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纳托雷意式美学(瓦雷拉极端的美学风格)

——电影《维塔利娜·瓦雷拉》影片分析

《维塔利娜·瓦雷拉》(2019)洛迦诺电影节金豹奖得主,是葡萄牙导演佩德罗·科斯塔的新作。全片几乎没有剧情,描绘了女主维塔利娜从非洲老家赶到葡萄牙来为曾经抛弃她的丈夫奔丧,只有她在丈夫生前呆过的小破屋里自言自语道来悲惨人生的凄凉。独自在黑夜中徘徊,探索黑暗阴影后的秘密。望着眼前的一片狼藉去回忆丈夫之前答应的美好生活,在黑暗中慢慢救赎,绝望而又深刻的思想着。

多纳托雷意式美学(瓦雷拉极端的美学风格)(1)

影片的画面仿佛是在黑布上作画,取光手法独特,细腻至极。大部分情节深陷于黑暗之中,透出少量的光明,只打在人物部分面部或手脚上,这样的高对比度,使画面中的重点得到突出的同时,使观众无法看清楚处于黑暗中的绝望的维塔利娜全貌。阴影很重,很硬朗的光线仅打在了一边面颊,这样极具风格化的布光方式让观众整整两个小时沉迷在了导演佩德罗·科斯塔所营造出来的世界里。而且构图讲究,人物常常被置于画面的边缘,从而体现人物绝望孤独的内心以及底层生后的苦楚。

多纳托雷意式美学(瓦雷拉极端的美学风格)(2)

影片中让人印象很深的某些场面更是画面风格的具体体现。就像在影片的开头部分中维塔利娜第一次出现在影片中的场景。首先入画的是维塔利娜的脚,一双黑色的脚,略有水肿,没穿鞋子,眼泪滴落在脚上,且战战兢兢的往下走。这个镜头节奏缓慢,背景只有机场其他飞机的轰鸣声,逼真的可怕,让人感受到深深的震撼。无助的维塔利娜缓缓走下飞机,迎面的人告知她她丈夫在三天前已经下葬的噩耗。维塔利娜洗澡,被黑暗笼罩着只有一束淡淡的光打在了她的脸上,头顶注下水,维塔利娜仰头冲洗,随即落下屋顶的石块和灰尘。维塔利娜在黑暗中淋湿着,脸上多半都是亮眼的白色灰尘,她面露无助,正是这暗黑的底色辅之以微弱的光,将底层人物的形象刻画的深刻。

多纳托雷意式美学(瓦雷拉极端的美学风格)(3)

在教堂里,牧师在黑暗中与维塔利娜进行对话,牧师说到“我们一同哀悼,你失去了丈夫,而在这黑暗中,我失去了信仰。”在灯光的照耀下,大部分光打在了维塔利娜的脸上,而牧师和背景融为一体,这黑色显的尤为猖獗,使整个影片极具表现主义色彩。这个信奉神的牧师已是个张口闭口都是钱的人,不知道是否有对现实的探讨,但一定有讽刺的成分在,在这大量黑色布景的场景中,亮的显得格外亮,暗的显的格外暗,仿佛一个巨大的黑洞,在吞噬着一切,只留下了绝望的面孔,肮脏的手脚,令人窒息的喘不过气,缓慢的沉浸在一种哀伤之中。就是这样构成了一个个极其缓慢的节奏和低沉的气氛营造,影片中犹如油画般的质感富有古典感,使影片极具质感。影片的镜头中又充斥着许多的宗教意味,十字架与布道士,让人不免有对宗教的探索与反思。而这样的大量黑色布景又有着悲剧的暗示作用,以及哀伤基调的奠定。

多纳托雷意式美学(瓦雷拉极端的美学风格)(4)

片中没有出现音乐,只是采用了实时的背景声、真实发生的同期声以及对白独白。这也是影片的一大特点,正是因此使影片的纪实性增加,所以有人形容它为“消融纪录与剧情边界的一大杰作”,影片中还常常出现维塔利娜独自坐游荡在丈夫生活过的地方,处于黑暗中,嘴里对着丈夫的灵魂,眼睛盯着镜头说出大量的独白。她凄惨的回忆丈夫之前答应过她的美好生活,现在却坐在脏乱不堪的屋内。在黑暗中只有失望和绝望。而寡言的牧师,也在影片中缠绕着维塔利那,他试图引导维塔利那这个不幸的女人,要她去爱而不是怨恨自己的丈夫,他希望大家都能收到基督教的福音。而维塔利那表情语气都不为所动。

多纳托雷意式美学(瓦雷拉极端的美学风格)(5)

影片中的人物形象塑造也是十分生动鲜明。女主维塔利那,在家乡非洲整整等了丈夫三十年,她心中对丈夫满是怨恨,却又不得不接受丈夫去世的冰冷事实。有一颗冰冷的心的她无言坐在丈夫生活过的房子里,任凭被黑暗吞噬,任凭时间一分一秒静悄悄流逝,只是听着人们对丈夫对她的议论。影片的最后戛然而止,在男人们的帮助下修缮了屋顶,或许她以后也会是个无名墓葬在某地,或许她听了神父的话,会走出悲哀的阴影,会面向大家的善意好好生活。而片中的那个牧师,他是个生活在社会底层的牧师,本来有信仰让他坚持下去,但随着生活的无力感加强,他为了牧师事业倾付了所有,正如他自己所说他已经失去了信仰。就是这样的现实世界,让圣职人员失去了自己的信仰,这便是最大的讽刺。影片中有一个牧师的镜头,他正在向上帝祷告着,画面中有一个放射状的图案,而牧师的头位于圆环中间,整体位于右上角,他既是一个社会边缘的人,又是身负神职的牧师。他被圆环框着,他有太多的责任背负,要去履行太多的职责,这已经压得他喘不过气。片中每个人都生活的好累好累。还有片中从未出现的男主人公,维塔利那的丈夫,那个抛弃妻子移民葡萄牙的男人,没人知道他生活的怎么样,但至少他是不开心的,远离了自己努力搭建的属于自己的房子,来到这种又小又破的地方幸苦为别人工作。这一切都使维塔利那心痛。他在异乡备受排挤生活潦倒,再也没有了幸福感。

多纳托雷意式美学(瓦雷拉极端的美学风格)(6)

影片大量使用低机位拍摄,以低机位来叙述。让人们以客观的视角去了解“维塔利那”们的生活,他们生活于社会底层,他们住在脏乱不堪的地方,他们时时刻刻被黑暗和恶意笼罩着,他们回不去自己的家乡见不到自己的亲人。要不是影片用了低机位的拍摄方式,怕是永远不会有人以这样的视角去看他们以及他们的生活。更不会有人去在意他们的感受,理解他们的苦难。这便是导演对现实的关注,将矛头指向了非法移民问题。并且采用了非职业演员,从而混合了纪实和虚构,对现实的批判产生了触目惊心的表现力。

多纳托雷意式美学(瓦雷拉极端的美学风格)(7)

影片是诗意性的是极端的,佩德罗·科斯塔就是以这样让人难以接受又极具表现力的手法完成了整部影片。将自己的两个小时交给这部片子,去观摩那令人窒息的黑暗,去理解那群人们鲜为人知的痛苦,去感受极端质感的艺术创作。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