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最强子弹(3枚子弹最老的83年)

“70 80重走长征路”第三站 杨得志之子杨建华为大渡河纪念馆捐赠传家宝时说——

3枚“子弹”最老的83年

历史上最强子弹(3枚子弹最老的83年)(1)

历史上最强子弹(3枚子弹最老的83年)(2)

法制晚报讯(记者 温如军) “这三颗子弹各有各的故事,共同见证了无数先烈前赴后继的英勇事迹,是我们全家视为传家宝的十分珍贵的历史文物。”今天上午,杨建华少将郑重地将三枚子弹捐赠给中国工农红军强渡大渡河纪念馆时动情地说道。

今日上午9:30,在晴朗的安顺场,讲述人杨建华和《法制晚报》(微信ID:fzwb_52165216)记者在红军广场为红军烈士敬献花篮,开启了“7080重走长征路”第三站大渡河的直播。

10月3日

09:30

红军

广场

杨建华向红军烈士敬献花篮

上午,安顺场天气晴朗,驱散了清晨的凉意。

在红军广场上,游客络绎不绝,记者随机采访得知,这些游客有从四川省其他城市赶来的,也有从重庆、河南、陕西自驾过来瞻仰红军大渡河遗址的。

有的家长带着孩子,一是为旅游,一是让孩子接受教育,感受胜利的来之不易。

王先生带着自己12岁的孩子,1号驾车从西安赶到安顺场。

“孩子平时学习比较辛苦,借放假领孩子出来转转,选择来安顺场是因为这里确实有很多历史痕迹,看看对孩子应该是一种教育。”王先生说。

直播开始后,游客纷纷围过来。

本站讲述人杨建华携领走人和法制晚报社记者一起向英雄纪念碑敬献了花篮。

“来到这个地方,感受老一辈战斗过的地方,每一次对自己来说都是一种心灵的洗礼。”杨建华说,借助这次机会,为红军烈士敬献花篮,以示对他们为新中国成立做出的卓越贡献的感谢和缅怀。

敬献完花篮,在讲解员的解说下,杨建华及领走人和法制晚报社记者一起瞻仰了中国工农红军强渡大渡河纪念碑。

据介绍,红军强渡大渡河纪念碑于1983年建成。碑高6.26米、宽3.7米、厚3.2米,碑体正面上方雕刻着红军战士头像,他那炯炯有神的双眼,是红军精神的写照。下方浮雕的十七勇士正驾着木舟乘风破浪,飞渡天险;右侧浮雕一只巨手紧握大刀,象征红军必胜的信心;背面上部镶嵌有2.4米宽、1米高的黑色大理石,刻有邓小平同志题写的“中国工农红军强渡大渡河纪念碑”镏金大字。

“不幸的是,纪念碑第一作者、雅安雕塑界名人叶宗陶先生,在建碑过程中途经汉源时被山上的石头砸伤,不幸去世。”讲解员胡蓉说。

10月3日

10:30

强渡

大渡河

纪念馆

此次直播活动中,杨建华特意带来“传家宝”,即当年父亲杨得志在强渡大渡河过程中留下的子弹。

在上午的直播中,他特意捐赠给了中国工农红军强渡大渡河纪念馆,副馆长宋福刚接受了捐赠。

这三枚子弹分别是比利时造“勃朗宁”手枪子弹、德国造“驳壳枪”手枪子弹、美国造“卡宾枪”子弹。

“勃朗宁”手枪子弹是杨得志在“温坊战斗”中缴获手枪中所用,长2.5cm,却有参加革命83年的老资格。

“年龄”最小的“卡宾枪”子弹,也有68年的历史了。

“这三颗子弹各有各的故事,共同见证了无数先烈前赴后继的英勇事迹,见证了革命前辈出生入死的战斗精神,是我们全家视为传家宝的十分珍贵的历史文物。”杨建华说,中国革命胜利了,但胜利来之不易。

杨建华表示,我们的军队壮大了,但牺牲的人远远超过活下来的人!这一点,是杨得志将军生前反复嘱咐我们子女的话。

“感谢杨将军对安顺场的关注,我们会好好珍藏这份宝贵的‘礼物’,展示给游客,讲好它的故事。这里是您父亲战斗过的地方,希望您像回家一样常回来看看。”宋福刚说。

另外,杨建华还向纪念馆捐赠了父亲杨得志生前和两位老船工的放大合影照片。

现场花絮

法晚直播现场吸引游客“全程直播”

上午不到8点,《法制晚报》(微信ID:fzwb_52165216)记者就来到中国工农红军强渡大渡河纪念馆和纪念碑前测试信号,做直播开始前的准备工作。

纪念馆广场上已有不少散步的当地群众和游客,早晨的天气还是有些许凉意。

“你们是记者,来组织活动,采访报道长征的,这几天村里的人都知道了。”一位当地村民上前和记者搭话。

随后,多名当地群众和游客围观记者的直播设备,好奇的人们不断询问设备价钱。

记者和嘉宾所穿红色直播服格外显眼,还有游客问在哪儿能买到记者穿的衣服。

9时30分,法晚直播正式开始,广场上的游客全部过来围观,他们举着手机,在“朋友圈”的图文直播也正式开始。

“今天遇见了杨得志的儿子在强渡大渡河纪念碑前录视频”“法制晚报7080重走长征路直播活动”“和杨得志将军的儿子合影了”……

《法制晚报》(微信ID:fzwb_52165216)记者注意到,不少游客发了朋友圈,以对这次旅行中“偶遇”留证。

“这真的是杨得志的儿子?”还有游客这样问记者。得到记者肯定的回答后,就急忙用手机开始录像。

一位重庆赶过来的女游客举着自拍杆,全程对直播进行了录像。

“我们夫妻开车过来玩,非常高兴遇到这样的活动,听了杨将军讲的长征故事长了不少见识。尤其是看到那3枚子弹,让我非常激动。那个可是真枪实弹,打敌人用的。”上述游客说。

上午,第一场直播结束后,游客还不愿散去,而是跟杨建华一起走进纪念馆。文/记者 温如军 摄/记者 郭谦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