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骏图当代艺术(画坛轶事八骏图)

1943年中秋,来自海上文艺界、书画界、教育界、工商界的二十位均生于清光绪甲午年、生肖均属马的名家,组会结盟。为取吉祥口采,第一次宴会相聚于上海万寿山酒家,合饮千岁酒,名家为吴湖帆、郑午昌、梅兰芳、周信芳、范烟桥、徐元济、张旭人、席鸣九、陆铭春、蔡声白、杨清磬、陈少荪、陆书臣、李祖夔、汪亚尘、孙伯绳、秦清曾、张君谋、章君畴、汪士沂,因都属马的二十人该年年龄五十,故称为“千岁马会”,他们将第一次的聚会定名为“甲午同庚千令会”。郑午昌、梅兰芳、吴湖帆等拟定章程,集体斟酌通过,并由吴湖帆题写会标。在集会上,二十人互相交换礼品。他们合饮“千岁酒”,又以生肖之“马”,配制了千里马纪念章。

八骏图当代艺术(画坛轶事八骏图)(1)

甲午同庚会之合影,前排右一为吴湖帆

为纪念这次盛会,经文艺界友人倡导,请海上画马高手赵敬予、殷锡梁、戈湘岚、熊松泉、谢之光、陈英泉、谢碧月、徐韶九各绘马一匹,称之为《八骏图》。八骏中有奋蹄的,有回顾的,有翻滚的,有仰啸的,或左或右,或前或后,各尽其态,而所谓八骏,则是指吴湖帆、郑午昌、梅兰芳、周信芳、范烟桥、杨清磬,汪亚尘、洪警铃。

当时的社会名流、书画家乃至国民党的元老都踊跃题志作跋,其中西泠印社创始人王福庵题识曰:“洪君警铃热心社会教育,现身银幕,表现世俗丑恶,以警以劝,其有功于世道心者綦大。生于逊清光绪甲午,支属马,集沪上文艺之友与同庚者八人,曰郑午昌、吴湖帆、梅兰芳、周信芳、汪亚尘、范烟桥、杨清磬、洪警铃为八骏图,意存各展骏足,为社会奔走,任重致远相勉。窃念我国甲午战后,丧师失地,屡受侵略,几濒危亡者有五十馀年之血史。今虽强敌归降,国耻已雪,而河山重新,一切建设,有待于识途老马为之先驱。诸君生长忧患,而才识艺事,名重当世,固皆骏足也。其将有造于我国之前途,必有一日千里之势,余特以此图证之。”冯超然题写:“锡鸾和铃,雍容于康庄之上,皆今之龙骧也,伏枥老马安能附骥尾,聊一笑。”沈尹默则跋:“苜蓿花开枝叶浓,竹批两耳气何雄。承平闲却金丝络,留作观风御史骢。”冯超然的学生张谷年题曰:“眼中骨相尽收奇,风入霜蹄意欲驰。不负平生附骥愿,晴窗读画一题诗。”最有趣的还是洪深的题写:“还有一匹不在群中之野马”,原来洪深也生于甲午,聚会时恰被遗忘,只得深表遗憾。

八骏图当代艺术(画坛轶事八骏图)(2)

有众多名人题签的国画《八骏图》

名家之举总能先声夺人,显赫大贵,哪怕是进入非己专长的领域,亦能挥戈他向,自成化境。梅兰芳为京剧大师,但写字作画笔墨精湛,郑午昌非国学大师,然著书立说委婉地道,足见戏文书画家之珠联璧合,浑然无间。《八骏图》画虽一幅,取三千年前周穆王之“赤骥、盗骊、白义、逾轮、山子、渠黄、华骝、绿耳”八匹骏马入笔,作画者之题写吉光片羽,赏画者之跋语纵横出入,整幅诗文书画气象万千,实乃沧海遗珠,弥足珍贵。

今天我们有幸见到此图,还应追溯其不凡的珍藏故事。当年能促成名家合作此画,最卖力的乃是上海著名影星、曾主演过《渔光曲》的洪警铃(也名洪醒)。洪警铃花费时间请各家作画题跋,此图历时十个多月方才完成,洪警铃也顺理成章地成为这幅画的收藏者。新中国成立后,画幅也随着主人洪警铃一起步入新社会。1951年至1952年之间,洪警铃病重入院,经济困顿的他难以支付高额的医药费。洪警铃的朋友、“力学斋”斋主、收藏家王京盙得知情况后慷慨解囊,一年时间内为他付清了所有医药费用。作为交换,洪警铃将《八骏图》移送王京盙,且表示会选择机会将画售出以还清费用。

八骏图当代艺术(画坛轶事八骏图)(3)

八骏图当代艺术(画坛轶事八骏图)(4)

然据王京盙家人的回忆,自洪警铃产生售画还钱之念头,直至1963年他去世的几年中,洪、王两人尚无往来,则画就一直留在王京盙处。“文革”中,王京盙接到通知,要将家中收藏的字画这些“四旧”物品全部上缴,和其他藏品相比,他唯独不舍《八骏图》。他将这幅作品悄悄转移到了杭州,藏在清河坊的妹妹家阁楼上。《八骏图》一睡便是十八年。1984年,王京盙以他最擅长的小篆在图上写下“力学斋世守珍物”七个字,将该图从妹妹家家带回上海,邀邹梦禅、陈从周和沙孟海观题,并让儿子、书法篆刻家王运天带往上海博物馆重新装裱。尽管洪警铃藏此画的故事令人酸鼻,但该幅深有历史渊源,场面恢宏的画幅还是重新面世,使书画爱好者终能观赏到如此众多名家合作之画的笔墨风采。

……

选自:近代海上画坛五人:“三吴一冯”“海上四家”艺事琐记

作者:冯天虬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