕之曰:“王前在国中言动时有错谬。朕遣书诫之,颇闻克自省改。今日见王应对进退,循循合度,甚适朕意,此皆尔等辅导之力。”—《明太宗实录卷五十四》

但是到了永乐六年(公元1408年),一桩突如其来的“愍烈妃”事件,让秦王和朝廷之间的关系重新紧张起来。当年朱樉死后,朱元璋让王妃王氏殉葬,并赐谥号愍烈。王氏是北元河南王王保保的妹妹,这桩婚事本来就是一场政治联姻。王保保死后,王氏虽然失去了利用,朱元璋却也并未将她废黜,只是给儿子又娶了一位次妃:开国元勋卫国公邓愈的嫡长女。

邓氏接连为朱樉生下朱尚炳和朱尚烈两兄弟,可见她深得秦王的宠爱。以她卫国公嫡女的身份,居然要屈尊于王氏这样一个异族女子之下,如何不令她心怀怨恨。秦王宠妾灭妻,最终给邓氏惹来了杀身之祸。

偏妃邓氏,因妒忌被责,自缢身死。—《太祖皇帝钦录》

朱棣对仇敌有多狠(对四叔朱棣不敬有什么后果)(6)

愍烈妃王氏剧照

现在朱尚炳成为了秦王,当年母妃悲凉离世的场景自然一遍遍在他脑海中盘旋。为了纪念父母,朱尚炳为他们举办了一场法事。但他胆大妄为,竟然将秦愍王和邓妃称为“皇考妣”,又将王氏愍烈妃的称号安在了自己母亲头上。

消息传到南京,朱棣自然是龙颜大怒。但鞑靼大汗本雅失里正在边境上蠢蠢欲动,此时不宜在宗室内横生波折。朱老四咬了咬牙根,硬生生把这件事的责任打在了王府官员的屁股上。

皇考妣是朝廷尊称,藩国岂得僭用?既于礼有违,且尔于冥冥之中,亦不自安。况愍烈之谥,果朝廷所赐乎?抑尔自加之乎?尔年少寡学,未诣大体,此必俗学腐儒所为。陷尔于僭妄而尔不能察也。自担据实书之,庶不贻讥有识之人。—《明太宗实录卷八十六》

永乐七年(公元1409年)八月,总兵官、淇国公丘福北伐兵败,本人殉国。这就像是一个巴掌打在朱棣脸上,这事要是不报复,那这皇帝也不用做了。朱老四写信给留在南京监国的皇太子朱高炽,告诉他自己决心明年春天亲征。但是这么一个大好机会,自然要把各地亲王的羊毛好好薅一把,秦王府自然也在其列。九月二十日,靖难元勋宁阳伯陈懋奉旨选练陕西属卫及庆、秦二王府护卫步骑一万九千人,以来年二月至北京随征。

朱棣对仇敌有多狠(对四叔朱棣不敬有什么后果)(7)

淇国公丘福剧照

自打永乐四年(公元1406年)瓯宁王朱允熙离奇去世,太子一脉失踪的失踪,去世的去世,废为庶人的废为庶人,就此烟消云散。换句话说,秦王一脉按理就应该升格为大明王朝的大宗,宗法地位要高于燕王那一脉。这一次朱棣征召秦王护卫,吃相过于难看,不由得点燃了朱尚炳隐藏许久的怒火和傲气,这才出现了本文开头的那一幕。

也许是压力过大,朱尚炳在永乐十年(公元1412年)三月十一日去世,年仅33岁,谥曰隐。谥法“违拂不成”曰隐,秦藩两代秦王的谥号,都称不上是佳谥。当年九月,秦隐王嫡长子、年仅9岁的朱志堩袭封。秦藩交到一个娃娃手里,朱棣总算是松了口气,当然他没想到还有胆大包天的人物。

安定王之乱

永乐十六年(公元1418年)正月,永兴王朱尚烈去世,享年35岁,谥曰懿简。加上此前在永乐八年(公元1410年)去世的保安王朱尚煜,目前秦藩之中有爵位的宗室成员不过如下几人:15岁的秦王朱志堩、16岁的渭南王朱志均(秦隐王庶长子)、30岁的兴平王朱尚烐、29岁的永寿王朱尚灴和25岁安定王朱尚炌。

两个哥哥兴平王和永寿王身体不佳,两个侄子则尚未成年,年富力强的安定王听信术士的胡扯,“意希望大位”。你看看,当年朱棣靠造反起家,自然怪不得别人也会觊觎自己的皇帝宝座。朱尚炌“招纳逃亡,私造印信,编立字号”,暗中筹划造反。

朱棣对仇敌有多狠(对四叔朱棣不敬有什么后果)(8)

潼关与黄河

不过朱老四此前多次征召秦王府护卫随同北伐,早已把里面渗透成了筛子。很快西安中护卫百户张诚、小旗孙成就把安定王招募军士文书送到了北京。而通过内官朱兴的调查,朱棣发现朱尚炌还有一个布置缜密的叛乱计划,倒是有些小瞧这个侄子了。总的来说,安定王的造反战略分四步走。

第一步:使用毒药杀害秦王、渭南王、兴平王和永寿王,接管秦王西安三护卫的指挥权。

第二步:擒杀陕西都司、布政司及按察司等三司官员,彻底控制西安府。

第三步:偷袭成山侯王通镇守的潼关,封锁关中的东大门。

第四步:率领三护卫及陕西都司官兵突袭宁夏,杀其十六叔庆王朱栴和靖难功臣、宁阳侯陈懋,吞并庆王府护卫和朝廷在宁夏的驻军。

朱棣对仇敌有多狠(对四叔朱棣不敬有什么后果)(9)

宁王剧照

你还别说,这个计划和当年的靖难还真有几分相似。西安府,就好比是北平府。陕西三司官员,就是当年北平三司官员。庆王就如同之前的宁王一样。而在这个时间点上朱棣人在北京,皇太子朱高炽在南京监国,野心勃勃的汉王刚刚被打发去山东乐安州,朝廷内部并非铁板一块。真能割据西北的话,未尝就没有机会复刻靖难之役。

只可惜朱棣不是朱允炆,这个计划还没来得及发动,就被扼杀在萌芽之中。永乐十七年(公元1419年)正月,安定王朱尚炌抵达北京,认罪之后被废为庶人,发泗州守祖陵。朱棣趁机对西安三护卫做了一轮清洗,短时间内秦藩再无可能兴风作浪。

至是,上面诘之,尚炌皆引伏。廷臣交章劾奏请诛之,上以秦愍王故,不忍加刑。但免为庶人,令往泗州守祖陵。升告者张诚登州卫指挥同知,孙成为义州卫指挥佥事,赐冠带、衣服。—《明太宗实录卷二百八》

结语:永乐十八年(公元1420年)八月,永寿王朱尚灴去世,享年31岁,谥怀简。当年十一月,秦愍王长女蒲城郡主仪宾吴伦以罪追夺诰命,免为民。吴伦是开国元勋黔国威毅公吴复之子,嗣封安陆侯吴杰之弟。吴杰当年在靖难战争时,可是建文帝朱允炆的死忠,和朱棣有过多次恶战。这次对吴伦的处置,显然也是一次打击报复。

朱棣对仇敌有多狠(对四叔朱棣不敬有什么后果)(10)

朱棣北伐剧照

永乐二十年(公元1422年)三月,朱棣亲率大军第三次北伐。在此之前,西安三护卫又被抽调了步骑一万四千三百人到北京随征。秦藩这只羊,都快被薅秃了。

永乐二十二年(公元1424年)四月初七日,秦王朱志堩去世,年仅21岁,谥曰僖。朱志堩无嗣,秦王爵位由谁承袭成了一个问题。由于此时朱棣正在第五次北伐途中,一时无暇顾及此事,因此直到当年八月皇太子朱高炽登基之后,才让渭南王朱志均以兄终弟及的方式进封秦王。

作为靖难之后事实上的朱家大宗,为了抑制秦藩,朱棣可谓想尽了办法。内部分化不成,便正面打击,再通过北伐和安化王之乱渗透瓦解秦王护卫,最终彻底解决了秦王一脉对皇权的威胁。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