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层之塔起于垒土什么意思(九层之台起于垒土)

古人云:“衣无领袖,举不能齐;国无纪纲,法不能正;举步先观地,行事先祥理。”在老家,老一辈的人,看人不光看面相,而是看他走路的样子,来判断这个人是否靠谱。用得最多的一句话是“脚跟不着地”,来形容一个人行事浮夸,做事不稳当,那么这样的人,一定会被他们认为是不靠谱的人。为什么这么说?

九层之塔起于垒土什么意思(九层之台起于垒土)(1)

《素书》相传为秦末黄石公(一个比鬼谷子还要神奇的人物)所作,全文1336字,包含了作者修身正己,为人处世,领导谋略,治国安邦的四大思想体系。被民间视为奇书,天书,也有人说素书是天下谋略第一奇书,谋略秘籍。素书的第一授予者是张良,张良在得到素书后,运用其中的智慧辅佐汉高祖刘邦定天下,于是后人称读《素书》“可为帝王者师”,那么究竟有多神奇呢?

都说小谋谋事,中谋谋局,大谋谋人。这本书讲的正是经营人心,以人为本,素书通篇精简,字字珠玑,句句经典,哲学指导性非常接地气,与其说是天书,不如说是生活中的一些大道理,也是我们生活中常见也常需要自省的修为。素书还有一个非常实际的地方就是,它指出了世人应该避免的一些行事雷区,以及应对策略。今天,我们就开始逐一来学习素书的精髓,见识一下什么叫做真正的深谋远虑。能学到一二,将终身受益!

九层之塔起于垒土什么意思(九层之台起于垒土)(2)

经典语录六十:“衣不举领者倒,走不视地者颠。”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拿衣服时,不拿衣领,那衣服肯定乱倒,走路的时候不看地面,这样的人一定会跌倒。

《道德经》有这样一句:“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意思就说,再大的树,都是从一寸一寸的小树苗开始慢慢地长大的;九层的高台,也是一层一层地垒起来的;千里远的行程,也是一步一步地走出来的。这句话也就是告诉我们做事要脚踏实地,不要总想着走捷径,成功都是慢慢积累的过程。

九层之塔起于垒土什么意思(九层之台起于垒土)(3)

庖丁解牛也不是一天就练出来的,庖丁在给魏惠王解牛时所展现出来的惊人技艺,无不令人赞叹!他分解牛的时候,用手接触到的地方,脚踩的地方,膝盖压住的地方,都会发出咔擦咔擦、刺啦刺啦牛皮和牛骨分离的声音。然后,再开始进刀,进刀的时候发出刷刷刷的声音,能根据皮、肉、骨的关键位置操刀,整个过程进行的非常快,也非常顺利,说明他对一整头牛的结构掌握的非常清楚,才能有如此精湛的技艺。

这样的技艺,可不是一天、两天、三天就能练成的,人家足足花了三年。庖丁在刚开始杀牛的时候,跟普通人一样,看到的是一整头牛,对牛的结构并不清楚,随着时间推移和技术的增长,花了大概有三年时间,他在杀牛的时候,眼里看到的就不是一整头牛了,三年后的他,对牛的结构已了然于胸,这个时候来解牛根本不需要用眼睛看,而是用心感受,用意念来分解一头牛,下刀的时候很自然地就顺着牛的生理结构,在筋肉的间隙里切割,沿着骨节的缝隙行刀,刀刃连那些经络和骨肉连接的地方都不需要碰到,就更不用碰到骨头了,所以他的刀尽管用了十九年,依旧崭新如故,普通的厨师几乎一个月就要用一把刀,因为他要砍断骨头。这就是孰能生巧的道理,而巧不可能一蹴而就,必须经过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的磨练才能熟中生巧。

九层之塔起于垒土什么意思(九层之台起于垒土)(4)

现在的社会风气很浮躁,很多人不肯踏实做事,都喜欢走捷径,一做起事来,就想着怎么钻空子、占便宜,没有多少人愿意一步一个脚印按照程序办事。这样不仅不能快速成功,而且很容易丧失自己本来具有的能力。急功近利的结果只会消耗更多精力去弥补过失。不管是生活还是工作,要打消投机取巧的念头,从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脚踏实地积累实力,才会有长远的发展。

九层之塔起于垒土什么意思(九层之台起于垒土)(5)

《素书》可以解决人在社会中行走所遇到的几乎所有尺度问题。它能教你做到“随心所欲不逾矩”。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