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虹桥区商务核心区(打造最虹桥)

2021年收官之际,长宁区在推进虹桥国际交通枢纽建设上再传捷报:位于友乐路上的大型商办综合体——东虹桥中心即将在年底竣工验收并交付使用,这预示着长宁区在实现“最虹桥”目标中又迈出了坚实一步。

上海虹桥区商务核心区(打造最虹桥)(1)

东虹桥中心效果图

自年初,长宁区积极推动《长宁区推进虹桥国际开放枢纽建设行动方案》加快落地以来,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各部门围绕政策、平台、项目等做了很多具体的落实、细化工作。从实际成效来看,虹桥国际开放枢纽建设带动了长宁区产业集聚以及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更重要的是“大虹桥”的品牌吸附力和影响力正在不断加强。

历时9个月,

长宁打造“大虹桥”品牌有亮点

过去的9个月,长宁区在推进虹桥国际开放枢纽建设方面亮点不断。

政策落地率高,且正在打造2.0版本

据长宁区发改委主任叶鹏举介绍,发布《长宁区推进虹桥国际开放枢纽建设行动方案》以来,长宁区积极推动“一批政策”落实见效,目前政策落地率达82.8%,与全市层面推进进度基本一致。

每一项政策的落地都不易,比如,保税维修政策,是由商务部牵头、海关总署、国家发改委共同推进的创新性政策。怎样的主体才能申报、具备怎样的监管条件才能满足要求等等,这些都需要区里会同项目主体,积极与市相关部门乃至国家部委进行深入的沟通汇报。

上海虹桥区商务核心区(打造最虹桥)(2)

即使首批原创政策落地也并不意味着万事大吉,必须不断放大政策效应。推动开放不断升级,加快政策升级的研究和储备力度。目前长宁区发改委正在牵头研究政策2.0版,相关的调研、走访以及问题汇总已基本完成。

发展重要项目,吸引优秀企业落户长宁

在项目推进方面,长宁区今年开工推进项目的总体情况向好,正在酝酿一批新的项目。未来三五年将重点在西部酝酿推动一批承载两大战略的项目,有些还是百亿级的,比如,临空12号街坊、天山680地块项目等。对于地方政府而言,这些开发中的项目就是吸引优秀企业前来投资、落户的重要载体,做好载体的周边公共配套以及主导功能定位,同样也是项目建设必须高度关注的方面,同等重要。

上海虹桥区商务核心区(打造最虹桥)(3)

以长宁区临空园区为例,乘着“大虹桥”建设的东风,包括东虹桥中心和同样即将投入运营的光大安石中心,联影智慧医疗园、人工智能产业园、上海宜家荟聚购物中心等一批标志性项目正如火如荼地推进,丰茂的“梧桐树”正日渐成行成林、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凤凰”来此栖息。

搭建平台,紧紧抓住“大虹桥机遇”

“大虹桥”也给相关区域一个重新审视存量资源的契机,长宁也正在加快速度为高附加值产业的落地和集聚搭建更多更好的平台。作为虹桥国际开放枢纽上海市域范围唯一的中心城区,长宁区有着极为优越的区位优势和高端商务和专业服务优势。这对于长宁区搭建新平台、发展新产业是非常有利的。

上海虹桥区商务核心区(打造最虹桥)(4)

比如,原本长宁区缺乏符合医药行业标准的厂房,发展医药健康产业缺少抓手和优势。国家对药品管理实行药品上市许可持有人制度(MAH)后,将药品的上市和生产许可分开,长宁区抢抓机遇、打造平台,依托区内集聚的相关人才及密集专业活动、还有上海丰富的临床资源来吸引周边的大健康企业和相关持有人,因此得以抢抓机遇、乘势而上,积极发展大健康产业,更好地为长三角居民提供高水平的生命健康服务。

当然,创新活动和平台打造离不开资本的支持。截至目前,长宁区已举办了7期不同主题的创投沙龙,邀请投资人、被投企业、技术团队等一起来为长宁区的产业发展、平台建设出谋划策。

打造“最虹桥”,

长宁有优势也有底气

在前不久召开的中国共产党上海市长宁区第十一次代表大会上,长宁区提出要努力铸就“开放特征最鲜明,高端产业最集聚,城区配套最完备,辐射功能最突出”的“最虹桥”。

开放是长宁赖以快速发展的基因

开放特征最鲜明,这是长宁区赖以发展的基因。

上海虹桥区商务核心区(打造最虹桥)(5)

30多年前,“虹桥”本来只是上海名不见经传的一隅。在虹桥经济技术开发区设立不久,虹桥地区大楼拔地而起,渐渐声名远播,成为“90年代上海十大新景观”之一。如此快速地实现发展、开放功不可没。不过,虹桥经济技术开发区更多的是对外开放,现在的长宁区则要注重对内对外双向开放。

纵观长三角,虹桥国际开放枢纽加快建设以来,各省市政府、企业、平台之间的开放协作明显增多了。一个显著性的标志就是长三角各地的跨区政务服务更加便捷了,开放的内涵在深化、领域在拓展、层级在提升。而在《总体方案》的深入指引下,长宁区势必会吸引更多的人才、企业来此生活和创新创业,进一步带动高端产业的集聚。

高端产业荟聚长宁

在虹桥国际开放枢纽“一核两带”功能布局中,长宁区全域纳入北向拓展带,其中长宁区西部19.9平方公里纳入核心区范围。优越的地理位置,使得长宁区可以依托空铁复合的优势,发展枢纽经济,比如航空服务业被列入长宁区三大重点产业之一。现在,航空服务业已经催生出航材、航油、航食、航信、航空金融,飞机租赁等细分产业,今后随着虹桥国际机场功能的提升完善,将会有越来越多的临空经济来此集聚。

随着虹桥国际开放枢纽的建设,长宁区将面对更大范围的市场,将催生更多的总部经济。目前,长宁片区的企业总部数量和能级也位居前列。长宁区将总部经济作为重要的亟待壮大的功能,进一步凸显资源便利配置的功能,引导更大范围的资源以更高效率进行配置,带动整个长三角经济更具有竞争力。比如,上海的总部拿出决策和资金资源、依托江苏的制造业基础、浙江的企业家创新拓展能力和安徽相对低的成本优势,组合形成的运作主体,在参与市场竞争乃至国际竞争时,一定会更加具有竞争力。

上海虹桥区商务核心区(打造最虹桥)(6)

“十四五”期间,长宁区的产业布局聚焦“3 3 X”,除了区委区政府确定的3大重点特色产业、3个加快培育产业外,还要根据技术和产业发展趋势,遵循“五型经济”,发展更多的新产业新业态,包括在线新经济、跨境贸易等。可以预见的是,“X”将带给长宁区更多高端产业集聚的可能性。

上海虹桥区商务核心区(打造最虹桥)(7)

“对长宁区来说,产业发展是开放的,只要符合五型经济的发展方向,我们都欢迎。”叶鹏举说道,“比如,长宁区去年年底提出发展生命健康产业,今年已经初见成效,正在积极打造的大虹桥生命科学产业园,有资本,有科学家,也有运营的企业,初步形成了一个比较适合产业发展的平台。”

“新虹桥”和“老虹桥”各自都有“舞台”

处于虹桥中央商务区核心区内的临空片区是长宁区打造“最虹桥”的封面,今年,临空片区的重点是推进产城深度融合、不断完善配套设施。

上海虹桥区商务核心区(打造最虹桥)(8)

上海宜家荟聚购物中心建设现场

比如,即将在2023年竣工的上海宜家荟聚购物中心项目,将大大提升“大虹桥”的商业配套,也能够为大虹桥地区打造一个可以融合人与人,人与社区,人与城市互动的聚会体验中心,满足社交、休闲、娱乐等多维需求。

上海虹桥区商务核心区(打造最虹桥)(9)

虹桥人才公寓效果图

正在建设中的虹桥人才公寓,首批住宅项目将于2023年竣工。将提供5300套人才公寓,是上海市单项在建规模最大的保障性租赁住房项目之一。未来,在临空园区,涵盖小孩教育、老人养老等家庭全生命周期需求也将得到越来越好地满足。

与此同时,“老虹桥”也期待在“大虹桥”建设的大背景下再创辉煌。老虹桥区域城市更新已纳入市“十四五”规划纲要,长宁区将进一步加大力度,推动整个区域的改造提升,着力啃下老旧商务楼宇更新的“硬骨头”。

上海虹桥区商务核心区(打造最虹桥)(10)

长宁区新一轮的主题特色街区也已经揭晓:将在四大街区更新显效的基础上,精心打造慧治金钟、绿色程桥、健康泉口、悦动临空、亲情伊犁、荟水天中、活力紫云、生态水城等“宜居之城”新示范;并努力实现“15分钟社区美好生活圈”基本覆盖全区。目前,包括872个项目、覆盖10个街镇的“15分钟社区美好生活圈”行动规划编制已经完成。

“大虹桥”的辐射作用正在不断升级

长宁区位于上海服务辐射长三角“桥头堡”位置,落实《虹桥国际开放枢纽总体方案》,长宁区在“大虹桥”7000平方公里内发挥辐射带动作用拥有先天优势。

上海虹桥区商务核心区(打造最虹桥)(11)

“改革开放以来,长宁区积累的最大的优势就包括高端商务和高端专业服务。”叶鹏举介绍道,“律师、商务咨询、会计师、市场调研等高端专业服务业对区域经济快速发展的支撑有目共睹,未来,长宁区将更坚定地向产业链、价值链的高端进军。”

此外,长宁区原有的高能级平台也要牢牢把握,并且尽可能地提升辐射半径。比如,长宁区已集聚数字经济企业5800多家,涵盖在线教育、在线医疗、在线文娱、生鲜电商、直播零售等多个领域。其中,龙头企业表现强势,拥有万亿级平台1家,千亿级平台2家,年度交易额亿元以上的平台近20家,电商企业交易总额占全市约1/5。

上海虹桥区商务核心区(打造最虹桥)(12)

长宁区驻沪领事机构约占全市1/3,外交官官邸约占全市的1/2,外资企业约占全区企业总数的1/5,现有跨国公司地区总部62家,位列中心城区第三,民营企业总部9家。借助于良好的营商环境和创新生态,一大批在线新经济、大健康企业在新冠疫情冲击下,仍逆势飞扬,这些优势都将为长宁区发挥辐射作用奠定良好的基础。

“有一点我们是深有体会的,近期每天都能收到不同渠道冲着虹桥而来的企业洽商,这样的情况在以前是不多的。”叶鹏举说道,“可见,‘大虹桥’品牌的集聚作用已进一步得到发挥了。”

图片来源于网络

文字:李媛媛

编辑:李潇潇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