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舍生取义的几个试炼(饿死事小失节事大)

“饿死事小,失节事大”一直被认为是宋代程朱理学迫害女性的直接罪证,因为要求女子宁死也要守贞节,是十分不人道的。但是,历史真实或许并非这般想当然,程颐、朱熹等理学大儒虽然有推崇封建思想的过失,但也在很大程度上是被后代“进步分子”妖魔化了。

关于舍生取义的几个试炼(饿死事小失节事大)(1)

“饿死事小,失节事大”最早出现在《二程全书·遗书二十二》,有人问程颐:“寡妇孤苦无依,能否改嫁?”程颐说:“有人怕冻死饿死,才用饥寒作为借口。饿死事小,失节事大。”表面上看,这是在要求女子守贞节,但实际上是在借此表达“君子当舍生取义”的观点。朱熹也说过“饿死事小,失节事大”,是在《与陈师中书》里:“……饿死事小,失节事大,自世俗观之,诚为迂阔,然自知经识礼之君子观之,当有知其不可易也。”阅读原文不难看出,这与孟子的“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所表达的意思是一致的,就是要求士大夫要不畏强暴,宁为玉碎,不为瓦全,而非要求女子守贞节。这里的“节”并非女子的贞节,而是君子的气节。只是在后世有心人的扭曲下,断章取义下,只说它的表意,而不提它的深意,这才造成了误解。

明朝到民国延续了几百年的“贞节牌坊”,彻底束缚了封建女性的思想和自由,而“饿死事小,失节事大”也成了专门对付女性的教条口号,这与宋朝程朱理学的本意已经差之千里了,是被狭义化、曲解化、妖魔化了的结果。

关于舍生取义的几个试炼(饿死事小失节事大)(2)

南宋盛行的程朱理学是有其特定的历史背景和历史原因的。大宋王朝经历了靖康之耻,从盛极一时到偏安一方,士大夫阶层深感悲痛,一心雪耻。所以朱熹发扬了前辈程颐、程颢的思想,要求君子舍生取义,誓死捍卫民族尊严,决不让历史重演。这就和陆游临终在《示儿》一诗中的“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一样,表达的是南宋那一批文人的家国情怀。或许程朱等人确实有些用力过猛,禁锢了自由,迫害了思想,开了历史的倒车,但是论其初衷,肯定还是积极向上的,而非狭隘落后的。

关于舍生取义的几个试炼(饿死事小失节事大)(3)

作为“男女平等、崇尚自由”的绝对拥护者,笔者无意给程朱理学翻案,只是希望读者理性看待历史,不要人云亦云,不要非黑即白,不要只看表面,不深究原因。特定历史事件要放在特定历史背景下去看才会更明朗。“饿死事小,失节事大”在宋朝有其积极的意义,不能完全否定。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