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脆李与红脆李修剪区别(青脆李高产栽培技术)

青脆李种植期间病虫害为常见现象,由于病虫害的种类较多,严重危害青脆李正常生长,因此在防治过程中,应当根据其特点予以针对性防治。为了实现青脆李高产,本文将以科学性、先进性、实用性这三个特点为重心,探究青脆李栽培技术及病虫害防治措施。

青脆李与红脆李修剪区别(青脆李高产栽培技术)(1)

1. 青脆李栽培技术

1.1栽植时间、密度及方法。栽植时间:巫溪县海拔1000米以下的区域以秋栽为主,秋栽在李树落叶后至土壤结冻前;海拔1000米以上的区域以春栽为主,春栽在土壤解冻后至萌芽前。栽植密度:密度为3.5—4mx4m,亩栽42—48株。栽植方法:挖定植穴,穴大一般为0.8mx0.8mx0.8m。栽植前,用腐1熟的有机肥料与表土混合后填入坑或沟内,填到穴深1/3~1/2时,用脚踏实,再填部分表土至距地面30cm时,将苗木放入穴内,对准株行距,踩实,灌足水后封土或盖上一平方米的地膜。

青脆李与红脆李修剪区别(青脆李高产栽培技术)(2)

1.2土壤管理。扩穴深翻:在幼树定植后,从定植穴的边缘开始,隔年向外扩展。挖一宽50cm、深60cm的环状沟,填上土和农家肥。进入盛果期的树,可将基肥撒在土表,全园深翻,深度以不伤大根为限。中耕除草:要求灌水或雨后一定要中耕松土灭草。中耕深度8~10cm。中耕次数视灌水和降雨情况而定。一般在早春、生长季节和秋季进行。

1.3施肥管理。基肥是全年的主要肥料。施肥时期在9~11月份,以早施为好,主要施农家肥,磷肥和适量氮肥。采用放射状沟施,沟深50cm,施肥量视树而定。追肥是在李树树体生长期间为弥补基肥的不足而临时补充的肥料。追肥多用速效性肥料。追肥的时期、次数和施肥量要结合土壤、气候条件及树体产量、年龄而定。一般可分为花前追肥、花后追肥、花芽分化肥、催果肥和采果后追肥等。

青脆李与红脆李修剪区别(青脆李高产栽培技术)(3)

1.4排灌水。灌水的次数视降雨而定,根系分布层含水量降低到田间最大持水量的50%以下必须灌水。从生长季节上分,全年灌水可分为花前水(开花前灌水),催果水(谢花后至果实成熟前)和封冻水(11月份,土壤冰冻前)。过多的水分对根系有害,所以雨季必须注意排水,保持排水沟通畅,防止积涝。

1.5整形修剪。李树的树形:根据立地条件巫溪李树一般采用自然开心形,此树整形方法是:定植当年70~80cm定干。第二年在整形带内选分布均匀,生长健壮,基部角度合适的3~4枝短截1/4或1/5为主枝,其余枝条剪除或拉平,缓和生长势,促使早结果。第三年对延长枝适度短截,并在各主枝的中部选留2~3个向外生长的分枝作侧枝,进行中度短截,剪去1/3。

青脆李与红脆李修剪区别(青脆李高产栽培技术)(4)

定干、除萌和抹芽:定植后,根据整形要求在为60~80cm的饱满芽处剪截定干,要求剪口下15~20cm长的整形带内保留10个左右饱满芽。定干后,萌发的无用芽和多余芽一律抹去,应在芽萌发后尚未木质化前进行。

冬剪在落叶后至发芽前进行。冬季包括短截、缓放、疏枝、回缩等措施。在生长季节进行,从发芽开始到秋未,整个生长季节进行的修剪,也称生长季修剪或绿枝修剪。包括摘心、扭梢、拿枝、拉枝、抹芽和除梢、环剥等措施。

青脆李与红脆李修剪区别(青脆李高产栽培技术)(5)

2. 李树主要病虫害防治

2.1防治措施。青脆李种植期间的常见病害;有炭疽病、疮痂病、煤烟病、膏药病、红点病等。常见虫害:有蚜虫、介壳虫、黑蚱蝉、大蓑蛾、枯叶蛾、桃蛀螟、黄刺蛾、天牛、金龟子等。

2.2防治方法。增施有机肥和磷钾肥,增强树势。在定植苗木时用100个单位农用链霉素混于泥浆,然后种植。落叶后至萌芽前,清除园内枯枝落叶;剪除病虫枝,并集中烧毁;摘除枝干上的黄刺蛾虫茧;深翻树盘,消灭在土壤中越冬的害虫,降低病虫基数。

青脆李与红脆李修剪区别(青脆李高产栽培技术)(6)

萌芽期2月下旬-3月上旬(露白时)促进花芽分化、催花、保花,补充硼肥,防治李袋果病。施用优丰10ml 络康25ml) 国光硼20g 百秀(必治)20ml。谢花后(幼果生长期)3月下旬—4月上旬(谢花80%后)保果、促进幼果生长,防治蚜虫、食心虫、细菌性穿孔病、炭疽病。施用必治50g(标健) 三杀10ml 果动力5ml 毙克10g (正生15g)。果实膨大期4月中旬-5月中旬(间隔20天)蚜虫、食心虫、细菌性穿孔病、红点病等。施用必治50g(标健) 三杀10ml 毙克10g 正生15g 动力钙25g 雨阳50g。硬核期5月下旬-6月月(间隔20天)食心虫、红点病、褐腐病、炭疽病等。施用标健 腐霉利(非典) 三杀 国光钾。2.3.74-9月份,增施钙、硼、镁肥;每年落叶后结合树盘深翻,每株施石灰1公斤;在谢花后结合病虫防治喷布0.3%硫酸镁和0.3%硼砂液,可以防治果树缺素症。

青脆李与红脆李修剪区别(青脆李高产栽培技术)(7)

综上所述,农户只有做到精细管理、合理施肥和病虫防治到位等,才能提高青脆李产量和品质,获得更高的收益。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