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3-5大题解题技巧(力的解题方法与解题技巧)

考点预测:

高中物理3-5大题解题技巧(力的解题方法与解题技巧)(1)

本专题复习三个模块的内容:运动的描述受力分析与平衡牛顿运动定律的运用.运动的描述与受力分析是两个相互独立的内容,它们通过牛顿运动定律才能连成一个有机的整体.虽然运动的描述、受力平衡在近几年(特别是2008年以前)都有独立的命题出现在高考中,但由于理综考试题量的局限以及课改趋势,独立考查前两模块的命题在2010年高考中出现的概率很小,大部分高考卷中应该都会出现同时考查三个模块知识的试题,而且占不少分值.

在综合复习这三个模块内容的时候,应该把握以下几点:

1.运动的描述是物理学的重要基础,其理论体系为用数学函数或图象的方法来描述、推断质点的运动规律,公式和推论众多.其中,平抛运动、追及问题、实际运动的描述应为复习的重点和难点.

2.无论是平衡问题,还是动力学问题,一般都需要进行受力分析,而正交分解法、隔离法与整体法相结合是最常用、最重要的思想方法,每年高考都会对其进行考查.

3.牛顿运动定律的应用是高中物理的重要内容之一,与此有关的高考试题每年都有,题型有选择题、计算题等,趋向于运用牛顿运动定律解决生产、生活和科技中的实际问题.此外,它还经常与电场、磁场结合,构成难度较大的综合性试题.

高中物理3-5大题解题技巧(力的解题方法与解题技巧)(2)

4.竖直上抛运动

(1)对称性:上升阶段和下落阶段具有时间和速度等方面的对称性.

(2)可逆性:上升过程做匀减速运动,可逆向看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运动来研究.

(3)整体性:整个运动过程实质上是匀变速直线运动.

5.解决匀变速直线运动问题的常用方法

(1)公式法

灵活运用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基本公式及一些有用的推导公式直接解决.

(2)比例法

在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中,其速度、位移和时间都存在一定的比例关系,灵活利用这些关系可使解题过程简化.

(3)逆向过程处理法

逆向过程处理法是把运动过程的“末态”作为“初态”,将物体的运动过程倒过来进行研究的方法.

(4)速度图象法

速度图象法是力学中一种常见的重要方法,它能够将问题中的许多关系,特别是一些隐藏关系,在图象上明显地反映出来,从而得到正确、简捷的解题方法.

(二)运动的合成与分解

1.小船渡河

高中物理3-5大题解题技巧(力的解题方法与解题技巧)(3)

(1)分解法

高中物理3-5大题解题技巧(力的解题方法与解题技巧)(4)

(2)功率法

通过轻绳(轻杆)连接物体时,往往力拉轻绳(轻杆)做功的功率等于轻绳(轻杆)对物体做功的功率.

3.平抛运动

高中物理3-5大题解题技巧(力的解题方法与解题技巧)(5)

高中物理3-5大题解题技巧(力的解题方法与解题技巧)(6)

热点、重点、难点

(一)直线运动

高考中对直线运动规律的考查一般以图象的应用或追及问题出现.这类题目侧重于考查学生应用数学知识处理物理问题的能力.对于追及问题,存在的困难在于选用哪些公式来列方程,作图求解,而熟记和运用好直线运动的重要推论往往是解决问题的捷径.

高中物理3-5大题解题技巧(力的解题方法与解题技巧)(7)

(二)平抛运动

平抛运动在高考试题中出现的几率相当高,或出现于力学综合题中,如2008年北京、山东理综卷第24题;或出现于带电粒子在匀强电场中的偏转一类问题中,如2008年宁夏理综卷第24题、天津理综卷第23题;或出现于此知识点的单独命题中,如2009年高考福建理综卷第20题、广东物理卷第17(1)题、2008年全国理综卷Ⅰ第14题.对于这一知识点的复习,除了要熟记两垂直方向上的分速度、分位移公式外,还要特别理解和运用好速度偏转角公式、位移偏转角公式以及两偏转角的关系式(即tan θ=2tan α).

高中物理3-5大题解题技巧(力的解题方法与解题技巧)(8)

解法二 建立如图1-6乙所示的直角坐标系.当m到达皮带轮的顶端有一速度时,若没有皮带轮在下面,m将做平抛运动,根据速度的大小可以作出平抛运动的轨迹.若轨迹在皮带轮的下方,说明m将被皮带轮挡住,先沿皮带轮下滑;若轨迹在皮带轮的上方,说明m立即离开皮带轮做平抛运动.

高中物理3-5大题解题技巧(力的解题方法与解题技巧)(9)

★同类拓展1 高台滑雪以其惊险刺激而闻名,运动员在空中的飞跃姿势具有很强的观赏性.某滑雪轨道的完整结构可以简化成如图1-7所示的示意图.其中AB段是助滑雪道,倾角α=30°,BC段是水平起跳台,CD段是着陆雪道,AB段与BC段圆滑相连,DE段是一小段圆弧(其长度可忽略),在DE两点分别与CDEF相切,EF是减速雪道,倾角θ=37°.轨道各部分与滑雪板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μ=0.25,图中轨道最高点A处的起滑台距起跳台BC的竖直高度h=10 m.A点与C点的水平距离L1=20 m,C点与D点的距离为32.625 m.运动员连同滑雪板的总质量m=60 kg.滑雪运动员从A点由静止开始起滑,通过起跳台从C点水平飞出,在落到着陆雪道上时,运动员靠改变姿势进行缓冲使自己只保留沿着陆雪道的分速度而不弹起.除缓冲外运动员均可视为质点,设运动员在全过程中不使用雪杖助滑,忽略空气阻力的影响,取重力加速度g=10 m/s2,sin 37°=0.6,cos 37°=0.8.求:

高中物理3-5大题解题技巧(力的解题方法与解题技巧)(10)

如果对我的文章感兴趣,可以关注我,还有更多精美文章供您阅读。

针对高考物理的重难点内容,《索科教育》整理了高中物理重难点专题八十讲,把重点内容与解题思路都做了系统整理,并为资料中任何一道题都录制了视频。在这里小编给大家留了一道高考真题,大家可以开动脑筋想想怎么做?留下你的答案解题思路:答案我会留在下期,记得关注哦!一、解答题

1.如图所示,一木箱静止在长平板车上,某时刻平板车以a = 2.5m/s2的加速度由静止开始向前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当速度达到v = 9m/s时改做匀速直线运动,己知木箱与平板车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 0.225,箱与平板车之间的最大静摩擦力与滑动静擦力相等(g取10m/s2)。求:

高中物理3-5大题解题技巧(力的解题方法与解题技巧)(11)

(1)车在加速过程中木箱运动的加速度的大小

(2)木箱做加速运动的时间和位移的大小

(3)要使木箱不从平板车上滑落,木箱开始时距平板车右端的最小距离。

高中物理3-5大题解题技巧(力的解题方法与解题技巧)(12)

更多教育资讯关注索科教育

(本文图片文章 摘抄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SY519-)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