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才能变成易瘦体质(如何养成易瘦体质)

怎样才能变成易瘦体质(如何养成易瘦体质)(1)

黄胖儿和老公打起来了。。。

一入减肥深似海,黄胖儿没瘦,只见他老公更迷你了,没有减成张雨绮的身材,却有了张雨绮的脾气。

怎样才能变成易瘦体质(如何养成易瘦体质)(2)

断碳水就猛吃蛋白质,断蛋白就猛吃碳水,整个人看起来虚胖了不少,但就是懒得动,靠节食黄胖儿一度瘦到100斤,但好景不长匆匆反弹,从开始的140斤直接长成160斤。

之后的故事就是,从喝牛奶才会胖变成了喝凉水也胖的体质,每天吃的比小鸟还少,但是体重只增不减。

酱酱觉得减肥最大的坑莫过于自残基础代谢,复胖一定会更难减,究其原因就是基础代谢一旦降低,身体就容易处于拥堵的状态,只进不出。

往往就变成伤敌两百自损八千,吃的越来越少减的越来越慢,情绪崩溃,身体抵抗力也会越来越差。

怎样才能变成易瘦体质(如何养成易瘦体质)(3)

不是为了健康的减肥都是耍流氓。

我们的基础代谢是怎样降低的?(这些情况都要尽量避免。)

  1. 长期节食,压抑食欲,终会成为暴饮暴食的源头。
  2. 食物选择错误,导致胰岛素抵抗的恶性循环;
  3. 熬夜压力大,导致激素紊乱。

那应该怎样避免呢,我们一起看看邱医生是怎样说的?

热量的来源大家一定清楚,就是我们吃下去的各类食物,消化后,这些热量都去哪里了呢?

怎样才能变成易瘦体质(如何养成易瘦体质)(4)

主要是三个渠道,无法吸收的部分就变为粪便,可以吸收的部分才会进入我们的身体,变为能量为我们身体各种活动所利用,用不掉的热量最后就会转化为脂肪细胞储存起来。

其中,维持我们活动的热量也有三个途径:基础代谢消耗,日常活动消耗,还有消化产热也就是食物热效应。

其中,基础代谢占了我们总热量消耗的75%,所以如果你选择节食,基本就是在自废武艺,将自己消耗的管道堵住。

易瘦体质的奥秘所在就在这里,人家坐着躺着基础代谢燃烧的热量数就让小月半们望尘莫及。

怎样才能变成易瘦体质(如何养成易瘦体质)(5)

那基础代谢又是由那些因素构成呢?

最主要的部分是脑心肝肾四大器官用掉我们基础代谢的58%,肌肉用掉22%的热量。

所以,对症下药,如何提高新陈代谢呢?

最好的方法就是动起来!动起来!动起来!

怎样才能变成易瘦体质(如何养成易瘦体质)(6)

当我们身体在处于动态的时候,肌肉就能帮助我们燃烧更多的脂肪,而且运动会使我们心跳加快,我们身体内耗就会增加,从而帮助我们燃烧更多脂肪。

最后四点小建议,对于提高基础代谢也是金点子:

1,不要再节食,吃饱

怎样才能变成易瘦体质(如何养成易瘦体质)(7)

停止节食,一吃就要吃饱,再节食下去,只会让身体继续保持在饥饿模式下,而且你还很有可能还会暴食碳水,这样下去,可能再也无法消耗顽固脂肪了。

2,吃正确的食物,降低胰岛素水平,提高基础代谢;

怎样才能变成易瘦体质(如何养成易瘦体质)(8)

保证吃饱之后,身体会慢慢退出饥饿模式,新陈代谢也会慢慢提升,但是一定要注意,摄入正确的食物,要维持胰岛素水平低水平,所有高GI的食物都不能吃了,特别的精炼碳水米面糖,土豆等淀粉含量高的根茎类,粗粮暂时也不建议吃。

只有维持你的胰岛素水平在一个低的水平,你才会满调用你身体的顽固脂肪,否则你永远都无法燃烧他们。

食物的选择,可以选择蛋白质多,因为看提高新城代谢,好的脂肪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比如说鱼油,橄榄油,椰子油,动物油等等,可以吃五花肉啦,都可以补充。

3,通过高强度力量训练,提高基础代谢;

怎样才能变成易瘦体质(如何养成易瘦体质)(9)

力量训练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如何配合饮食,最好是通过前面两条,在一定时间后,让你的身体能进入脂肪代谢的模式,然后摄入足够的脂肪,可以调动身体中的顽固脂肪。

如果你不习惯利用脂肪作为燃料,你可以摄入一些粗粮,但是效果会慢一点,粗粮的GI低一些,但是热量也不是很低,需要增大力量训练强度,才能消耗,消耗完之后才能调动身体中的顽固脂肪。

最快的方法还是利用脂肪供能,国外的一个方法就是Run on fat,利用脂肪为跑步等运动功能,但是身体需要一定时间才能适应。

4.冥想

怎样才能变成易瘦体质(如何养成易瘦体质)(10)

压力是胰岛素抵抗很重要的一部分原因,这也是女性容易肥胖的原因,抑郁和压力很容易影响激素分泌从而控制我们的体重。

为什么运动员无论吃多少都不会发胖,就是因为他们惊人的运动量也会给他们强悍的基础代谢,运动就是为了多吃几口长期坚持,我们也可以成为瘦人体质。

记得酱酱刚开始减肥时,教练说过的一句话:等你尝到了运动对于身材的甜头,你就会发现运动会是减肥的唯一方法,现在看起来确实很有道理。

十一,你有没有安排运动计划呢?快留言告诉酱酱吧!

怎样才能变成易瘦体质(如何养成易瘦体质)(11)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