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孩子的心理承受(增强孩子的心理韧性)

@2022育儿季

暑假里听说,某小区一位女孩,中考失利,由于妈妈的唠叨指责,女孩从18楼跳楼身亡。

如何培养孩子的心理承受(增强孩子的心理韧性)(1)

2021年春天,各大媒体被一件事刷屏了。广州一位拥有百万粉丝的育儿专家老D的儿子在美国大学校园跳楼身亡。人们在震惊和惋惜之余,都深感疑惑,一位风华正茂的优秀青年,为何突然用自杀的方式结束自己年轻的生命?

如何培养孩子的心理承受(增强孩子的心理韧性)(2)

哈佛大学心理学硕士,宾夕法尼亚大学应用积极心理学硕士安妮在所创作的《心理韧性》一书中指出,这些事其实是由于孩子的心理缺乏韧性,突如其来的事件,亦或长期压抑的心情,最终爆发,不可收拾。

如何培养孩子的心理承受(增强孩子的心理韧性)(3)

什么是心理韧性?心理韧性简称韧性,也被称为抗逆力、抗挫力、复原力、回弹力等。心理韧性是人应对与战胜挫折和逆境的心理力量。

如果在上述事件中,孩子有一定的心理韧性,那样的悲剧本可以避免。

我们一般家庭很关心孩子的物质需求,也殚精竭虑地规划孩子的未来,却很少教孩子积极思维、情绪管理、人际沟通、做家务等人生技能,往往在孩子出现了心理或行为问题后,才开始关心孩子的心理问题。

如何培养孩子的心理承受(增强孩子的心理韧性)(4)

那么怎么做可以增强孩子的心理韧性?

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努力:

(一) 忍耐挫折,心理免疫

作为父母,你一定希望孩子有坚韧的品质。那么人的韧性从何而来?

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身体不可避免地会生病。我们除了用心地呵护照顾,让孩子恢复健康,在以后更会注意关心孩子身体素质的提高,以预防孩子再次生病。

如果孩子一直生活在无菌的干净环境中,身体素质是得不到提升的。反而孩子接触了新环境,身体免疫力不断地和细菌战斗,反反复复,孩子的免疫力才会慢慢变强。

同样的道理,心理韧性就好比“心理免疫力”。就像在少菌无菌的环境里长大的孩子容易生大病一样,如果我们从小对孩子过度保护,不让他们感受不开心,失望,不让他们面临挫折和失败,孩子的心理免疫力就难以建立起来。当他们遭遇挑战和挫折时,一些孩子就会在心理上大病一场,甚至酿成悲剧。

如何培养孩子的心理承受(增强孩子的心理韧性)(5)

所以很多从小很乖的好孩子,长大以后特别承受不了批评和失败。相反,从小调皮捣蛋,经常被老师批评、被家长呵责的孩子,长大后反而坚韧不拔。

所以,要提升心理韧性,人首先要具备一定的耐挫力,这就意味着你接种了心里疫苗,让你更有免疫力去应对生活中不可预测的打击。

(二) 成长心态 直面失败

罗曼罗兰说:“这个世界上只有一种真正的英雄主义,那就是认清了生活的真相后,还依然热爱它。”其实我们衡量自己是不是度过了一个好的人生,不在于得到了多少世俗的功名利禄,而在于我们有没有把自己的生命活出心安、活出一股荡气回肠的英雄气,就像《老人与海》里的老人。

取得了令人艳羡的成果固然可贺,但更重要的是在这个过程中的奋斗经历,这才是自己真正的财富。当孩子取得优异成绩时,你是表扬孩子很棒很聪明?还是表扬孩子足够努力?

如何培养孩子的心理承受(增强孩子的心理韧性)(6)

两种表扬方式对孩子的长期影响截然不同。

被表扬聪明的孩子,植入的是“固定型心态”,而被表扬很努力的孩子,植入的则是成长型心态。

当家长表扬孩子聪明时,孩子也会看重自己是否表现得聪明,会非常看重输赢。一旦遭遇失败,他们就不能继续证明自己的聪明,从而受到沉重的打击。

而被表扬努力的孩子,由于他们具备成长型心态,事情做的好不好只取决于他们是否做出了足够的努力,与自我无关,因此他们不惧怕挑战和失败。

固定型心态会让孩子缺乏心理韧性,而成长型心态则是获得心理韧性的秘诀。

要形成孩子的成长型心态时需要注意:不要表扬孩子的成绩、不要表扬孩子的分数,而要聚焦在表扬孩子的勤奋认真的态度和努力。

如何培养孩子的心理承受(增强孩子的心理韧性)(7)

如果孩子未取得理想成绩,请提醒他,他只是暂时还没有做到,但通过刻苦练习,他是能够做到的。

如果别人表扬你的孩子聪明,要在道谢之后及时补充:其实大家都挺聪明的,聪明不聪明并不是关键,努不努力才重要。

(三) 解决问题 有效应对

2010年《行为研究与治疗》上一项研究发现,缺乏解决问题的能力的孩子患抑郁症和自杀的风险更高。此外,研究人员发现,教孩子解决问题的能力可以改善孩子的心理健康。

如何培养孩子的心理承受(增强孩子的心理韧性)(8)

引导孩子解决问题时可以这样做:

1. 说出问题

2. 制订几种可能的解决方案

3. 探讨每种方案可能的后果

4. 选择一种解决方案

5. 把方案分解成细节性的步骤

6. 测试方案

通过训练,帮助孩子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当孩子练习解决问题的能力时,请给予孩子及时的肯定。

如何培养孩子的心理承受(增强孩子的心理韧性)(9)

成年人要示范或与孩子分享如何解决问题的做法。

教孩子一些人生技能及具体的生活技能。如:做决策,目标设定,时间管理,任务准备,情绪调节,冲动控制,自觉自律,社交礼仪,日常生活技能,享受生活的能力等等。

家长在重视孩子的知识和才华、鼓励他们追求高品质精神生活的同时,也要教孩子体会和享受世俗的快乐。对生活态度积极的孩子更有心理韧性,让孩子能将更多的精力用来应对未知的风雨。

愿我们的孩子经历风雨的洗礼,身心俱佳地成长,人生如彩虹般绚丽多彩。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