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态移动硬盘数据存储(移动办公的存储选择)

传统的U盘虽然依旧活跃在市场中,然而随着大文件的愈发普遍,消费者对于传输速度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许多移动办公的用户对于此类产品的需求相当之高。笔者也是一位典型的“随机”办公者,在这方面可谓尝试许多,最近入手了一款aigo的USSD,体验之后有些感想,因此撰文分享和移动固态硬盘的区别,希望对部分小伙伴有帮助作用。

固态移动硬盘数据存储(移动办公的存储选择)(1)

笔者此前也购入一款ORICO固态移动硬盘,而且同样体积非常小巧,不过和aigo的USSD相比之下还是偏大一些,当然差距其实已经相当之小,对于移动办公的包包而言,这样的区别已经基本可忽略,可以随意放入包内任何一个角落。

固态移动硬盘数据存储(移动办公的存储选择)(2)

在接口方面,笔者会更加喜欢新购入的USSD,同时配备USB-A和USB-C两个接口,较移动固态硬盘拥有更为方便的操作空间,此外在收纳方面,USSD可以用两段的折叠盖予以保护,相比移动固态硬盘会稍好一些,可减少进灰之类的困扰。

固态移动硬盘数据存储(移动办公的存储选择)(3)

事实上,移动固态硬盘也可通过USB-A和USB-C进行数据传输,只不过需要配备两根数据线(即A2C和C2C),即便A2C数据线已经在日常使用中较为常见,但是C2C还是相对稀少,换言之,同时携带这两根数据线的用户并不会太多。坦率地说,笔者在使用移动固态硬盘时,经常遇到这样的问题,常见的情况是C2C的线没带,毫无疑问传输速度会慢不少。

固态移动硬盘数据存储(移动办公的存储选择)(4)

固态移动硬盘数据存储(移动办公的存储选择)(5)

而新入手的USSD则因为自带接口,有效避免线材漏带的烦恼,可直接根据不同的接口进行接入并传输数据,很好地解决了笔者此前的一大问题点。

固态移动硬盘数据存储(移动办公的存储选择)(6)

传输速度方面,其实两者的成绩相当接近,笔者用diskmark跑分测试得到一组数据,实际显示USSD的读取速度会更快一些,大约在520MB/s,要明显高于移动固态硬盘的440MB/s;而写入速度则两者势均力敌,都在420MB/S左右。必须承认,这样的差距对于实际使用的影响已经相当小,如果非常分高低的话,USSD的写入速度或者会让老板和客户的等待时间更短几秒,有比较小的几率能让职场打工人升职加薪。

固态移动硬盘数据存储(移动办公的存储选择)(7)

需要注意的是,这两款存储设备都可以直接接入手机使用,并且笔者的华为Mate40 Pro可以通过文件管理器进行读取,不同点是移动固态硬盘需要线材连接,操作步骤稍显啰嗦。

固态移动硬盘数据存储(移动办公的存储选择)(8)

固态移动硬盘数据存储(移动办公的存储选择)(9)

另外,USSD的脑洞玩法让笔者非常意外,即先后将USSD和手机接入电脑之后,这两款存储设备居然都能在电脑端读取,也就是说,这是用一条传输路径连接两个存储器的神器操作。由此带来的优点是,第一可省去一个传输接口(对于笔记本而言这非常重要),第二可直接进行USSD和手机之间的数据传输。这一意外尝试确实带来新鲜感,而且实际的使用效果同样出色。

固态移动硬盘数据存储(移动办公的存储选择)(10)

固态移动硬盘数据存储(移动办公的存储选择)(11)

在槽点方面,笔者此前非常不喜欢高速传输数据时,移动固态硬盘机身短时间的发热甚至是发烫现象,然而即便是新购入的USSD依然逃离不了这一现象,高速传输所导致的机身发烫情况同样存在,已然是一则通病。唯一令人欣慰的是,这两款产品都是金属机身,导热快,即散热也特别快,用完之后降温速度让人满意。

固态移动硬盘数据存储(移动办公的存储选择)(12)

小结一下,笔者先后购入的这两款产品基本上是同一类型的设备,相互之间的差距也较小,使用体验区别并不太大,高速传输都非常之快,小巧便携均较出色,发热问题同样难免。小小差距在于USSD的操作逻辑会占据优势,脱离线材自带接口的设计在移动办公使用方面会显得更加快捷,这也是笔者比较满意的一点,而且笔者这次选择128GB,百来块钱也不肉疼,日常使用足够。以上内容简单分享,各位看官小伙伴会选择哪一款存储设备呢?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