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第十回概括(红楼梦第八回赏析)

一、贾府的清客们 1.宝玉从宁国府送贾母回荣国府,待贾母睡了中觉,宝玉打算去看望养病在家的宝钗,这里有这么一句话:“若从上房后角门过去,又恐遇见别事缠绕,再或可巧遇见他父亲,更为不妥,宁可绕远路罢了”从这句话,我们可以知道宝玉十分怕贾政的,接下来我们就来聊聊关于红楼梦第十回概括?以下内容大家不妨参考一二希望能帮到您!

红楼梦第十回概括(红楼梦第八回赏析)

红楼梦第十回概括

一、贾府的清客们

1.宝玉从宁国府送贾母回荣国府,待贾母睡了中觉,宝玉打算去看望养病在家的宝钗,这里有这么一句话:“若从上房后角门过去,又恐遇见别事缠绕,再或可巧遇见他父亲,更为不妥,宁可绕远路罢了。”从这句话,我们可以知道宝玉十分怕贾政的。

2.谁知到穿堂,便向东向北绕厅后而去。偏顶头遇见了门下清客相公詹光单聘仁二人走来。这两位清客的名字谐音是“沾光、善骗人”,可想贾府的清客们绝大数人都是骗吃骗喝的。看看他们是怎么对待宝玉:“一见了宝玉,便都笑着赶上来,一个抱住腰,一个携着手”。宝玉也从他们嘴里得知贾政在梦坡斋小书房里歇中觉。

3.在宝玉转向北奔梨香院,又遇见银库房总领吴新登,仓上头目戴良和几个管事的头目,共七人。有一个买办钱华忙上来请安。看看这些人说的话:“前儿在一处看见二爷写的斗方儿,字法越发好了,多早晚儿赏我们几张贴贴。”明显的是溜须拍马。

4.不论是清客们,还是大小头目们,都是阿谀奉承之辈。可想贾府的腐败,腐败到人心里去了,贾府的衰亡和这些人也是有一定关系的。

二、“通灵宝玉”和“金锁”

1.嘲诗:“女娲炼石已荒唐,又向荒唐演大荒。失去幽灵真境界,幻来亲就臭皮囊。好知运败金无彩,堪叹时乖玉不光。白骨如山忘姓氏,无非公子与红妆。”这首诗将“通灵宝玉”的来历简介了一下,也把贾家最后会败亡的主题再次点了出来。

2.通灵宝玉正反面内容:①正面:“通灵宝玉——莫失莫忘,仙寿恒昌”;②反面:“一除邪祟,二疗冤疾,三知祸福”。

3.金锁的两面:不离不弃,芳龄永继。

4.莺儿说了半句话:“是个癞头和尚送的,他说必须錾在金器上——”看样子给宝钗看病的是这个癞头和尚,给金锁的也是这个癞头和尚,正应了“金玉良缘”的谶言,既然莺儿说了一半,也说明“金玉良缘”也是半途而终。

5.这一回安排宝钗看通灵宝玉,宝玉看金锁,暗暗说明二人有一段姻缘,可惜不是好姻缘。

6.宝玉闻了一股香,这就是“冷香丸”的香气,宝玉还要吃,这既是胡闹,也是说明二人以后的缘分。

三、宝玉的奶妈

1.正在宝玉宝钗二人说话间,林黛玉进来了,黛玉又说了一番讽刺话。

2.随后薛姨妈留宝玉、黛玉吃饭,宝玉想喝酒,薛姨妈令人取了上等酒,宝玉的奶妈李嬷嬷说了一番,概括出来就是宝玉不能吃酒,否则自己挨训,在贾母那怎么吃都行,在外面就不行。薛姨妈说了,老太太问了,有我呢。说话时,宝玉已是三杯过去。李嬷嬷又上来拦阻。宝玉正在心甜意洽之时,李嬷嬷说了一句:“你可仔细老爷今儿在家,隄防问你的书!”宝玉顿时不想喝了,这次黛玉出马,说了几句,李嬷嬷不知道该怎么说了。之后吩咐小丫头,家去换衣服去了。

3.李嬷嬷又把宝玉沏的枫露茶给喝了,宝玉气的要把李嬷嬷撵出去,在袭人的劝说下,宝玉入睡了。彼时李嬷嬷等已进来了,听见醉了,不敢前来再加触犯,只悄悄的打听睡了,方放心散去。

4.李嬷嬷作为宝玉的奶妈管的太多,自己仗着喂过宝玉,有些倚老卖老。后文这个烦人的嬷嬷仍然有烦人的情节。

5.等后文再看看贾琏的奶妈,再进行对比。

四、秦可卿的父亲

1.秦业现任营缮郎,年近七十,夫人早亡。因当年无儿女,便向养生堂抱了一个儿子并一个女儿。谁知儿子又死了,只剩女儿,小名唤可儿,长大时,生的形容袅娜,性格风流。因素与贾家有些瓜葛,故结了亲,许与贾蓉为妻。那秦业至五旬之上方得了秦钟。

2.通过上面的信息,我们可以得知秦可卿并不是秦业的亲生女儿,而是从养生堂抱来的。秦业还抱来了一个儿子,结果儿子死了。这里的秦可卿的小名是叫可儿,而第五回贾宝玉喊的是“可卿”,可见《红楼梦》的作者还没有来得及修改前后的文本,就去世了。而秦钟是秦业五十多岁才有的,可见秦业是有生育能力的,而秦可卿和秦钟并不是亲姊弟。至于秦可卿嫁给贾蓉的理由居然是“因素与贾家有些瓜葛,故结了亲,许与贾蓉为妻”,这是很不寻常的,贾蓉可是宁国府第五代单传的正宗接班人,怎么会娶一个从养生堂抱来的女孩子?看看贾琏和贾珠娶得分别是王熙凤和李纨,这两人的家世,秦可卿怎么比得了?所以秦可卿的身份令人讳莫如深,后文慢慢分析。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