巩俐饰演郎平片段(夺冠55岁巩俐演郎平神似)

一直想带娃去电影院看《夺冠》

这部描写中国女排的影片,从春节一直拖到了昨天才上映。

巩俐饰演郎平片段(夺冠55岁巩俐演郎平神似)(1)

是去年,成龙大哥去剧组探班

流传出如下的视频花絮

就让雅亿,被圈粉了。

巩俐饰演郎平片段(夺冠55岁巩俐演郎平神似)(2)

非拍摄状态下的巩俐,在片场转过身爽朗一笑,这不就是郎平吗?55岁的巩俐,穿上白色运动T恤,戴上短发和眼镜,后背微驼,演绎什么叫教科书级别的演技。

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与体验之后,巩俐,惟妙惟肖地扮演了郎平,几乎是以假乱真。

巩俐饰演郎平片段(夺冠55岁巩俐演郎平神似)(3)

郎平是运动员出身,身上有许多伤痛。

巩俐说:“她走路时肩膀会端起来,和普通人是不太一样的。”

巩俐饰演郎平片段(夺冠55岁巩俐演郎平神似)(4)

巩俐饰演郎平片段(夺冠55岁巩俐演郎平神似)(5)

仔细看这两张图,连站姿、驼背的弧度,都能完美复制,郎平本人看了都惊叹不已:

“好演员就是不一样,巩俐对我的观察非常仔细。”

中国女排队长朱婷说:

“巩俐的眼神很像郎导,太像了。

不愧是优秀演员,那种动作,包括手指动作都很像。

当我第一次参加拍摄时,一见面就很震惊,我感觉郎导就在眼前。”

1 中国女排的故事

是教育孩子的经典案例

拼搏精神,是这届00后孩子最缺乏的

电影一开始,是上个世纪60年代。

经历了三年自然灾害,我们国家受到重创。运动员饿得面黄肌瘦,在很多次重大赛事中,排不上名。

吴刚饰演的袁指导是中国女排主教练,他在电影里和姑娘们说:第一次出去国外比赛,看着外面的高楼大厦,都哭了。别的国家已经有冰箱、彩电,很先进,而我们什么都没有。

巩俐饰演郎平片段(夺冠55岁巩俐演郎平神似)(6)

在那个时候,美国等发达国家的运动员训练会用计算机的辅助技术。电脑分析每个运动员的打法,研究战略。

得知我们的差距之后,袁指导沉默了,他把女排排球的拦网,抬高了整整15厘米。

没计算机技术,我们只能一次次发狠地练。让姑娘们跟男运动员打。浑身伤痛,战痕累累。当时,姑娘们受伤到什么程度呢?

以郎平为例:巩俐是一个特别酷,从不煽情的好演员,但是在提到郎平受伤的时候,她哭了。

“她身上有19处到20处的伤,太不容易了”

下图是郎平的手指,当时很多女排姑娘的手指都是断了再接上去的。指头,都惨不忍睹。

巩俐饰演郎平片段(夺冠55岁巩俐演郎平神似)(7)

▲郎平的手指头是断了又长回来的

过度透支身体,换来的是膝关节7次清理手术;双胯一边做过一次手术;再加上腰椎间盘突出……郎平说过:“我已经可以发一个残疾证,而且不知道是几级了。”

“整个髌骨都被拿掉了,一活动就是骨头碰骨头,疼得要命。”

“全身关节没有一处是好的,晚上睡觉时,身体和床之间所有缝隙都要塞紧,否则会疼得难以入睡。”

“医生说我的心脏就像老人一样无力。”

巩俐饰演郎平片段(夺冠55岁巩俐演郎平神似)(8)

巩俐饰演郎平片段(夺冠55岁巩俐演郎平神似)(9)

再举一个例子:当时的世界公认,日本女排队是打不死的。但他们没想到,中国女排,是不要命的。一群丝毫不顾惜自己身体的姑娘,就是这样打赢了日本队,拿了世界杯冠军。

万人空巷,大家在女排拿到冠军之后大家跑上街,燃起烟花庆祝。

巩俐饰演郎平片段(夺冠55岁巩俐演郎平神似)(10)

那次之后,中国女排获得了“五连冠”。上世纪80年代,也就是雅亿这届八零后的童年时代,中国女排是一代中国人的骄傲,几乎包揽了大大小小所有的冠军。

“五连冠”之后,因为各种历史原因,中国女排,如同陷入到一片漆黑之中,大家都看不到未来和方向。世界嘲讽说:中国女排走到头了,属于中国女排的辉煌时代结束了。

巩俐饰演郎平片段(夺冠55岁巩俐演郎平神似)(11)

巩俐饰演郎平片段(夺冠55岁巩俐演郎平神似)(12)

2 中国女排的故事

告诉我们,女人做点事业太不容易

经住流言蜚语、各种批评

靠实力,才能站得稳

那段时间,郎平退役了,当上了北京市体委副主任,这份安稳而体面的好工作,却无法安放她的心。午夜梦回,郎平望着黑漆漆的天花板,不断追问自己:难道这辈子就这样了?我希望自己能学点实在的、科学的、真正有用的东西。

接下来,郎平做了一个超越时代、石破天惊般的决定——辞职!出国,“自费去美国学习体育管理”。

80年代,出国留学不容易。那时运动员的收入很低,郎平来到美国时,全部身家只有90美元。没有工作签证,打不了工。她,跑到新墨西哥大学,想读体育管理专业,又交不出学费。

巩俐饰演郎平片段(夺冠55岁巩俐演郎平神似)(13)

被生活所迫,郎平只能兼职教了10个夏令营的孩子打排球,从早忙到晚,每天累得胳膊都抬不起来。然后,凑够学费。

为省钱,这个奥运冠军天天吃

最便宜的自制三明治。

5美元,够花一星期。

她忘记自己世界冠军的头衔与光环

谦卑讨生活,一块钱,一块钱积攒

死熬着读完了研究生。

你知道吗?

在八十年代,郎平做的事情是非常超前的,有计划的,她放着好好的官不当,跑到美国受苦,因为她已经意识到未来的体育发展是依靠团队而不是依靠某一个英雄——要能够率领全军的好教练,一定要学习更多的知识,未来面对的是系统性问题,都需要针对性的科班训练。

巩俐饰演郎平片段(夺冠55岁巩俐演郎平神似)(14)

郎平经过忍辱负重的艰辛,终于把日子慢慢过得好起来。

1992年,郎平的女儿因出生在美国,拿到了美国国籍。1995年,郎平在美国拿了绿卡,买了房子,收入不菲,但收到一封来自中国排协的电传,看到“郎平,祖国真的需要你”这几个字时,她就回来了。

然而,很多别有用心的人纷纷在传:“郎平回国就是为了钱。”回国几年间,郎平带领中国女排重回世界强队。

由于身体原因,她没办法继续下去,就休养一年。接下来,郎平接受美国排协邀请,成为其主教练。郎平的初衷是,在美国多呆一阵,和女儿有更多的相处时间,原本是充满母爱的想法,却被舆论骂得狗血淋头。

说她是“卖国求荣”的声音,在2008年的北京奥运会达到顶峰。当时,郎平带领的美国女排队,以3∶2的比分战胜了陈忠和执教的中国女排。

巩俐饰演郎平片段(夺冠55岁巩俐演郎平神似)(15)

辱骂声一浪高过一浪:

“郎平当了汉奸卖国贼!”

郎平只是淡淡回应:“我一直都是中国护照,我从没有想过入美国籍。我是作为一名职业教练,才接受这份工作的……我永远都是中国和中国女排的一份子。”

接下来的几年,女排核心队员纷纷退役,中国女排的状态越来越差跌落到了世界第八……危难当头,体育总局又想到了郎平,再次致电,请郎平回来挂帅:“郎平,祖国真的需要你!”

巩俐饰演郎平片段(夺冠55岁巩俐演郎平神似)(16)

受命于危难的郎平,没有即刻答应,而是提了一个条件:“必须保证我对女排选人用人的话语权。”

选人用人的话语权,这个要求不简单,这对于体制内的国家队来说,是一个重大的改革——只有拥有罢免权,人事权,这个教练才不是空架子,才能真正干点事情。

为什么会提这个要求?

除了破釜沉舟,她别无选择。

她破釜沉舟地换掉一批队员,吸纳一批新人,为中国国家队留下一套科学严谨的训练体系。后来,中国女排成为“十冠王”,主教练郎平也成为球员、教练都拿到奥运金牌的女排第一人,这套训练体系都功不可没。

巩俐饰演郎平片段(夺冠55岁巩俐演郎平神似)(17)

郎平革故鼎新,把美国学到的科学训练方法,用到国家队队员身上,又开始玩命。

重新上人,换人,改变队伍的人员,重整阵容,优化训练方法,每个技术战术力求细抠到完美…

巩俐饰演郎平片段(夺冠55岁巩俐演郎平神似)(18)

电影里有一幕,郎平带着这群年轻的姑娘们,回当年老女排练习的地方,那一面墙壁,上面坑坑洼洼,都是老女排用排球砸出来的印。

黄渤饰演的陈指导指着其中一个最大的坑,说:“那个年代真的是什么都没有,但是我们心里边有这个。”

巩俐饰演郎平片段(夺冠55岁巩俐演郎平神似)(19)

巩俐饰演郎平片段(夺冠55岁巩俐演郎平神似)(20)

那个东西是什么?

就是女排精神。

当晚她们睡在那个场馆里面,每个人都在用力思索,到底是因为什么而来这里打球?如何重拾中国人的女排精神,把世界冠军拿回来?……再接下来的故事,大家都知道:

2015世界杯,夺得冠军;

2016奥运会,夺得冠军。

2019世界杯,夺得冠军。

有人曾问郎平:“女排精神是什么?”

郎平回答了这样一句话:

“女排精神不是赢得冠军,而是有时候知道不会赢,也竭尽全力。是你一路虽走得摇摇晃晃,但站起来抖抖身上的尘土,依旧眼中坚定。人生不是一定会赢,而是要努力去赢。”

3

对于普通人来说,拼命是一种励志;

而对于强人(国),只是一种习惯

人生不是一定会赢,而是努力去赢。

郎平在《激情岁月——郎平自传》中这样写道,

“作为一个人,我们其实都很渺小。

就是这种渺小感,促使着她与中国女排不断学习——在被人瞧不起的时候,用努力夺取尊严;在被人质疑的时候,用实力来证明自己;在没有条件的时候,创造条件;在穷得要死的时候,不放弃,谦卑谋生,迎头赶上。像女排精神一样,热血、吊球、扣球、绝杀,不拼杀到最后一刻誓不罢休。

这是一种精神,更是一种意志

这是一种敬业,更是一种民族魂

在一代人和一代人之间传承。

雅亿认识很多温州商人,他们在世界各地白手起家。创业太狠了,他们牺牲自己的时间,榨干自己的精力,可以卧薪尝胆,最终实现了事业兴旺。

雅亿身边也有很多阿里人、华为人……他们拼的,绝对不是所谓天赋,而是努力。可以说,努力和拼命,才是要体面生活的凤凰男女的标配,是从小地方到大城市的命运,根本不需要也不值得称颂。

雅亿也采访过很多完全不需要拼命的成功人士,人家的日常工作节奏,好忙啊,而自己毫无察觉。

中国经济过去三四十年为什么稳健,说白了,除了政策好以外,更因在各行各业,中国人的那种拼劲和狠劲。所以说,女排精神,就是我们国家的精神。我们的国家就是由这一个个闪闪发光的人组成的,他们代表的,就是我们国家。

巩俐饰演郎平片段(夺冠55岁巩俐演郎平神似)(21)

经常有很多读者问我,你怎么可能工作,赚钱顾着一家老小,养着青春期的孩子,每年都出版一本新书,备孕着二胎的情况下,经营一个公众号平台?

他们感到不可思议,怎么做到的?

你的时间从哪里来?

你真是一个人

而不是一个团队吗?

其实,当你把你一件很难的事情,坚持了10年之后,这个事情,就和吃饭睡觉一样简单了。

我一直传递给读者们的观点是,一个人在年轻的时候,一定要选择那条难走的路。走窄路,是职场蒙福的秘诀。选难的,是聪明人的法则。

第一,通向永生,或者说是通向长期利益的路,一定很窄,很难。

一个年轻人,坚持做难做的事情,你才有能力的护城河,你才有不那么容易被替代的核心竞争力,你才可能在中年活得越来越时间自由,财务自由。

轻松就能完成的工作

随便就能做完的作业

挑战太小了

你能力施展的边界太有限。

浑浑噩噩,持续几年,人就废了。

郎平,可以在80年代,放弃那么好的工作,下半辈子的稳定体面,跑到美国去过5美元一周的生活,啃三明治到处打工,她就是告诉年轻人——怕吃苦,苦会追你一辈子。你不怕吃苦,也就是苦一阵子。

所以,你我无论是牧养孩子,还是牧养年轻下属,你一定要给他们挑战,给他们艰难,然后鼓励他们去拼搏,受挫,伤痕累累,匍匐前进。

第二,难走的路看似崎岖,但走的人少,反而走得快;相反,那些简单的路上,大家都想挤,更难走,更内耗,你更不需要依靠上帝就可以凭自己走下去,其实很危险。

有句话说:成功的路上并不拥挤。

这句话是真理,不是鸡汤。

通往永生的,门是小的,路是窄的,路上的人也少。

《夺冠》这部电影放完后,观众久久不愿离场,对孩子是一种学习精神的教育,对职场人何尝不是一场心灵洗礼呢?

你看懂了中国女排,就能看懂很多事情,参悟了保罗笔下的道理,攻克己身,叫身服我,不是要得到那会朽坏的冠冕,而是要得到那不能朽坏的冠冕。

然后,你会感恩于你所流的泪、吃的苦,不放弃的死磕与硬拼。今天所经历的磨砺与苦难,有一天都可以化为祝福与荣耀。站上领奖台,获得不朽坏的荣耀冠冕,都是要付代价的,不是吗?

真的。爱你。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