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保定地道战是在什么地方(由地道战到地下交通站)

河北保定位于京畿大地,燕南赵北,西依太行,东有大平原,物产丰饶。自元代起,这片区域和这座城就以“保定”命名,从保定路,到保定府,再到今天的保定市。人们常说保定是座古城,是因为这里曾是直隶省城,这里时至今日仍保存有总督署、莲花池、大慈阁、钟楼等古迹。保定的古城不仅体现在曾经的历史和现存的古迹中,众多的文艺作品也为古城增添光彩。

河北保定地道战是在什么地方(由地道战到地下交通站)(1)

《地道战》、《小兵张嘎》、《野火春风斗古城》等影视剧家喻户晓,而这些故事都是发生在保定地区的。《地道战》讲述的是冀中平原地区人民创造性发明地道战,抵抗侵略的故事,影片的原型和拍摄地就位于保定清苑冉庄。《小兵张嘎》则是讲述了白洋淀上张嘎子抗日的故事,诙谐幽默。《野火春风斗古城》同样是抗战时期的故事,我地下工作者在日伪占据的古城即保定城战斗的事迹。

河北保定地道战是在什么地方(由地道战到地下交通站)(2)

除了这些文艺作品,还有反映冀中农村变革与保定学生运动的《红旗谱》,以及著名的《狼牙山五壮士》等。不禁让人惊叹,为什么这么多知名文艺作品与保定密切相关呢?

这与近代的历史变革与民族抗争的大背景是密不可分的,为创作者提供了时代素材。这也与保定在近代以来的历史地位密切相关,保定是文化古城,在近代开设有众多的新式学堂,思想活跃。特别是在抗战时期,保定是日伪统治河北的中心,也是抗日的前沿阵地,也激起了我人民的抗争,地道战、敌后武工队、雁翎队、狼牙山五壮士等都是这一时期真实历史,为创作者提供了丰富而具体的内容素材。

河北保定地道战是在什么地方(由地道战到地下交通站)(3)

不得不提的是,这些作品的创作者大都是保定本地人或长期生活在保定地区。 《红旗谱》的作者梁斌是保定蠡县人,毕业于保定红二师;写出《野火春风斗古城》的李英儒也是保定人;《小兵张嘎》的原作者徐光耀来自白洋淀边的雄县;电影《狼牙山五壮士》的编剧邢野曾长期战斗生活在晋察冀地区;荷花淀派的代表人物孙犁不仅求学于保定育德中学,也曾长期生活在冀中地区,写出了《荷花淀》。

河北保定地道战是在什么地方(由地道战到地下交通站)(4)

随着这些文艺作品特别是影视作品的家喻户晓,保定在全国的知名度也进一步得到提升。在一些抗战作品中,难免出现汉奸的形象,而许多影视作品多以保定为背景,似乎保定的汉奸格外多。不可否认的是,特定的历史条件下,肯定有那样的人和行为,但是更多的人是普通的善良的百姓,还有英勇的战士。

河北保定地道战是在什么地方(由地道战到地下交通站)(5)

现在的保定似乎很少出现在文艺作品中,让人能够想起来的只有好多年前冯巩拍摄的《心急吃不了热豆腐》。除此之外,也只有在一些抗战片中提到保定。有一部情景喜剧《地下交通站》颇为有趣,虽然故事发生地是在虚构的安丘县,但是此地吃驴肉,距保定很近,大概可以算是以保定地区为背景的文艺作品了。即便现在鲜见以保定为背景的文艺作品,但是保定的创作者却依然十分强大。

河北保定地道战是在什么地方(由地道战到地下交通站)(6)

当今中国文联和作协的掌门人就是来自保定的铁凝女士。她的籍贯虽然不是保定,但是她生长在保定,并且从保定走向全国。八十年代,电影《红衣少女》就改编自她的小说《没有纽扣的衬衫》,该电影曾在保定取景,并获得了金鸡奖和百花奖最佳故事片奖。另外一个从保定走出的大作家就是莫言,他曾在保定地区服役。当然,莫言的文学家园在山东高密,这里只是他曾驻足的一个地方。

河北保定地道战是在什么地方(由地道战到地下交通站)(7)

其实,现在不仅是保定鲜见于文艺作品,在影视剧中,中小城市的身影愈发罕见,都市作品大多以北上广为背景,乡村作品则喜定位在东北农村。影视的产业化也使得作品的地域性日趋淡化,各个村镇各个城市也逐渐同一化。您还知道哪些关于保定的文艺作品或者关于您家乡的文艺作品呢?

河北保定地道战是在什么地方(由地道战到地下交通站)(8)

以上内容,抛砖引玉,期待诸君指正。

市井小民,岁风润物,码字不易,浅薄粗鄙,博君一笑,若能一思,不胜欣喜。

2021年7月20日

Note:文字原创,部分图片来自网络,无意侵权!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