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身的时候vs恋爱的时候(单身与恋爱你选哪一个)

节后开工,听年轻人吐槽过年回家被各种花式催婚,有的说自己真不是不想找,实在是找不到合适的;也有的说一个人挺好的,干嘛非得给自己找麻烦;还有的说,实在被伤怕了,真不如一个人过心里踏实……

单身生活熟悉可控、自由自在,但却难免孤单寂寞;恋爱生活新鲜刺激、浪漫温馨,却又有可能遇挫受伤。那么,单身与恋爱,你选哪一个?

英国著名婚恋专家安德鲁·G·马歇尔,以最新理论研究成果为基础,结合自己丰富的实践经验,为单身人士创作了《好好恋爱:重写爱情剧本,谈一场双向奔赴的恋爱》(以下简称《好好恋爱》)。

单身的时候vs恋爱的时候(单身与恋爱你选哪一个)(1)

书中通过一个个鲜活的案例,帮助单身人士以全新视角看待恋爱,用爱的智慧回答爱情疑问,学会怎样在迎接爱情的同时不受伤、怎样结识更多异性、怎样发现潜在伴侣、怎样谈一场双向奔赴的恋爱……

如果说命中注定的那个人正在某处等着你,那《好好恋爱》这本书,就是在帮你找到TA。

01 为什么单身的年轻人越来越多?

书中说,在英国,25-44岁的男性群体中,如今的独居比例是20年前的2倍,而越来越多的女性也正在把建立亲密关系看作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事实上,在世界各地,单身问题可能都是一个无法回避的热门话题。

关于单身率持续走高的原因,可以说是众说纷纭,而生活方式改变造成的选择泛滥和人际关系疏离,无疑是最重要的两个因素。

想像一下,多年以前,当你想要买一条牛仔裤时,你基本上只需要选择适合自己的尺码就可以了,因为牛仔裤的样子大致差不多。可是现在,导购员会问你是想要水磨的还是酸洗的、紧身的还是阔腿的、拉链的还是纽扣的……

在恋爱约会这件事上,人们也常常面临同样的选择困境:一边是丰富的社会活动与网络信息,让人们看到更多优秀的异性,另一边是约会网站上有看似永无穷尽的选择机会。机会的无限增加似乎是一件好事,然而选择的泛滥,却会将人们带入追求完美的困境中。

单身的时候vs恋爱的时候(单身与恋爱你选哪一个)(2)

选择泛滥,让人们愿意付出更多时间去翻阅更多网店,执着地寻找最舒适的那条牛仔裤;选择泛滥,同样会让人们相信,世界上真的存在那么一个完美的恋人,可以陪伴自己幸福一生。然而,就像牛仔裤总要穿一段时间才会更合身一样,唯有细水长流的日子才能磨合出真正的爱人。

人际关系疏离同样是影响婚恋的重要因素。当人们越来越强调自主、自由与个人价值时,人与人之间的黏合被越来越弱化。如今各种线下俱乐部及社团的会员人数大多都在减少,人们真正可交流的朋友、可依赖的家庭成员也在越少。

孤独、封闭与人际关系的疏离,让彼此相爱共享岁月似乎成了一种奢望。然而,人是有社会属性的,不管友情、亲情多么美好,都无法代替人们对爱情的渴求。特别是当身陷困境时,充满爱意、温暖和谐的两性关系才是最好的避风港。

所以,尽管单身有其独特的意义,但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单身依然只是一个暂时的过渡期。

02 做好三个准备,走出单身陷阱

书中提到了一个重要的核心理念:吸引力效应。也就是说,你是什么样的人,就会吸引人什么样的人;你看待自己的方式,恰恰是别人看待你的方式。换言之,想要知道自己会遇到什么样的人,就要先认识自己;想到遇到一个更好的人,就要先成长自己。

书中说,想要走出单身陷阱,那就一定要为爱做好三个准备:

单身的时候vs恋爱的时候(单身与恋爱你选哪一个)(3)

第一个准备,了解过去。分析自己原生家庭的关系模式和过去糟糕的感情经历,是非常有意义的。因为,如果没有有意识地做调整,就可能会在某种程度上成为父母的翻版;如果不能有意识地做改变,就可能会找不同的人来反复重复那些无法解决的问题。

当然,我们了解自己的原生家庭与感情经历,绝对不是为了归责于父母或前任。

我们要做的,是要从内心深处接纳功过参半的父母,是要搞清楚当初自己为什么会做出那么糟糕的选择。了解过去的最终目的,是让自己有所成长,从而在内心深处为开始一段甜蜜的恋爱关系做好准备,只有这样,才有可能吸引到同样做好准备的人。

第二个准备,清除障碍。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最大的障碍在于内心深处的态度,它们往往根深蒂固、不易被察觉。常见的内心障碍有五个:

一是把爱情当作救星。但爱情只能帮我们暂时忘记自己的问题,最终化解难题仍然要靠自己的努力。

二是强迫自己光彩照人。但高颜值并不能为爱情提供保证,爱情更多取决于性格、忠诚和真正的勇气与能力。

三是热衷攀比。但与其攀比别人,不如专注自己的长处与感受。

四是追求完美伴侣。请务必记住,适合你的人一定不止一个,只不过他们都不可能完美。

五是所有问题都是因为别人的错。请务必记住,只有当你开始审视自己、改变自己时,周边环境才会发生真正的改变。

第三个准备,知道自己真正需要什么。从过往经历与自省中,我们往往可以看到自己真正的核心需求,搞明白自己究竟会吸引什么样的人。这将有助于与过往关系告别,明晰什么样的伴侣更适合自己。之后,我们可以尝试做一个练习,来重新审视你的择偶标准:

第一步,先列出你对伴侣的每一个要求,越具体越好。

第二步,从头到尾仔细研究所有标准的可能性。如果发现哪一条过于苛刻,那就划掉它;如果发现哪一条可以让步,那就修改它。

第三步,重新审视内心。看看那些原本认为不可动摇的信念,是不是真的不可侵犯;看看那些先决条件,可不可以改为参考条件。

经过列出标准、调整标准、挑战标准这三个环节,你应该可以拥有一张简洁明了的愿望清单,它会让你保持开放的心态,去选择真正适合自己的伴侣。

03 建立有效社交,找到今生挚爱

北卡罗来纳州杜克大学的社会学家们认为,大多数人都会至少认识750人,而人与人之间的联系远比我们想象中更为紧密。匈牙利作家弗里杰·卡瑞斯甚至认为,最多通过5个中间人,我们就可以把自己同地球上任何一个人联系起来。

这也就意味着,我们认识的人越多,就越有机会认识那个相伴终身的人。换言之,我们不应该放过每一个和别人交谈的机会,因为某个陌生人或许就是你和另一半的牵线人。这一观点,对于越来越封闭的现代人来说,有着特别重要的积极意义。

那么,怎样才能认识更多的人呢?

书中为我们详细讲解了掌控有效社交的7种交往技巧:沉浸其中,六度分隔,敞开心扉,主动搭讪,敢于冒险,换位思考,做个哲人。灵活使用这7种技巧,会给即将到来的美好爱情打下坚实基础。

说到爱情,实验心理学家多萝西·斯诺夫认为,浪漫小说家、诗人和词曲作家在作品中常常谈论爱情,这种让青年男女神魂颠倒的“爱情”,实际上应该叫做“迷恋”。迷恋会让人兴奋甚至上瘾,但迷恋不会永远持续下去。

书中说,迷恋持续的时间常常不超过6个月。当一段迷恋真的超过6个月时,那么通常就会持续18个月到3年,在此期间,情侣双方注意力开始关注外部现实,开始考虑未来,这时双方开始发展依恋关系。依恋与迷恋最大的不同就是,依恋可以持续一生。

有调查数据显示,3个月的时间,可以让两个人通过非正式活动的交流,决定是否确立恋爱关系;18个月的时间,可以让一段恋爱关系变成稳定的伴侣关系;18个月到3年的恋爱期,是幸福婚姻的前奏。

单身的时候vs恋爱的时候(单身与恋爱你选哪一个)(4)

写在最后:

《好好恋爱》这本书的创作目的,是助力读者成为一个擅长经营亲密关系的人。它不会像那些所谓“爱情教程”一样,试图教读者如何用计策让别人爱上自己,毕竟爱情不是挥动魔法棒就可以变出来的,而且用计谋建立的关系,也很难发展成稳定的亲密关系。

除了前沿的理论知识与鲜活的生活案例,书中还提供了大量的评估测评与练习,引导读者看清自己的依恋类型、约会方式、人生哲学等固有模式,帮助读者理解和接纳当下的自己,梳理遇到终身伴侣的最佳方式。

通过这本书,我们可以学会如何和过去告别、如何重建与父母的关系、如何倾听自己内心的声音、如何给关系排毒、如何与平时交集不多的人聊天、如何克服社交焦虑、如何优雅地解除一段关系……

希望每个期待爱情的人,都能走出单身陷阱,做出更好选择,好好谈一场双向奔赴的恋爱,找到今生挚爱,拥有幸福人生。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