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宇自控系统控制方式(楼宇自控系统BAS系统详细介绍)

五、给排水系统

1、生活给水系统监控

高层建筑物的高度高,一般城市网管中的水压力不能满足用水要求,除了最下层的可由城市管网供水外,其于上部分均需加压供水。根据建筑物的给水要求、高度和分区压力等情况,进行合理分区,然后布置给水系统。现在城市中大多都选用水泵直接给水系统。

(1)水泵直接给水系统监控原理

水泵直接供水,较节能的方法是采用调速水泵供水系统,即根据水泵的供水量与转速成正比关系的特性,利用CPU对水泵电机的自动调速控制,使供水管的水压保持不变,从而实现恒压供水。

水泵直接给水系统原理如图所示:

楼宇自控系统控制方式(楼宇自控系统BAS系统详细介绍)(1)

水泵直接给水系统原理图

(2)水泵直接给水系统的监控功能

各个小区供水泵的启停控制,同时还要监控水泵的运行状态故障报警,

监控设备监控内容送排风机开关控制、手自动状态、运行状态、故障状态排烟风机运行状态、故障状态、手自动状态

2、监控内容

送排风机开/关控制(DO)

送排风机运行状态,手自动状态,故障报警(DI)

排烟风机运行状态,手自动状态,故障报警(DI)

3、控制内容

时间程序自动启/停各类风机,具有任意周期的实时时间控制功能。

监测送/排风机的运行状态、故障信号、手/自动状态,并累计运行时间。

中央站彩色图形显示,记录各种参数,包括状态、报警、启停时间、累计运行时间及其历史数据等。

七、供配电系统

供配电系统是为建筑物提供能源。为了保证供电可靠性,对一级负荷都设两路独立电源,互为备用,并且装设应急备用发电机组,以便在15s内保证事故照明、消防用电等。配电部分也分为“工作”和“事故”两个独立的系统,并在干线之间设有联络开关,故障、检修时可以互为备用。变电所只需定期巡视,不必设专人值班。

1、供配电系统的监控内容

(1)检测运行参数

电压、电流、功率和变压器的温度等,为正常运行时的计量管理、事故发生时的故障原因分析提供数据。

(2)监视电气设备运行状态

高低压进线断路器、主线联络断路器等各种类型开关的当前分/合状态;

提供电气主接线图开关状态画面;

发现故障自动报警,并显示故障位置、相关电压和电流数值等。

(3)对建筑物内所有用电设备的用电量进行统计及电量计算与管理

空调、电梯、给排水和消防喷淋等动力电和照明用电;

绘制用电负荷曲线如日负荷、年负荷曲线;

实现自动秒表、输出用户电费单据等。

(4)对各种电气设备的检修、保养维护进行管理

建立设备档案,包括设备配置、参数档案、设备运行、事故和检修档案,生成定期维修操作单并存档,避免维修操作时引起误报警等。

2、供配电系统的监测方法及原理

(1)高压线路的电压及电流监测

6~10kV高压线路的电压及电流测量方法如下图:

高压线路电压及电流的测量方法

(2)低压端电压及电流监测

低压端(380/220V)的电压及电流测量方法与高压侧基本相同,只不过是电压和电流互感器的电压等级不同。低压配电系统监控原理图如下图:

低压配电系统监控原理图

(3)参数检测、设备状态监视与故障报警

DDC通过温度传感器/变送器、电压变送器、电流变送器、功率因素变送器自动检测变压器线圈温度、电压、电流和功率因素等参数,与额定数值比较,发现故障报警,显示相应的电压、电流数值和故障位置。经由数字量输入通道可以自动监视各个断路器、负荷开关和隔离开关等的当前分、合状态。

(4)电量计量

DDC根据检测到的电压、电流、功率因数计算有功功率、无功功率,累计用电量。为绘制负荷曲线、无功补偿及电费计算提供依据。

3、功率、功率因数的检测

通过电压与电流的相位差,可以测得功率因数。有了功率因数、电压、电流数值即可求得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

4、应急柴油发电机与蓄电池组的检测方法

(1)为了保证消防泵、消防电梯、紧急疏散照明、防排烟设施和电动放火卷帘门等消防用电,必须设置自备应急柴油发电机组,按一级负荷对消防设施供电。柴油发电机应起动迅速、自起动控制方便,市网停电后能在10~15s内接带应急电源。应急柴油发电机组电压、电流等参数,机组运行状态、故障报警和日用油箱液位等。

(2)高层建筑物中的高压配电室对继电器保护要求严格,一般的纯交流或整流操作难以满足要求,必须设置蓄电池组,以提供控制、保护、自动装置及事故照明等所需的直流电源。对电池组的检测包括电压监视、过流电压保护及报警等,监控原理图如下图:

楼宇自控系统控制方式(楼宇自控系统BAS系统详细介绍)(2)

应急柴油机组与蓄电池组的监控原理

八、电梯系统

电梯系统:

监控设备监测内容
机组启停控制监测电梯的工作状态、故障状态、上行状态、下行状态、自动统计工作时间,提示定时维修
连锁保护控制故障时报警

检测内容

电梯的工作状态 (DI)

故障状态(DI)

上行状态(DI)

下行状态(DI)

工作时间(AI)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