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书法三年级上册第九课(北师大版小学书法六年级上册第15课)

课题:硬笔字—— 对称的上下结构

执教者

教学目标:https://www.shimengyuan.com/nianji/1048.html

https://www.renjiaoshe.com/jiaocai/456.html

过程和方法目标:通过观察、比较、分析,归纳总结上下结构字左右对称的书写要领,并运用其书写规律写好本课及相关例字。

情感与习惯目标:在书写过程中,逐步养成细心观察、认真练习、“双姿正确”等的良好的书写习惯,培养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

教学重点:上下结构左右对称字的特点写法。

教学难点:上下结构字的“比例得当”、“收放适宜”(结合学生具体情况制定)

教学关键:做好“收放适宜”要先观察例字的最宽部分,借助格或先写的部件把笔画伸展到位;做好“比例适当”要借助格先把字头部分的比例确定好,下面的部件依据字头的大小合理安排。

教学手段:PPT课件、实物投影、自制范字卡片、自编教材、范写用具等

教学过程:

一、教学导言

(一)导入新课

1.欣赏对称图形:请同学们先欣赏几幅图片,看看它们在构图方式上有何相同之处?(演示图片--1)

北师大版书法三年级上册第九课(北师大版小学书法六年级上册第15课)(1)

图片--1

2. 指名汇报。板书:对称

教师小结:蝴蝶、人体的五官是对称的,这是大自然的造化之妙;像天坛、城堡等建筑都讲究左右对称,说明空间位置的对称能给人以愉悦的感受。基于此,我们的祖先在创造文字时,也以对称为基调,辅于象形、形声、会意等多种方法造字。

3. 复习独体字的对称写法:出示“口、日、木、火”四个字,

北师大版书法三年级上册第九课(北师大版小学书法六年级上册第15课)(2)

看这几个独体字都是左右对称的。那怎样把独体字写得左右对称呢?请大家利用米字格练习写两个。

4. 学生试写,指名汇报。以“口”字为例,怎样借助米字格把“口”字写得左右对称呢?教师范写“口、木”,强调在米字格中左右对称的书写要领,如果在米字格书写,我们可以以竖中线为轴左右对称安排;。再范写“日、火”二字,强调在方格中左右对称的书写要领,如果是方格,我们可以假定一条竖中线,并以此为轴心左右对称安排。

也就是说对称的独体字只有一个结构单位,一个重心。书写时,一般以竖中线为轴左右对称安排。

5. 再把这几个独体字练习写几个。

6. 出示“京、金”二字卡片,这两个字是什么结构的?(板书:上下结构)它们是对称的吗?你是怎么看出来的?

北师大版书法三年级上册第九课(北师大版小学书法六年级上册第15课)(3)

图片—2

7. “京”字是怎样来的呢?(演示图片—2)高大的城楼、城墙和城池,就是“京”,甲骨文的“京”就是一个高高瞭望塔。从格中的“京”字看,上、中、下各部分的中点都在同一条垂线上,并以此左右对称安排的,因此“京”字是对称的。“金”字也是一样的。

8. 导入新课: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上下结构左右对称字的写法。 板书: 对称的上下结构

二、教学新课

(一) 重心对正

1. 怎样把上下结构单位写得左右对称呢?学生试写“京、金”二字各两个。

2. 学习在米字格中练习写“京”字。先看“京”字,说说怎样借助米字格把这个字写得左右对称的?关键要写好哪部分?教师一边范写,一边讲解“京”字左右对称的书写要领:

京:在米字格中书写,我们要借助竖中线,把上部居中,“点”要写在竖中线上,长横的中点对正上点。中间的“口”和下部的“小”的中点依次对正上部。这里的难点是“口”,它不像点和竖钩,很容易找到中心线,因此,“口”字的左竖起笔显得尤为重要,这一笔偏了,整个字就偏了。

3. 再看“金”字,在方格中如何确定好字头位置?教师一边范写,一边讲解“金”字左右对称的书写要领:

在方格中书写,我们要假定一条竖中线,撇的起笔写在线上,捺的形态要借助撇来安排。一般来说,人字做字头要写得撇低捺高。因为下面部件的首笔短横,因此中点对正上部交叉点,后面几笔注意重心对正,左右对称安排即可。

因此,重心对正是上下结构左右对称字的第一条书写要领(板书:重心对正)。

3. 学生继续练习“京、金”二字,教师巡视指导。注意纠正不良书写习惯,驻足观察学生书写,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二)收放适宜

1. 出示“京、金”二字的正误比较卡片(或者出示学生作业中“收放”没有变化的病例):这是刚才同学写得字,看起来重心是对正了,看看还有什么问题?

2. 指名汇报,教师小结:一般来说,上下或上中下结构的字只有一部分放得最宽,其余部分都要收敛一些。像撇捺、长横都适合放的宽一些。这两个字的字头部分应该放得最宽,尽量不要出现两部分同时放宽。“京”字的“口、小”都是不可伸展的部件,因此字头最宽;“金”的人字头基本上在结字时都是最宽的,因此下部要收敛。提醒注意:放宽的部分要“放”到位。

这是上下结构左右对称的第二条书写要领----收放适宜(板书:收放适宜)。

3. 请同学依据“重心对正”和“收放适宜”继续修改和练习“京、金”二字。

4. 出示 “金、茶、尖“三个字,观察这组字放得最宽的是什么?撇捺在字的下部和在字的上部、中部有何不同?

北师大版书法三年级上册第九课(北师大版小学书法六年级上册第15课)(4)

5. 教师范写“茶、尖”二字,强调撇捺在字的上部和中部一般要撇长捺短,收笔撇低捺高。而在字的下部,一般要写得撇短捺长,撇收捺放,撇高捺低。

“茶“:草字头稍窄,撇捺伸展,收笔撇低捺高。木字底收敛上靠,末两点的形态角度宜变化。

“尖”:上部收敛,下面伸展。“大”字在下,撇收捺放。

6. 再出示“盖、童、其”三个字,再看看这几个字哪部分放得最宽?长横在不同部位的形态、写法一样吗?

北师大版书法三年级上册第九课(北师大版小学书法六年级上册第15课)(5)

7. 教师范写“盖、其“二字,强调长横除了在字的底部要平稳,勿上斜之外,在上部要稍微上斜,并且向左伸长一点。

“盖”:点、撇不要离太近。“王”字不宽于点撇,尤其是第三横不要写长。“皿”的字框宜写大,内收角度适当,里边两短竖灵动呼应,底横长且平稳。

“其”:两竖平行,左长右短,中间两短横均匀布白,长横左伸右缩,八字底对正上部两竖的收笔,开张角度要适当,末点宜下沉。

8. 学生练习书写。教师巡视指导。

(三)比例得当

1.出示“京”正误比较卡片(或者出示学生作业中部件比例不当的病例),“京”字符合“重心对正、收放适宜”的书写要领吗?感觉这个字写得怎样?

2. 指名汇报,教师小结:凡是合体字中出现字框之类的部件,与其它部件搭配一定要得当,一是部件本身的形态要适当,二是与其它部件的间隔要适当。像“盖”字的皿字底本身要写得大小合适,还要注意与上部羊字头的间隔要合适。再比如“京”字的“口”,“口”字的大小要合适,与上边长横的距离也要合适。

这是第三条书写要领---比例得当(板书:比例得当)

3. 修改作业,请运用这三条书写要领试写“只、空、圣、贵、曾、喜”等字,每个字试写一到二个,认真观察临写。

北师大版书法三年级上册第九课(北师大版小学书法六年级上册第15课)(6)

4. 教师根据汇报板书例字,强调部分书写要领:

上窄下款宽。“口”和“八”字的大小要合适,八字底的撇、点开张的角度要对称,起笔参照“口”字的左右下角,两笔的距离要合适。

北师大版书法三年级上册第九课(北师大版小学书法六年级上册第15课)(7)

上宽下窄。穴宝盖不宜窄,下面的撇点不要含在宝盖里,稍往中间靠,字头大一点。“工”字形窄短,不要上靠,不宽于上部。

“贵”:长横最宽。“中”的框内收,“贝”字的框上下同宽,与“中”的底横同宽。

“曾”:上略宽,下稍窄。没有明显的伸展笔画,要通过字框的形态变化来表现收放适宜。书写时注意上边内收,“日”稍长,对正上部,不宽于上部底横。

“喜”:笔画多,横画排列密集。书写时,注意纵向笔画稍短,下部的横画最宽,两个“口”稍扁。

(四)学生自主练习

要求学生对照范字有选择的练习和修改。学生练习时,教师巡视指导,驻足观察,发现普遍存在的问题及时提醒或板书纠正。关注良好书写习惯的培养。

三、教学评结

课堂小结:小结上下结构左右对称书写要领,建议学生平时书写时注意运用。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