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让人活下去是一件好事?那些拥有钝感力的人

在一期《朋友请听好》的节目中,嘉宾言承旭说有很多次想约何炅,但因为怕打扰和麻烦,一直不敢约。

何炅的回应十分暖心,他说:“你要学会一个词,叫钝感力,对很多事情不要那么敏感,不要着急去做判断。你钝一点,慢一点。因为现在我们接受的讯息太多且繁杂,如果你很敏感的话,你可能会被误导。”

何炅的这段话,让“钝感力”这个词被更多人所知晓。

为什么让人活下去是一件好事?那些拥有钝感力的人(1)

图片来源:网络

什么是钝感力?

钝感力是日本作家渡边淳一提出的概念,“钝感力”可以译为“迟钝的力量”,也就是在感知事物时,如果我们不那么敏感,就可以更加从容地面对生活中的挫折,更加坚定地朝着目标努力。

钝感力是一种处事柔韧的力量,也是轻松生活的不二法门。

拥有“钝感力”,是一个成年人最大的智慧。

为什么让人活下去是一件好事?那些拥有钝感力的人(2)

不困于心,凡事尽力就好

综艺《五十公里桃花坞》中,开业大会要求嘉宾们带上自己最喜欢的书,彭楚粤带的书正是这本渡边淳一的《钝感力》。

他说推荐这本书正是因为自己是一个非常敏感的人,“钝感力”恰恰是他所缺失的能力。

节目中,大家开会商议如何建设桃花坞,讨论得如火如荼。彭楚粤想打造一个烘焙屋,然而他的这句小声的话 ,瞬间被淹没在众人的声浪之中。

直到坞长陈陈陈注意到了他,大家才安静下来听他的方案。然而就在他说出自己的想法后,突然情绪崩溃,剖白自己非常敏感、非常孤独,没有任何预兆地在大家面前哭了起来。

此前和彭楚粤没有太多交集的周也,想要开导他,于是主动提出和他一起搞烘培屋。

到了空地,彭楚粤恨不得马上着手做披萨,说:“我怕赶不上大家的进度。”

两人动手做的披萨烤糊了,彭楚粤又开始有点着急地埋怨自己。

为什么让人活下去是一件好事?那些拥有钝感力的人(3)

图片来源:网络

周也安慰道:“我觉得不一定要完美的,你就是要给大家看。我们第一次做糊了是正常的,不可能第一次做就做得好,并不是说你做得越完美,大家就会越喜欢。”

周也的这番话,不仅安慰了彭楚粤,也一语道破了高敏感人群容易不安且自我要求高的原因。

太敏感的人,常常会很容易捕捉猜测周围人的情绪,因为对自己要求太高,对事情要求完美,给自己重重的压力,而让自己陷入一种焦虑的漩涡。

看过这样一个故事:

一位登山运动员,他最大的梦想就是可以成功登顶珠穆朗玛峰。所以,他报名参加了攀登珠峰的活动。

但是,当他爬到六千四百米的时候,他感到自己有点体力不支,于是停止了继续攀登。

其他的运动员鼓励他:“再坚持一下吧,放弃多可惜呀。”

他摇摇头,选择折返。

记者也替他惋惜,非常不解地询问:“为什么不再坚持一下呢?咬紧牙关或许就能攀登到顶峰的。”

运动员回答:“六千四百米已经刷新了我的最高记录,我的极限在哪里我非常清楚,我已经竭尽全力了,没有遗憾。”

为什么让人活下去是一件好事?那些拥有钝感力的人(4)

图片来源:全景视觉

正是因为运动员懂得凡事尽力就好的道理,所以才能做到不受他人的影响而坚持本心。

不一定要到达顶峰才是完美,超越自身本身就是一种荣耀。

岂能尽如人意,但求无愧于心。拥有钝感力,不被完美主义所累,凡事努力就够,尽力就好。

为什么让人活下去是一件好事?那些拥有钝感力的人(5)

不乱于情,学会调节心态

尼采曾说:“无须时刻保持敏感,迟钝有时即为美德。”

这让我想起了之前看过的一次对谈,新精英生涯创始人古典和樊登讲了自己发现的“拧热水”定律。

古典发现,自己在宾馆洗澡的时候,总是要左拧右拧才能把水调节到合适的温度。

经常一打开花洒发现水太冷了,于是赶紧往右拧,想让它快点变热。但常常因为焦急会用力过猛拧过头,而此时,水温又太热了。

事后想想才发现,其实拧到一半就可以了,因为水传导是需要一定时间的,并不能马上就到合适的温度。

人生就如同“拧热水”这一个小小的动作,过犹不及。遇事学会调节,让自己不陷入一种极端的敏感状态,才能让我们活得更舒适些。

比如和彭楚粤正好相反,在同一档节目中的另一位嘉宾孟子义,就堪称是“心态调节高手”的绝佳代表。

无论是面对尴尬之事还是流言蜚语,她总能快速调整好自己的心情,一笑而过,决不让自己沉浸其中。

为什么让人活下去是一件好事?那些拥有钝感力的人(6)

图片来源:网络

有一次,周也、苏芒、孟子义等晚辈去拜访宋丹丹。恰逢宋丹丹和赖冠霖因为一些观点不同,讨论得非常激烈。

眼看气氛不太对,周也、苏芒等人嗅到了“火药味”之后,立刻溜之大吉;只有孟子义一人看到房间中的美食,旁若无人地坐了下来。

她盯着满桌子的美食,准备下嘴时,看到赖冠霖的苦笑,才终于意识到自己正处在一个非常尴尬的环境之中。

她对赖冠霖露出一个尴尬而不失礼貌的微笑后,放下筷子,然后缓慢退场。接着又开开心心地加入到其他几人的活动中,仿佛刚刚尴尬的人并不是她。

正如节目组给孟子义打出的字幕是“钝感力·本钝”一样,她总是能将自己调节到最舒服的状态。

孟子义在接受采访时也说:“我就是一个钝感力非常强的人,我是可以每天开心一百分的。”

当我们学会调节自己的心态,不让自己陷于敏感的漩涡中,我们的生活才会变得轻松而快乐起来。

为什么让人活下去是一件好事?那些拥有钝感力的人(7)

不囿于逆境,保持“无所谓”的人生态度

钝感力,有时候是一种对生活的态度。

这种态度能帮助我们在逆境中依然能保持乐观积极的心境。

为什么让人活下去是一件好事?那些拥有钝感力的人(8)

图片来源:网络

1937年,汪曾祺就读于西南联大,此时正值战乱,面对看不清的局势和看不透的未来,大家都人心惶惶。

可汪曾祺笑容满面,调侃说警报响起时,恰恰是谈恋爱最好的时机,因为害怕的女同学正需要人保护和照顾,男同学可以适时献殷勤,搞不好就可以凑成佳缘。

有一次,日军的飞机一直在西南联大的上空盘旋轰炸,警报长鸣,大家都拼了命地往郊外逃命。

此时的汪曾祺却不同,拿着点心反常地逆着人流奔跑。

好心的同学叫住了他,说他跑错方向了,快往校门口躲。汪曾祺不以为然地摇摇头:“那里有卖松子的,就算被炸死,也不做饿死鬼。”

为什么让人活下去是一件好事?那些拥有钝感力的人(9)

图片来源:unsplash

渡边淳一说:“只要拥有钝感力,不管多么痛苦的事情,都能转化成为对自己有利的因素,以积极进取的态度坦然地生活下去。”

就像汪曾祺,在面对生死时,也能开点玩笑,做一番有趣的人生思考。正是这种“无所谓”的态度,消解着生活带来的苦,疗愈着挫折带来的伤口。

为什么让人活下去是一件好事?那些拥有钝感力的人(10)

很多时候,我们之所以如此焦虑,恰恰是因为我们都太敏感了。

我们太过看重自己的成功和失败;太过在乎别人的评价和反馈;过度陷于生活所带来的逆境和创伤中不能自拔。

其实,我们可以稍微钝一点。

在成功和失败之间,看到让自己成长的那部分;抛开别人的看法,多关注一下自己的内心;在生活的苦涩中,品一品其中的醇香。

这样,在充满焦虑与荆棘的人生中,我们才能活得轻松一些。

为什么让人活下去是一件好事?那些拥有钝感力的人(11)

为什么让人活下去是一件好事?那些拥有钝感力的人(12)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