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上最大钻井平台漏油(打穿五千米砾石层)

5月19日,塔里木油田博孜1-2井正在进行起钻作业,安全高效完成空气钻井任务。该井三开砾石层段采用空气钻井技术钻至井深5068米,一举刷新国内333.4毫米井眼空气钻井井深最深纪录,单趟钻最长进尺达1900米,单只牙轮钻头最长纯钻时间达272.89小时,较常规钻井技术提速2倍以上,日进尺、机械钻速、钻井周期等多项指标创塔里木油田历史最优。

史上最大钻井平台漏油(打穿五千米砾石层)(1)

博孜1-2井鸟瞰图。谭辉 摄

史上最大钻井平台漏油(打穿五千米砾石层)(2)

博孜1-2井井场内,技术人员针对空气钻使用扶正器进行分析,为后续空气钻扶正器选择、优化、使用打下基础。

博孜1-2井是部署在我国最大超深凝析气田博孜-大北气区的一口开发井。不同于国外1500到4000米的中浅层常压油气藏,博孜-大北的气藏普遍埋在地下七八千米的超深层,地质构造极其复杂。纵向上除了有硬如“金刚石”的巨厚砾石层外,还发育有复合盐膏层、强研磨储层等多套复杂难钻地层,常规钻探技术风险大、钻得慢、成本高。

塔里木油田油气田产能建设事业部经理、党委副书记申彪介绍:“这里砾石层平均厚度高达五六千米,且砾石含量高、粒径大,抗压强度高,地层可钻性差,前些年我们先后尝试了多种提速工具及工艺,均未获得实质性突破。”

为攻克巨厚砾石层钻井提速瓶颈难题,近年来,塔里木油田加强钻井工程技术攻关,创新采用空气钻这一革命性提速技术,加快向地下超深层挺进。不同于常规钻井,空气钻技术通过压缩空气来代替常规钻井液介质,几乎无重量的压缩气柱可大大改变井底应力状态,可在钻头前方产生大范围的低应力区,使地下坚硬的岩层更易破碎,具有提高机械钻速、节约钻井成本、保护油气层等诸多优势。

钻井施工期间,塔里木油田在空气钻井的基础上,持续优化钻井提速模板,助力该井在地下超深层跑出了“百米速度”——日均进尺119.08米,平均机械钻速每小时6.69米,共节约钻井周期36天。

史上最大钻井平台漏油(打穿五千米砾石层)(3)

油气田产能建设事业部博孜1-2井井长带队进行空气钻开工验收,对空气钻设备场地布局进行讨论。谭辉 摄

“空气钻在该井‘大显身手’,为推动我国空气钻井技术进步、助力巨厚砾石层提速提效提供了重要实践依据。将来随着我们钻井工艺技术的不断配套完善,空气钻井技术有望释放更大潜力。”申彪表示。

“十四五”期间,塔里木油田计划在博孜-大北气区部署上钻60余口新井,届时,将在更多的井推广应用空气钻井技术,进一步加快博孜-大北万亿立方米大气区勘探开发进程,推动气区以年均百万吨增速快速上产。(记者:朱跃增 通讯员: 王成凯、谭辉 )

史上最大钻井平台漏油(打穿五千米砾石层)(4)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