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年哪部电影值得看看(曾经的这样的过年)

#天南地北大拜年#

过年哪部电影值得看看(曾经的这样的过年)(1)

这部影片讲述了大年初一,5个子女回家过年,却各怀心事,闹得鸡飞狗跳,本是阖家团圆的日子,却上演了一场悲剧。电影中,赵丽蓉和李保田分别出演老妈和老爸,六小龄童,葛优.史兰芽,丁嘉丽,胡亚捷,申军谊,谭小燕,梁天等分别出演儿子,儿媳,女儿和女婿,今天看来,真是大腕云集啊!

过年哪部电影值得看看(曾经的这样的过年)(2)

这部电影上演时,一下子勾起了我的共鸣,让我想起了我奶奶家的邻居。

在同一院子的邻居里面,他们家是很奇怪的存在呢。当年在我幼小的心灵里面,一直很奇怪。

首先,大年三十,我的出嫁成家的姑姑,所有邻居家里出嫁的女儿,是不回娘家过三十的,隐约记得奶奶说过“三十不望娘家门”;他们家不讲这些规矩,三十的大年夜连儿子带女儿,拖家带口地全回来。

而且有好几个儿女,是从农村回来,黑红着脸蛋,村气仆仆,风尘仆仆地回来——好像是作为下乡的知青,他们就在农村安家落户,扎根了。

那不对啊,我的叔叔姑姑也都是下过乡的,但是都回城了,和同样下过乡的回城的婶婶姑父恋爱成家,他们家的儿女怎么就没回来呢?

闲话少叙。过年的三十是从下午开始的:院子里各家的儿孙都回来了,大人们在家里操持年夜饭,小孩们在院子里玩……

某一时刻,他们家争吵声起,迅速变为叫骂声,摔打物品声,搏击声,殴打声,惨叫声……

过年哪部电影值得看看(曾经的这样的过年)(3)

于是各家各户,皆迅速召回在院子里玩耍的各自家的孩子,然后停止切菜剁馅的一系列操持,静待事态结束。

没有一个邻居去劝架拉架,因为年年都有这一出;因为真是一场恶战,擀面杖锅碗瓢盆乱飞,酒瓶子玻璃窗的玻璃碴子四溅,犯不上伤着自己;

也没有一家邻居继续切菜剁饺子馅贴春联挂灯笼试放烟花炮竹,因为怕和谐的情景更刺激到那一家子人,怕他们转移战火,也犯不上惹火上身……

直至他们家的老娘,以一声长嚎“我不活了,你们杀了我吧!”声透屋顶;再辅以满地打滚,像坦克一样碾过“一地破碎”,于是,终场结束。

于是,众儿女各归其位,大家齐心协力打扫战场,重整旗鼓再操持年夜饭;偶尔,还会有一两个儿女互相扶持着,捂着血淋淋的伤口,去医院包扎……

然后,一院子的邻居们,也像共同完成了一个仪式一样,开始恢复了正常的操持年夜饭,小孩子们(当然包括我)也跑进跑出的又愉快玩耍了。

在我幼小的心灵里,又是一个奇怪:他们的老娘,为什么不早点嚎出终场结束的“哨响”呢?

后来,城市大规模的动迁开始了,老邻居们四散了。他家过年还干仗吗?后来,我长大了,我逐渐有点明白了:为什么会有的家庭一到过年就吵架?

过年哪部电影值得看看(曾经的这样的过年)(4)

一,有些家庭是没有家庭教养的,因而生活在世俗约定俗成的规矩之外——不守规矩。(三十大年夜女儿也回娘家,传统的普天同庆的日子里也家庭内战。)

二,这样的家庭成员是没有规矩的,他们为人处世的方式,也因为不守规矩而与众不同,所以也得到了与众不同的回报:大多数的下乡知青,都能返城,他们家的子女却多数在农村扎根了。

三,这样的家教,这样的个人素养,彼此之间是不会谅解和包容的,因而家庭大战一触即发;这样的个人的人生际遇,是不会平坦顺和的,因而心态失衡,情绪暴躁,必须有个出口发泄;这样的人,更是渴望得到认可得到关注,当自己不能以世俗常态的评判标准,博得家人的认可,邻里的关注——于是“一切看淡,不服就干”。

这也许是他们这样的人,表达情感的一种(唯一?)的方式?我们外人不解(不屑不齿)的同时,他们是否以此为荣,乐在其中?

这也就解释了,他们的老娘为什么一定要等到“几败俱伤”才发出“终场结束”的嚎声。

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

物质是基础,“贫贱夫妻百事哀”。随着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生活条件的好转,过年吵架的家庭不多了吧?

咱们再反推一下,是不是“不知礼节和荣辱”就会导致“仓廪不实”“衣食不足”呢?这也符合哲学观点“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又反作用于物质”。

所以,为了新的一年里,生活美好,为了一年更比一年好,努力明荣知耻,从现在开始。

过年哪部电影值得看看(曾经的这样的过年)(5)

知礼节,知荣辱,从过年开始。过年好!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