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卧薪尝胆的案例(带你揭秘卧薪尝胆背后的故事)

相信应该没有人不知道卧薪尝胆这个成语,越国被吴国打败,越王勾践立志报仇,据说他睡觉睡在柴草上头,每日都要尝一尝苦胆,鞭策自己不忘耻辱。经过长期准备,终于打败了吴国。后来卧薪尝胆也用来形容人刻苦自励,立志为国家报仇雪耻。这个在中国家喻户晓的故事,已经激励无数人走向成功,但无论是越王勾践还是无数后辈,在迈向成功的道路上。都不会是孤身一人。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越王勾践的成功离不开他的那把勾践剑,那么今天,就由我来带领大家揭秘越王勾践剑的故事。

当代卧薪尝胆的案例(带你揭秘卧薪尝胆背后的故事)(1)

【壹】卧薪尝胆

战国时期,吴越两国矛盾渐深。越王勾践闻吴国要建一 水军,不顾臣子范蠡等人的反对,出兵要灭此水军,结果被吴王夫差奇兵包围,大败,大将军也战死沙场。勾践被夫差围困多日,范蠡出策勾践假意投降,他日再复国。勾践听取范蠡建议还称自愿留下服侍夫差,夫差得意地把勾践留下了三年,勾践饱受屈辱后终被放回越国。回国后,勾践不住在大房子里,而是在一间茅草棚中居住,又在屋里挂了一只苦胆,不时尝尝苦胆味道,提醒自己当年因年少轻狂犯下的辱国之耻。他偷偷练兵,并亲自到田间种地,穿粗布麻衣,一改以往的骄横,礼贤下士并扶助贫困的人,因此他又得到了国民的信任,国力也日渐增强。最终,一举灭吴,一雪前耻。

当代卧薪尝胆的案例(带你揭秘卧薪尝胆背后的故事)(2)

与卧薪尝胆这个典故息息相关的文物,就不得不谈到著名的国家一级文物“越王勾践剑”了 ,下面我们一起来欣赏和解读。

【贰】越王勾践剑

长55.7厘米,柄长8.4厘米,剑宽 4.6厘米,剑首外翻卷成圆箍形,在这柄铜剑上,铸剑师采用了最上乘的材料,在没有实战价值的地方仔细打磨。剑身用锡金属熨烫出菱形花纹,剑柄镶嵌绿松石。底部的十一个同心圆,整齐排列,间隔只有0.2毫米,让两千年后的数控技术都为之汗颜。剑身上布满了规则的黑色菱形暗格花纹,正面近格处有“越王鸠(勾)浅(践)自作用剑”的鸟篆铭文,剑格正面镶有蓝色琉璃,背面镶有绿松石。越王勾践剑体现了当时青铜短兵器制造的最高水平,被誉为“天下第一剑”。越王勾践剑是春秋晚期越国青铜器,国家一级文物,1965年湖北省荆州市江陵县望山楚墓群1号墓出土,现收藏于湖北省博物馆。

当代卧薪尝胆的案例(带你揭秘卧薪尝胆背后的故事)(3)

【叁】高超工艺

分析发现,勾践剑中几乎不含铅,检测数据显示铅含量不足0.1%。这表明勾践剑是用纯度很高的上等铜料制成的。选材用料好,是勾践剑千年不腐的首要原因。如同现今通过多次提纯获得纯净水一般,古人也是通过一次次提纯,去除铅等杂质,炼成上等铜料。

当代卧薪尝胆的案例(带你揭秘卧薪尝胆背后的故事)(4)

勾践剑在江陵望山一号楚墓内棺中出土时,插在涂了漆的木质剑鞘里。该墓长期被地下水浸泡,墓室里面空气含量很低。墓室内一椁两棺,层层相套。椁室四周用.白膏泥填塞,其下部采用的还是人工淘洗过的白膏泥,致密性更好。这样的墓葬环境,非常有利于青铜器的保护。事实上,围绕勾践剑千年不腐之谜,一直有很多说法,硫化处理便是其中之一。而通过研究发现,剑身上含硫高的部位反而腐蚀更严重。与勾践剑同一墓葬出土的另两柄剑图片,剑身颜色越黑的地方含硫量越高。由此可见,硫化处理并非勾践剑千年不腐的原因,相反含硫高是腐蚀严重部位的特征之一。不只是千年不腐,遍布剑身的精美菱格花纹同样令人称奇,代表了当时高超铸剑工艺。

当代卧薪尝胆的案例(带你揭秘卧薪尝胆背后的故事)(5)

【肆】天下第一剑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末之前的三十多年间,越王勾践剑在中国国内一直是“藏而不展”。直到1999年4月,新中国成立五十周年大庆前夕,越王勾践剑才运抵北京作短期展出。春秋越王勾践剑体现了当时短兵器制造的最高水平,被誉为“天下第一剑”,是青铜武器中的珍品,对研究越国历史和了解中国古代青铜铸造工艺和文字有重要价值。而如今,这把“天下第一剑”被列为第三批禁止出境展览文物,可谓是国家一大宝藏了。

好啦,揭秘就到此结束啦,你有没有对越王勾践剑有更深入的了解呢?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