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沂老头讲实话的顺口溜(20年自编自演顺口溜)

76岁的梁艳荣,住在井陉县天长镇郝家窑村。她只有小学文化,有出口成章的表演才能,几年来默默自编顺口溜,2003年在村里春节晚会上一鸣惊人。她20年自编顺口溜,在各地即兴表演“大作”,传播社会正能量,成为了井陉闻名的“顺口溜大王。”

临沂老头讲实话的顺口溜(20年自编自演顺口溜)(1)

“顺口溜大王”是小学文化

梁艳荣的娘家是天长镇梁家村,她从小聪明好学,爱读书,作文写的很好,经常受到老师的表扬。那年代梁家村偏辟,很少有人进村,遇到有人进村串亲戚,她都要与来人聊上几句。那时候,她的同学们都说,艳荣说话一套套的,真能说。邻居叔婶们都评价:这孩子口才好,心眼又好,长大了是个有出息的人。

梁艳荣喜欢读书,但因为家庭贫穷,上到四年级,父母就再也没有能力供她读书了。当时,不能上学校了,自己还流过不少眼泪呢。16岁时,梁艳荣又上了两年半工半读的农专,后来就嫁到了郝家窑村。当时,梁艳荣的顺口溜才能,还没有显示出来,问起原因,她低头回忆:“那时候,主要是不敢多说话。”结了婚,怕说多了别人笑话我是个‘疯媳妇’,有了孩子后,又怕大家笑话我是个‘疯婆婆’,影响不好,难给孩子们找媳妇。梁艳荣笑着说,这一“憋”就是大半辈子过去了。

临沂老头讲实话的顺口溜(20年自编自演顺口溜)(2)

在村晚会上一鸣惊人

梁艳荣坐在农家院里,低着头默默地自编一段顺口溜,目的就是自娱自乐,一编就是好几年。2003年农历正月,村里大喇叭广播要举办一场文艺晚会,组织会唱会跳的村民报名参加。梁艳荣说,“我当时正在厨房做饭,听到这个消息突然心血来潮便报了名。”为了说服老伴,我当场编了一段顺口溜,老伴听了心服口服。“我自己也不明白,这些词怎么就会脱口而出。”在村里的晚会上,梁艳荣打着竹板为全村父老,表演了一段自编的顺口溜,幽默风趣的内容让全村父老捧腹大笑,也让村民们大吃一惊,“第一次知道她还有这本事啊。”“艳荣,都是自己编的啊,真是不赖。”

村里只要有晚会,梁艳荣都上台表演顺口溜。村民们坐在街头乘凉,遇上梁艳荣路过,就笑着拦住她,“不让走,说一段”。表演完了,都给她送上热烈的叫好声。渐渐地,梁艳荣张口就来的顺口溜,传得四邻八村都知道了,邻村活动叫她去助兴,镇里有活动叫她,县电视台有活动也叫她,还都是义务表演,她一下子成为天长镇的草根名人了。郝家窑村干部开玩笑的说,当地知道梁艳荣的比知道郝家窑的还要多。

临沂老头讲实话的顺口溜(20年自编自演顺口溜)(3)

自编顺口溜,张口就来

梁艳荣满头银发,打起竹板,字正腔圆,说话就押韵,出口就成章:“农民种地不纳粮,国家还给补了钱;自古以来都没有,今年来个翻又翻;得到实惠心喜欢,百姓拍手来称赞。”

“打竹板,响连天,今天老太来宣传;别的事情咱不说,专说井陉旧貌变新颜。一条条公路宽又长,一座座楼房披彩虹;一盏盏电灯亮又明,一行行绿树迎春风;街道畅通又清洁,绿地花木更鲜艳;天空明郎人思变,天蓝地绿人人欢;气爽路畅见实效,办事执着都改善。”

她爱看《焦点访谈》,看完就编顺口溜:“看电视,看新闻,看焦点,又高兴我又喜欢,新鲜事在我的眼里转,坐在俺家我把世界看。”报报记者进村采访梁艳荣,她手拿竹板,抖起满头银发表演:“7月19这一天,青年报社到家园,向我老太来采访,我热情接待心欢颜,对我鼓励又帮助,坚定信念我意志坚,愿与青年来携手,共同宣传和谐年。”村民们都赞扬她的顺口溜“顺口押韵,鲜活上口。”梁艳荣告诉记者:“自编自演顺口溜,给我带来了健康和快乐!”

临沂老头讲实话的顺口溜(20年自编自演顺口溜)(4)

每天充电,才能编好顺口溜

表演顺口溜,离不开竹板伴奏。梁艳荣用一付乌黑发亮的竹板,两块竹板是自制的,各打两个眼儿用一根红绳穿过,用了20年了,声音清脆,用着顺手,“是我心爱的宝贝!”还有两付竹板备用,样子很标准化,都是演出期间,朋友们免费赠送的。桌上的几个本子,上面写满顺口溜底稿。梁艳荣自己揭密,“看!都是我写的底稿。”76岁的梁艳荣每天写稿,每天背诵,夜里睡不着还要念念叨叨,感觉不顺口,就爬起来修改底稿。她经常在小院里手打竹板,有板有眼的大声练功,累了就喝一口水,一个段子反复练习好几遍。

梁艳荣最爱看《新闻联播》《焦点访谈》,最爱看《河北农民频道》,她把国家政策,资金扶贫,村里面貌新,共建新农村,创作成为原汁原味的“顺口溜”。她顾不上看电视剧,她说:“没有那个闲空。”窗台上摆满《苍岩文艺》等县内书刊,都是她学习参考的。梁艳荣说,我坚持每天“充电”,了解政策与信息,只有知识丰富了,才能张口就来,才能编好顺口溜。她用自己独特的方式热爱生活,传播着社会正能量。

临沂老头讲实话的顺口溜(20年自编自演顺口溜)(5)

她想成为一名共产党员

她走遍周边邻村庙会,走遍天长镇和县城舞台,井陉电视台曾给她录制视频,她的事迹传遍井陉。许多人慕名找到梁艳荣,亲眼目睹这位传奇老太,有人是为了拜师学艺,想学会自编顺口溜。这些人里,有年轻的男青年,有女孩,还有头发灰白的老人。井陉长岗村的梁国文,进门就跪地拜师,正式成为了梁艳荣的徒弟。梁艳荣对来者有求必应耐心教授,她说只要持之以恒,每天充电练习,就能学好顺口溜。她毫不保守,常把自编的台词赠送给来人,复印费都是自己掏的。

她有一个鲜红的册子《中国共产党章程》,是她心爱的宝贝。梁艳荣激动的说:“我爱中国共产党,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翻身得解放,才有了今天的幸福生活。我最大的心愿,就是在有生之年,成为一名共产党员!”说完,她就大声背颂《入党誓词》,没有想到的是,竟让76岁老人一字不拉的背颂下来,让在场的人惊奇的目瞪口呆。

文/侯福顺 图/王会良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