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冠中生前最经典的二十幅风景画(艺术家吴冠中生前烧画无数)

在中国当代画坛,提起吴冠中的大名,几乎无人不知,他是继林风眠先生之后弘扬国美精神并形成一代业绩的艺术大师,也是当今画坛上富有创新精神的名画家之一。

大多数人都是因为他的画价惊人从而引起对其画作的兴趣。小编在经过查阅资料后发现,大众所关心的吴冠中画价变化,恰恰是他最不关心的。作为一个名享画坛的大家,这是为什么呢?

吴冠中生前最经典的二十幅风景画(艺术家吴冠中生前烧画无数)(1)

艺术家吴冠中( 1919 - 2010 )

艺术市场是一面镜子。但上帝只会关照一心去创作的画家,而不是光照镜子的人。

吴冠中先生或许没有想到,在他驭鹤后,其作品屡屡登上拍卖榜首,成为市场中炙手可热的珍品。也令世人没有想到的是,就是这位在20世纪名扬海内外,作品被多国藏家热捧的艺术大师,对画价并不关心,在他眼里,艺术市场受到人际关系、利益包装、经济沉浮等人们无法回避的因素影响。市场价格高了,不一定就是好事。同样,价格低了,也没必要沮丧。艺术品的优劣,能否经受住历史的考验,后人往往更清楚,更准确。

庄子曾谓“凡外重者内拙”。吴冠中则如是说:艺术是自然形成的,时代一定会有真诚的挽留和无情的淘汰。艺术市场是一面镜子。但上帝只会关照一心去创作的画家,而不是光照镜子的人。智者所见略同。

吴冠中生前最经典的二十幅风景画(艺术家吴冠中生前烧画无数)(2)

吴冠中 《水乡》

吴冠中是20世纪现代中国绘画的代表画家之一,为中国绘画发展做出杰出贡献!就是这样一位绘画大家,对自己的画作质量要求甚严画,甚至极为较真儿。

小编从相关资料中了解到,20世纪90年代初的一天,吴冠中整理家中藏画时,将自己不满意的200多幅作品全部扔入火中,此番被海外人士称为“烧豪华房子”的毁画行动。对此不少藏家非常惋惜,吴冠中则淡淡地表示,没啥可惜,目的只有一个,保留让明天的行家挑不出毛病的画!

吴冠中生前最经典的二十幅风景画(艺术家吴冠中生前烧画无数)(3)

《双燕》

真正画家讲究认真,这不仅是一种能力,更是一种素质。绘画讲究认真的,都是具有很高综合素质的人。

小编在翻阅大量资料后发现,吴冠中绘画认真,对于涉画工作也是如此。有一件事最能反映出吴冠中一以贯之的认真。

20世纪90年代,人民日报海外版、解放军报与香港东方艺术中心联合举办“东方杯”国际水墨画大赛,组委会邀请吴冠中、张仃、刘迅、刘勃舒、朱乃正、邓林、袁运甫、王明明、李松担任评委。评奖的当天上午,年逾70的吴冠中穿着一身休闲的西服,脚着运动鞋准时来到人民日报社。众人对吴先生此举非常敬佩。大赛分为几个环节如期进行。

吴冠中生前最经典的二十幅风景画(艺术家吴冠中生前烧画无数)(4)

《荷塘》

第一轮,淘汰不佳的作品。但见礼堂四壁挂满画作,不能挂上的只能放在地上。首先淘汰的是粗劣不堪的作品,形式不错画艺不精的也会有同样的命运。每每见到模仿评委画风的作品,评委们都会会心一笑:拿下!所有模仿作品一概落选。因为模仿妨碍了艺术家的真情流露。担任评委会主任的吴冠中给大赛的题词是:“自家真情,勿效东施。”

第二轮,评一、二、三等奖及优秀奖。吴先生此时会认真地审视每一幅作品,远看近观,有时还会屈膝下蹲审视作品,不时在小本子上认真记录,整整忙碌了一整天。评委们对吴先生的认真态度敬佩不已。

吴冠中生前最经典的二十幅风景画(艺术家吴冠中生前烧画无数)(5)

吴冠中《漓江新篁》

1993年11月,74岁的吴冠中状告两家拍卖公司拍卖假冒他名义的伪作侵权,要求对方停止侵害、消除影响、公开赔礼道歉,同时赔偿经济损失。最终,吴冠中胜诉。

吴冠中为何眼里揉不进沙子?艺术家应对历史负责,对未来负责。“骗得了今天的人,骗不了明天的人”,吴冠中告诫人们说。而他“烧豪华房子”毁画行为更是成当今书画市场的一个美谈。

吴冠中生前最经典的二十幅风景画(艺术家吴冠中生前烧画无数)(6)

吴冠中 《周庄》

吴冠中是位对自己画作异常较真儿的艺术家,从不将不成熟作品示人,因此他的作品皆为佳作。

小编通过网络梳理发现,吴冠中作品在上拍皆受到藏家追逐。2016年4月4日作品《周庄》油画以1.3亿元起拍,经多伦竞价,最终2.36亿港元成交,刷新中国油画拍卖纪录。

吴冠中生前最经典的二十幅风景画(艺术家吴冠中生前烧画无数)(7)

吴冠中《狮子林》

2019年6月2日晚,“大观——中国书画珍品之夜·近现代”专场在嘉德艺术中心举槌,76件精品上拍。作为领衔本场拍卖的重器,吴冠中水墨画《狮子林》以1.4375亿元价格成交。《狮子林》是吴冠中创作于1988年的一幅作品,描绘了苏州四大园林之一狮子林。《狮子林》一直被吴冠中看作是他走向《情结》《春如线》等抽象作品的“上马石”。在《狮子林》的创作中,吴冠中发现被前贤反复搬上画纸的禅园,与他对形式美、抽象美的追求十分合拍。画面中大面积的湖石组合搭配,同时也是点、线、面的穿插排列,充分展现了抽象的形式之美。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