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陵王 貌若妇人(兰陵王读周邦彦柳)

“ 柳阴直,烟里丝丝弄碧。隋堤上,曾见几番,拂水飘绵送行色。登临望故国,谁识京华倦客?长亭路,年去岁来,应折柔条过千尺。闲寻旧踪迹,又酒趁哀弦,灯照离席。梨花榆火,催寒食。愁一箭风快,半篙波暖,回头迢递便数驿,望人在天北。凄恻,恨堆积!渐别浦萦回,津堠岑寂,斜阳冉冉春无极。念月榭携手,露桥闻笛。沉思前事,似梦里,泪喑滴。”

兰陵王 貌若妇人(兰陵王读周邦彦柳)(1)

此词虚实结合,相辅相成,虚实来回转换,将咏柳抒怀和友人送别融为一体,情境浮动,恰如其分的表达出作者缠绵悱恻的忧伤之情,确为抒离别情之名篇。

兰陵王 貌若妇人(兰陵王读周邦彦柳)(2)

首句"柳阴直,烟里丝丝弄碧”写隋堤上的柳色,阳光照射下,柳树的阴影整齐的排成一排,“直”字似乎让人联想到这是正午时分,诗人站在隋堤上,一眼望去,地上阴影形成一条直线,接着目望之处,柳枝条条缕缕象丝线摇动,而烟里一般是说春光时柳如烟,这就是说春光明媚柳烟中缕缕丝线晃动,让人心旷神怡,浮想联翩。"曾见几番,拂水飘绵送行色"是看到此时此地此景,作者感叹,看到多少次了,水面的柔波飘动而来送行。

兰陵王 貌若妇人(兰陵王读周邦彦柳)(3)

登上高处眺望远方的故乡,朋友就要离开这繁华京城回去故乡,而我这京城的倦客,在此刻有谁能知道和理解我,我的忧伤和哀愁。就是这柳枝或许能理解我的感受和心绪。“长亭路,”等三句写在长亭路旁,年年因送别而折断的柳枝恐怕早就有1千尺了,这表明了作者对人生中别离之事频繁发生而生出的一种感概和感叹。

兰陵王 貌若妇人(兰陵王读周邦彦柳)(4)

中片回忆饯别宴,抒写送别的忧郁和苦闷,现在送别的船已启程了,作者想起前事。“又酒趁哀弦,灯照离席”。用“又”说明送别已是第二次了。那次是在寒食节,而“梨花榆火催寒食”,一个“催”徒增烦恼岁月如梭,时光飞逝。“愁一箭风快”等四句,因船飞速象离弦之箭前行,而使人“愁”的原因是彼此牵挂着,送行人与远行人心中不舍,留恋无尽,而船只却行驶很远的距离。“望人在天北”表明转眼间,虽彼此不舍,但望人却不见,一个地南,一个天北,说明人各一方,距离很远很远。

兰陵王 貌若妇人(兰陵王读周邦彦柳)(5)

下片写送别后更深重的离愁别绪在心头堆积。凄惨伤心无处可诉。船只继续行驶,渐行渐远了,而作者心中惆怅排遣不了。“渐别浦萦回,津堠岑寂,斜阳冉冉春无极”,渐渐的,只有靠近岸边的水波荡漾,而渡口旁的“津堠”孤寂地矗立着,夕阳西下,苍茫的天地间,春色弥散。

兰陵王 貌若妇人(兰陵王读周邦彦柳)(6)

而此时此刻,让人想起了前尘往事,“月榭携手,露桥闻笛”多么美好的过往浮现眼里,象梦境一样,更让人感到凄凉,同时更加表明了作者对故乡和对亲人深深的眷恋和思念之情。

兰陵王 貌若妇人(兰陵王读周邦彦柳)(7)

想起从前之事,就象在梦里,我暗暗地滴泪。作者这样的构建让读者感同身受,就象场景回放一样,虚实结合,有前景,有后景,远近结合,让人读来唏嘘不已,徒生慨叹。

兰陵王 貌若妇人(兰陵王读周邦彦柳)(8)

整篇诗词前后呼应,采用情与景交融,情由景生,景在情里,虚之实也,实则虚衬,使读者能深刻的理解作者在送别时思念故土家园,思念亲人的拳拳深情。作者从正午时送别,直到日暮时分,久久徘徊,心绪难静,让读者也难以忘怀。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