篮球里的各种流派(篮球计划个人评测)

篮球里的各种流派(篮球计划个人评测)(1)

该评测游戏由今日头条提供

一、前言

从《星之卡比》到《塞尔达传说》,从《最终幻想》到《勇者斗恶龙》。这些经典的游戏IP,从红白机开始就一直陪伴着无数玩家走到了今天。

然而也有不少在FC时代如日中天的游戏公司和游戏IP,因种种原因,被时代的浪潮所淘汰,最终只能沦为玩家们记忆中的美好事物。

篮球里的各种流派(篮球计划个人评测)(2)

近日,笔者接触到一款由AsOne工作室研发、巨人网络发行的游戏《篮球计划(Project Dunk)》却唤起了记忆中一段讲述“不良少年”,洋溢着青春与热血的美好回忆。

说到这里,肯定有不少的老玩家已经猜到了这个游戏IP,它就是FC时代的《热血系列》。

篮球里的各种流派(篮球计划个人评测)(3)

《热血系列》

二、热血与篮球

1985年,从Data Eas辞职的岸本良久来到了Technos任职,并为新东家带来一份影响极其深远的游戏企划。

当时财大气粗的Technos认为这是一个十分新颖的游戏题材,于是便通过了这份企划并着手开始研发,随后诞生的游戏便是《热血系列》的初代游戏作品——《熱血硬派くにおくん》。

该游戏具有强烈的80年代特色,以当时日本流行的“不良少年”文化为题材,并讲述了一段极为热血的日本高中生故事。

篮球里的各种流派(篮球计划个人评测)(4)

《熱血硬派くにおくん》

1986年街机版的《热血硬派くにおくん》在发售后获得了巨大的反响与好评,Technos趁热打铁在次年于FC上推出了移植版,其销量与口碑更是远超街机版。

自此《热血硬派くにおくん》不仅为公司赢得了丰厚的利润,更是为此后《热血系列》坐实了Technos金字招牌之名。

篮球里的各种流派(篮球计划个人评测)(5)

年轻时的岸本良久

值得一提的是,这款以日本高中生为原型,整天找人没事掐架的游戏企划,是依照制作人岸本良久的亲身经历为灵感来源起草而出。

在高中时代的岸本良久就是一名不折不扣的不良少年,留着一头我们在日漫中经常见到的,日本不良少年的标志性发型——大背头。

篮球里的各种流派(篮球计划个人评测)(6)

电影《热血高校》中的不良少年

和我们日常在电影、漫画等相关作品中看到的一样,高中时代的岸本良久除了整日的游手好闲外,就是找人互相掐架。

这或许也是《热血系列》在那个时代能够成功和大火的主要因素之一,因为比起其它科班出身的游戏制作人来说,岸本良久对于“打架”这两个字的概念和理解,可要深刻的多。

或许从某些方面来讲,这位制作人才算得上是真正的“科班”出身。

篮球里的各种流派(篮球计划个人评测)(7)

《热血新记录》

因此,不管是《热血系列》中专攻写实风格的“热血硬派系列”,还是“downtown系列”和“运动系列”这种二头身的卡通风格,其作品不论是“平静”的校园生活,又或是挥洒着汗水与激情的赛场,你都可以随时随地的体会到究竟何为“热血”。

篮球里的各种流派(篮球计划个人评测)(8)

《热血足球》

在《热血新纪录》的百米跨栏赛中使用“旋风腿”,同时踢倒对手和扫断跨栏。或是在《热血足球》中玩阴招,背后直接将对手抛飞,并用足球猛砸前方的倒霉蛋。

这些,这些在现实生活中“犯规”的招数却在《热血系列》中仅仅只是家常便饭而已。

篮球里的各种流派(篮球计划个人评测)(9)

人物技能面板

同《热血系列》有些类似在《篮球计划(Project Dunk)》中,玩家同样能够感受到那种即热血又硬派的游戏玩法。

游戏中,可供玩家选择的角色,不单有着职业的划分和属性值的设定,每位角色甚至还有专属于自己的技能设定。

以上图PG(控球后卫)马修的技能为例,每位球员都有着三个不同的技能,分别对应着被动技能、主动技能和必杀技。

  • 【被动技能-专属护卫】每隔一段时间,ibu会想一定范围内的敌方球员释放一道闪电,造成短暂麻痹;
  • 【主动技能-援护之音】马修命令ibu飞到持球队友身边,释放一个可以抵御一次攻击的护盾;
  • 【必杀技-街头巨星】马修从怀中掏出一盘磁带射入ibu中,ibu开始播放音乐。全体队友受到激励,体力无线。

篮球里的各种流派(篮球计划个人评测)(10)

人物属性面板

从技能和属性值的介绍上不难看得出来,马修在球场上的设定,是更加的偏向于辅助性质的一名角色,但你千万不要以为这名角色在进攻时,就是一只没有牙齿的“纸老虎”。

不同于以往我们所玩到的篮球游戏,这款游戏中普通的抢断都是极具攻击性的招式,且只要攻击判定成功,抢断几乎就是100%的事情。

例如,马修的抢断招式就是通过ibu释放电流,短暂的麻痹对手来抢球。当攻击判定成功后对手的角色会被打出硬直,从而抢断成功。

篮球里的各种流派(篮球计划个人评测)(11)

用折櫈将对手击晕抢球

不仅如此,游戏中除了抢断极具攻击性外,还有着另外一项非常重要的设定,就是我们刚才提到的人物技能。

得益于游戏中技能的设定,玩家在进行进攻与防守时,不再是传统篮球游戏中的盯人和防守,而是更加趋于多元化。技能的存在,使得玩家有了更多选择的空间和发挥的余地,玩家可以选择使用技能干扰对方球员或是直接将其击晕等诸多操作。

篮球里的各种流派(篮球计划个人评测)(12)

用折櫈将对手拍飞

有些游戏角色的技能会使得玩家的屏幕上出现短暂的“盲点”,从而无法通过屏幕,正确判断其赛场上情况和做出正确选择。

有的角色技能则可以直接将其他玩家控制的人物击飞并附加一个“受伤”的负面状态。在此期间,“受伤”玩家的角色不能跑动且移动速度锐减,给对方造成极为不利的影响。

篮球里的各种流派(篮球计划个人评测)(13)

“混战”的场面

在《篮球计划(Project Dunk)》的赛场上,没有传统意义上的比赛规则,双方你来我往之间,与其说是在举行一场篮球比赛,不如说更像是在进行一场无差别的混战。

以至于在一场比赛途中,从老老实实打球慢慢演变成为与对方对打,而忘记去抢球的情况也是时有发生。恍惚间,我似乎看到了当年坐在红白机前,玩着《热血篮球》的自己,一切都是那么的似曾相识。

篮球里的各种流派(篮球计划个人评测)(14)

最喜欢的人物必杀技,没有之一

拳头、折櫈、电击,多种多样的抢断方式和令人目不暇接的技能特效,造就了这款不一样的篮球游戏,玩家的专注点也不再单单是思考如何盯人防守和伺机抢断,更多的则是去思考如何更有效率和直接的使用技能来打击对手,阻止其进攻的步伐,并在接下来的进攻中投篮得分。

当然,这款游戏中的技能特效也是十分的酷炫,尤其是有些人物必杀技的特写镜头,让人看得热血沸腾,直呼过瘾。

篮球里的各种流派(篮球计划个人评测)(15)

三、嘻哈与篮球

Now that I'm back you will

never get your mic back

I'm back yo you like it

I'm back yo you know it

Now 谁是真正的MVP

——潘玮柏《谁是MVP》

粗犷的线条和色彩明艳的美术风格,我想许多老玩家都和我一样,在看到这款游戏的同时,脑海里可能就不自觉地想起,潘玮柏的这首《谁是MVP》。

毕竟,许多玩家和笔者一样,初次接到到街头篮球这个题材的游戏,还是要说回到这款由韩国著名网游开发公司JC Entertainment开发、中国由天游公司为运营的《街头篮球》。

注:街头篮球,俗称斗牛篮球是流行于城市的篮球比赛形式。由于源于和流行于黑人社区,所以又称黑人篮球。其后经过逐渐发展,成为现时世界流行的三对三篮球比赛。

篮球里的各种流派(篮球计划个人评测)(16)

“街头篮球”起源于20世纪50年代的美国,由于物资的匮乏,当时处于贫民区的黑人只能在自家的后院或空地上,搭建非常简陋的篮球架来进行娱乐和比赛。

直到20世纪70年代,街头篮球正式确立了自己的风格,成为一种不同于主流篮球运动的运动形式,这主要得益于70年代美国黑人的另一重要文化形式HIPHOP的产生。

注:嘻哈(英语:Hip hop),是1970年代源自纽约市南布朗克斯与哈林区的非洲裔及拉丁裔青年之间的一种边缘性次文化,Hip hop由两个分开的英语俚语组成:

“嘻”字(英语:hip)早在1898年即出现于非洲裔美国人白话英语,意即“察觉”、“知情”;

“哈”字(英语:hop),则为“跳跃运动”;

篮球里的各种流派(篮球计划个人评测)(17)

现如今,街头篮球已经成为了嘻哈文化的重要分支。

对于街头篮球来说,篮球的基本规则与技术只是一种形式的借鉴。实际上,街头篮球追求的不只是“体育精神”,更多的是一种“展示自我、解放自我和追求自由”的精神观念。

篮球里的各种流派(篮球计划个人评测)(18)

游戏中的扣篮特效

由于比赛规则比传统篮球宽松,街头篮球抛去了繁琐的规则束缚后,依旧保留着传统篮球的自由与多变,但更加注重观赏性、注重个人动作和比赛的节奏感。甚至,每一位街球玩家都有属于自己独特的风格和技巧。

所以,我们经常可以听到街球玩家说:“街球不仅仅是一种运动,而是一种艺术。”

这种特立独行和随心所欲的表现形式,造就了街头篮球极具观赏性与娱乐性的一面。

篮球里的各种流派(篮球计划个人评测)(19)

玩过《街头篮球》的肯定不会对这个过人动作陌生

而《篮球计划(Project Dunk)》游戏中同样蕴涵着丰富的美国街头篮球文化元素,其中最为鲜明的应该就算是游戏中,玩家控制的角色人物在进行扣篮、带球过人等指令时做出的那些华丽的街球动作。

篮球里的各种流派(篮球计划个人评测)(20)

游戏里的技能面板

游戏中,有着一个十分有趣的设定“篮球技巧”。当玩家通过一场场比赛提升人物的熟练度后,人物达到一定的等级,就可以解锁相应的“技巧技能”,其每位人物、职业所解锁的技巧也不尽相同。

篮球里的各种流派(篮球计划个人评测)(21)

《街头篮球》的技能界面

这有些类似于《街头篮球》中的“技能”,但区别于《街头篮球》的是,这款游戏中的“技能”是固定的,并不能像《街头篮球》中那样,可以凭借个人喜好与操作习惯进行搭配与组合。

篮球里的各种流派(篮球计划个人评测)(22)

可更换的场地样式

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游戏的可玩性,让人觉得游戏后期人物招式、动作等没有丝毫新意可言。更无法表现和完美的诠释出街头篮球中所倡导的“展示自我、解放自我和追求自由”的精神观念,着实令笔者感到可惜。

不过好在游戏中,除了“篮球技巧”外还有着许多的嘻哈元素在内,比如篮球场地、篮球以及篮球架,都是可以通过解锁来更换不同的样式。

篮球里的各种流派(篮球计划个人评测)(23)

得分的动作

此外在进攻得分后,人物也会摆出极为个性和极具挑衅意味的姿势来嘲讽对手。

通过上述几点富有嘻哈元素的表现,稍稍弥补了技能上的不足。但仍让笔者觉得,游戏对于嘻哈文化的诠释,还是少了那么一点味道。

篮球里的各种流派(篮球计划个人评测)(24)

四、结语

《热血篮球》和《街头篮球》是笔者接触过的篮球游戏中,最喜欢的两款游戏。而《篮球计划(Project Dunk)》却是两者兼得,既有热血、张扬的“打架”场面,又蕴含着嘻哈元素在内。

但游戏却也并非是尽善尽美,因为加入了技能的设定,虽然使得游戏视觉体验和趣味性上较一般的街球游戏有了一定的提升,但却也在一定程度上直接影响了游戏体验。

在很多局游戏中,笔者发现许多玩家的关注点并不在球上,而是在对面的球员身上。不由分说的抢断攻击和技能释放,使得一场街球比赛,直接变成了3V3的打架现场,场面有时混乱到玩家根本无从分辨自己的所操控的游戏角色究竟在哪。

篮球里的各种流派(篮球计划个人评测)(25)

另外,游戏虽然有着可解锁场景、篮球以及篮球架等嘻哈元素的弥补,但还是无法掩盖“篮球技巧”的单调性。相较于《街头篮球》中“技能”的可随意搭配性,这种可以突显玩家自我风格与玩法的设定,仍然是显得稍有不足。

不过,游戏目前正处于EA测试阶段,希望制作组可以在接下来的更新中,能够考虑将这一缺憾弥补上,使得玩家可以有更多的选择空间与自由。

篮球里的各种流派(篮球计划个人评测)(26)

总得来说,这是一款别具一格的篮球游戏,如果你和我一样喜欢《热血篮球》和《街头篮球》这两款游戏的话。

那么,这款游戏,你值得一试!

这里是柒玖捌游戏说,我是寂落风,一个爱写更爱玩的宅男大叔!期待你的关注和留言!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