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为什么当不了皇帝(位高权重的诸葛亮真的没有想过当皇帝吗)

赖正直 时拾史事

作者|赖正直

本文系时拾史事原创独家,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搬运

小编留言:这篇文章配图配的心好累,好累好累,身体不适今天发的晚了,心疼的抱住了胖胖的自己。周日快乐啊


上次说了袁绍集团中的地图炮,有几位读者评论留言指出,蜀汉集团和孙吴集团也有地图炮。这是非常正确的。

所谓“地图炮”,是个搏眼球的说法,学术名称应该叫做“地缘政治集团”。以出生地的不同来划分政治派别,这在中国历朝历代都存在。

外国也存在

因为中国疆域太大了,不同地域之间难免存在文化差异(语言、风俗、生活习惯、价值取向等等),一群人在一起,很自然地就会根据不同地域文化背景分成不同的地缘集团。只不过,在三国两晋南北朝的士族门阀社会里,地缘集团的存在感尤为强烈而已。在三国两晋南北朝,地方长官回避本籍地,一般不是本地人,而基层社会又控制在本地的士族手里,因此不同出生地域的人士之间的矛盾不仅必然存在,而且是左右着政局发展动向的重要因素。这一时期的各个政治集团,凡是能够较好处理这些地图炮问题的,就会发展得比较强大,处理得不好,就会有覆灭的危险。三国之中,孙吴对这个问题处理得相对较好,因此祚命最长,曹魏则次之,蜀汉处理得最差,所以最先灭亡。

没错,确实有人这样认为。

诸葛亮,历来被奉为忠臣楷模,垂范千古。但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出现了一些异类观点,认为诸葛亮是奸臣、野心家、阴谋家,和王莽、曹操,乃至后来的司马昭、刘裕之类是一丘之貉。其中不仅有良莠不齐的网络文章,还有不少是专业历史学者在中规中矩的学术专著中提出来的。

按这样说,诸葛亮隐藏得可够深的。骗了世人几千年,文化大革命都没清算到诸葛亮头上,直到现在才被揪出来。哦呦呦呦呦,不得了,这个问题需要好好捋一捋。

一、为什么有人说诸葛亮想当皇帝?

说诸葛亮想当皇帝,当然不是张口就来的胡说八道,而是有“依据”的。我们先把这些“依据”归纳一下,哦呦,有蛮多条:

诸葛亮为什么当不了皇帝(位高权重的诸葛亮真的没有想过当皇帝吗)(1)

(一)诸葛亮从年轻时起就怀有当皇帝的“野心”

有人认为,诸葛亮的志向远远超过一般人的想像,有争夺天下、建立王霸之业的雄心。

理由之一是:诸葛亮曾与石韬、徐庶、孟建云:“卿三人仕进可至刺史、郡守也”,而三人反问诸葛亮可至何官时,诸葛亮却“但笑而不言”(《三国志·诸葛亮传》注引《魏略》)。 诸葛亮为何发出蜜汁微笑?盖因刺史、郡守一类官职皆不在诸葛亮眼中,其大志所欲实为难以启齿告人的“皇帝”。东汉末年政局混乱,称孤道寡者不可胜数,诸葛亮的志向未必就不如他们。

这样说来,诸葛亮一直怀有称王称帝的“野心”,他的权力之路,完全是有计划、分步骤的“阴谋”。

(二)诸葛亮为了攫取刘备集团的最高权力,不惜借刀杀关羽、乘削夺法正官职

关羽败亡,成都方面始终未发一兵,事出蹊跷,历来为史家所疑,章太炎就曾提出过诸葛亮杀关羽之说,即诸葛亮为了攫取刘备集团的最高权力,必须越过关羽这道坎,宁可丢失荆州,也要借吴人之手除掉关羽。

诸葛亮为什么当不了皇帝(位高权重的诸葛亮真的没有想过当皇帝吗)(2)

至于法正,也是诸葛亮夺权之路的障碍。于是,在法正随刘备北征汉中的时候,诸葛亮让亲信杨洪代理法正所任的蜀郡太守一职,负责后勤调度,在“众事皆办”之后,杨洪就正式担任蜀郡太守,剥夺了法正“外统都畿”的权力。这样一说,给人的印象是:诸葛亮“野心”很大、深不可测,他的权力之路,充满了不可告人的算计和阴谋。

(三)李严曾劝诸葛亮受九锡、称王

与诸葛亮同受顾命的李严曾给诸葛亮写信,“劝亮宜受九锡,进爵称王”(《三国志·李严传》注引《诸葛亮集》)。所谓“九锡”,亦称“九命”,是古代帝王赐给有功之臣的九种礼器,王莽之后,九锡成为权臣禅代篡位的工具,曹操就是通过加九锡、称魏王,进而由曹丕实现禅代的。

对于李严的建议,诸葛亮的回答是:“吾本东方下士,误用于先帝,位极人臣,禄赐百亿,今讨贼未效,知己未答,而方宠齐、晋,坐自贵大,非其义也。若灭魏斩睿,帝还故居,与诸子并升,虽十命可受,况于九邪?”

有人认为,诸葛亮表面上拒绝了李严的建议,但这说话的口气相当大,完全不像一个自诩“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忠臣,倒像是一个飞扬跋扈的擅权奸臣在说话。

诸葛亮为什么当不了皇帝(位高权重的诸葛亮真的没有想过当皇帝吗)(3)

(四)诸葛亮打击、排斥李严

刘备死前,托孤于诸葛亮和李严两人,“以严为中都护,统内外军事,留镇永安”(《三国志·李严传》)。有人认为,诸葛亮既然有着称帝的野心,绝对不会接受这样的权力安排,所以,诸葛亮打击、排斥李严不遗余力,最终导致李严被流放于梓潼。

(五)诸葛亮的野心曾被李邈揭发

诸葛亮刚死,丞相参军、安汉将军李邈就上书后主,称:“亮身杖强兵,狼顾虎视,五大不在边,臣常危之”(《华阳国志·广汉士女》)。所谓“狼顾”,是指可以像狼一样身子不动而把脸转向身后,被认为是“非人臣”之相,司马懿就具有“狼顾”之相。李邈在此用“狼顾”形容诸葛亮,意指其打算图谋不轨。有人据此认为:“诸葛亮执政时并没有被时人视为事君以礼、谋国以忠的圭臬”。

(六)诸葛亮在对外交往中无视刘禅

在与孙权的外交往来中,使者邓芝总是言必称诸葛亮,根本没提到后主刘禅。而诸葛亮也是以自己的名义与孙权对话,在外交上完全撇开刘禅。

(七)诸葛亮擅自指定接班人

诸葛亮在临终前指定亲信蒋琬、费袆为接班人,独断专行,根本不同后主商量。这是擅权、跋扈的一种表现。

(八)诸葛亮和后主的关系并不好

诸葛亮在《出师表》中干预后主对大臣的任命,代替后主作出安排,而且提出“宫中府中,俱为一体”,要把丞相府变成和后主的宫廷平起平坐的机构,甚至对后主的一举一动指指点点。有人认为这是因为诸葛亮秉政后,根本就没有把后主刘禅放在眼里,他颐指气使,动辄教训皇帝。在刘备在世时,诸葛亮曾称后主“雅量甚大增修,过于所望”(《三国志·先主传》注引《诸葛亮集》),可到了北伐前夕,诸葛亮又说后主“富于春秋,朱紫难别”(《三国志·董允传》),因此派董允统领宫中宿卫亲兵,并要求后主“事无大小,悉以咨之”。

这是“欺君”的行为,与曹操将汉献帝视为傀儡无异。诸葛亮死后,后主不同意在成都为诸葛亮立庙,大概就是刘禅对诸葛亮的一种报复。

(九)诸葛亮死后,蜀汉不再设立丞相一职

诸葛亮死后,蜀汉的执政者蒋琬、费袆的官职都是大将军、录尚书事,也就是说,丞相一职被废除了。刘禅为何废除丞相制?有人认为这是因为诸葛亮生前严重威胁了刘禅的地位,刘禅决不容许再出现第二个诸葛亮。

(十)诸葛亮北伐的目的是为称帝积累政治资本

诸葛亮五次北伐,总的来看胜算并不大,但诸葛亮仍穷其一生致力北伐,为何?有人认为,诸葛亮北伐的目的是为了受九锡,进而代汉称帝。因为对于诸葛亮个人而言,不北伐就不能显示其军事才能,蜀中士人就不会心悦诚服,也无法树立起个人声望,最终也就不能达到登上帝王宝座的目的。如果北伐成功,其已功高不赏,他要废掉刘禅而自取皇位,就有雄厚的政治资本。诸葛亮的做法和桓温、刘裕等人“立功河朔,还受九锡”的思路是一样的。

(十一)诸葛亮在北伐之前,已接受了部分九锡之物

后主曾经“诏赐亮金鈇钺一具,曲盖一,前后羽葆鼓吹各一部,虎贲六十人”(《三国志·诸葛亮传》)。“鈇钺”、“虎贲”都是九锡之一,而“羽葆鼓吹”则是九锡中的“乐则”。按此,诸葛亮在北伐前已加了三锡,比春秋时的霸主齐桓公还多了一锡。

二、这些“依据”靠谱吗?

哦豁~,这一条条煞有介事的指控,好像已经坐实了诸葛亮的“奸臣”形象。然而,桥豆、桥豆麻袋!您再仔细看看,这些指控的依据并不是那么靠谱呢。

(一)关于诸葛亮的“笑而不言”

仅凭诸葛亮“笑而不言”,就推断他不欲为人臣,太过于捕风捉影了。从同时代的其他许多人称王称帝,就推断诸葛亮也想称王称帝,更是牵强,如同当今小偷很多,就推断每个人都想偷东西一样,毫无依据。这一条显然是不能成立的。

(二)所谓借刀杀关羽、夺法正之职

关羽败亡之际,诸葛亮虽然深得刘备信任,但尚未取得刘备集团的最高权力,诸葛亮不可能对援救关羽、撤换法正之类的大问题一手遮天。且不论刘备集团是否有意借刀杀关羽,就算确有其事,诸葛亮也只是个“实行犯”,在这个“实行犯”之后,还有个作用更大的“教唆犯”,这就是刘备。关羽为人高傲,目空一切,刘备在世,尚不能完全掌控,何况易代之后?为后世计,刘备决意杀掉关羽,倒也可以说得通。但如果说仅仅因为诸葛亮“不尽军师职责”,刘备就坐待关羽败亡,那也未免小看了刘备。

至于法正,如果没有刘备的许可,诸葛亮根本不可能随意任命蜀郡太守这样重要的官职。《三国志》在记载此事时说得很清楚:“亮表洪领蜀郡太守”(《三国志》卷四十一《杨洪传》),诸葛亮并非自作主张,而是上表给了刘备的。诸葛亮行事谨慎,这是众所周知的,没有和刘备事先通气,诸葛亮不可能提出这种大胆的建议。因此,法正的职位变动,很明显是出于刘备的意思。诸葛亮再次扮演了一个“实行犯”的角色,而“教唆犯”只能是刘备。

那么,刘备为什么要撤去法正蜀郡太守之职呢?这个就涉及到刘备集团内部的地域派系问题了。

话说刘备早期经历曲折,他的政治班底成员的构成也非常复杂,大概来自五个方面:一是元从派,主要是最早追随刘备的关羽、张飞、赵云、孙乾、简雍和出身徐州豪族的糜竺兄弟;二是荆州派,包括在刘备夺取荆州过程中归属的诸葛亮、伊籍、魏延、黄忠、蒋琬、马良等;三是益州派,即刘备入蜀时归属的原刘璋集团的益州人,包括黄权、张裔、费诗、杨洪等;四是侨居派,即刘焉刘璋时期侨居益州的外地人,包括法正、李严等;五是凉州派,即马超、马岱等。

为便于分析,以上的五分法可以简化一下,分成两派:一是益州派和侨居派可以笼统称为“(益州)本土派”,二是其他几派可以统称为“外来派”。

刘备集团中的本土派和外来派不可避免地存在利益冲突和矛盾。刘备政权作为一个外来政权,其核心当然必须是外来派,但其统治益州地区,又必须依靠在当地人际关系基础深厚的本土派。因此,刘备集团基本人事方针是:优先加强外来派地位,同时协调两派关系。

这一人事方针后来为诸葛亮所继承。从这个角度来看,蜀汉的很多重大政治事件就可以比较容易地得到理解。以法正为例,刘备一开始非常尊重他,除了法正本人有谋略、有才能外,也带有收蜀中士人之心的目的,因为法正是本土派的代表,刘备对法正好,能够笼络一些出身益州或侨居益州的士大夫。但是法正既然属于益州本土派,就不可能真正得到刘备的信任。而且法正这个人,缺点也很突出,首先一条,他是靠出卖旧主刘璋来求得富贵的,善于察人的刘备对这种人不可能不有所提防。果然,法正在当上了蜀郡太守之后,“一餐之德,睚眦之怨,无不报复,擅杀毁伤已者数人”(《三国志·法正传》),露出一副小人得志的嘴脸,诸葛亮对其放纵不问,不是诸葛亮怕他,而是他对刘备来说还有利用的价值。后来,在北征汉中的时候,刘备大概认为自己地位已经相当巩固,而法正的利用价值减少,就和诸葛亮采用偷梁换柱的办法,撤掉了法正最关键的职位——蜀郡太守。

作为平衡和补偿,刘备在平定汉中后任命法正为尚书令、护军将军。表面上看,尚书令是尚书台的长官、是处理政务的中枢要职,比蜀郡太守大多了,但实际上,这是刘备挖的一个坑。因为刘备在平定汉中后自称的职务是“大司马、汉中王”,此时蜀汉集团还没有建立“尚书台”这个机构(尚书台是皇帝的近侍机构),因此,法正这个“尚书令”,只能是汉献帝的那个尚书台的尚书令,这无疑是明升暗降,架空法正。果然,法正在出任尚书令一职后惶恐不安,不久就郁郁而终。这也说明,法正这个人好面子、爱虚荣,经受不了大起大落,刘备耍个心眼就把他吓死了,善于用人的刘备不会长期重用这种人。

说到底,法正的命运,完全掌握在刘备的手里,诸葛亮只不过是执行政策而已。

(三)关于李严书信

李严和诸葛亮的两封信确实很厉害,李严居然劝诸葛亮受九锡并进爵称王,而诸葛亮更是潇洒,竟说受十锡(十命)都可以,何况九锡!曹操受九锡进而子孙篡位的事可是殷鉴不远的事情,但诸葛亮却认真地讨论起自己受九锡之事,其用意何在?这个问题不解释清楚,诸葛亮就很难清白了。

影视剧李严

诸葛亮为什么当不了皇帝(位高权重的诸葛亮真的没有想过当皇帝吗)(4)

李严虽是荆州人,但很早就投到刘璋手下,属于益州本土派。他故意用“九锡”之类的敏感词语来试探诸葛亮,用心是十分阴险的,如果诸葛亮“义正词严”地拒绝,反而显得矫揉造作。于是诸葛亮巧妙变通,用逻辑上的“归谬法”来回答李严,这是一种语气极为强烈的反问式回答,翻译成大白话来说,就是“俺受十锡都可以,还会在乎九锡?”表达的是对“九锡”的不屑与鄙视。至于君臣名分,因为有刘备的“君可自取”在前,诸葛亮在此无须拘泥。这样一来,李严一伙在诸葛亮强硬而巧妙的回答面前,就无话可说了。

(四)关于诸葛亮打击李严

刘备安排诸葛亮和李严同时辅政,用意何在?

这还是要从蜀汉集团本土派和外来派的角度来理解。刘备在世时,实行的是“优先加强外来派地位,同时协调两派关系”的政策,本土派在很大程度上是受到抑制的,刘备死后,本土派是否会有异动,刘备很不放心,于是他突击提拔李严,让本土派看到升官重用的希望,同时将李严拉拢过来,让他帮助诸葛亮协调两派关系。亮、严二人,虽同受顾命,但明显有别,特别是刘备对诸葛亮所说的“君可自取”之语,实际上是说给李严等本土派听的,目的就是强化诸葛亮的地位,以此巩固外来派人士的地位,确保“以外来派为核心”的组织路线能够贯彻下去,断绝益州本土派有任何非分之想。

李严是荆州人,又长期寓居益州,本来是协调两派关系的不错人选,但李严后来超出的刘备的安排,企图取得与诸葛亮平起平坐的地位,他拒绝交出军队投入北伐、在江州筑大城、策划设置巴州刺史、要求和诸葛亮一样“开府治事”,这是在蜀汉集团中占据统治地位的外来派所不能容忍的,并非诸葛亮个人的问题。李严被废黜,是两派矛盾斗争的结果,而不仅仅是诸葛亮因为个人权势地位的打击排斥。

(五)关于李邈

李邈,益州广汉郡郪县人,刘璋时任牛鞞县长(汉制,大县称令,小县称长),是个典型的“益州本土派”。在刘备、诸葛亮秉政时代,益州本土派受到压抑,诸葛亮死后,政策走向尚未明朗,益州本土派急于试探了解后主刘禅的心思,于是有了李邈上书。李邈揣测,后主与诸葛亮关系并不十分融洽,说不定后主会同意自己的观点,一举扭转局势。但李邈显然错估了形势,后主虽昏,却也还懂得外来派才是本集团的根基,不能允许益州本土派随意翻盘,而执政的蒋琬、费袆等人也不可能坐视益州本土派的挑衅。

再加上,诸葛亮对李邈曾有救命之恩。《华阳国志·广汉士女》载,成都初定,李邈正旦行酒,面责刘备,有司将杀之,诸葛亮力请得免。诸葛亮刚死,李邈就恩将仇报,这种做法恐怕连后主也看不惯,于是李邈遂被下狱诛杀,这并非值得大惊小怪之事。

关于诸葛亮在当时当地的评价,陈寿在《三国志》中已经有明确的说法:“专权而不失礼,行君事而国人不疑”、“行法严而国人悦服,用民尽其力而下不怨”(《三国志·诸葛亮传》),这应当是当时人们的普遍看法,生于当时的陈寿应该比千年之后的现代人更了解当时的人是如何评价诸葛亮的。有人放着俯拾皆是的称赞诸葛亮的大量证据不用,却抓住一条政敌毁谤诸葛亮的黑材料紧紧不放、大做文章,这不是“哪壶不开提哪壶”吗?

(六)关于与孙权的外交

在与孙吴的外交往来中,诸葛亮确实是以自己的名义与孙权对话。这倒不是诸葛亮有意撇开刘禅,而是因为孙权担心的问题就是“蜀主幼弱”,怀疑蜀汉能否长期坚持联盟,这时,由诸葛亮直接出面与孙权打交道,以自己的名义向孙权作出保证,正是要打消孙权的疑虑,这是有利于两家联盟的。如果拘泥于君臣名义,反而不利于消除误会和不信任。受命辅政的诸葛亮,为了打破外交僵局而采取一些灵活手段,完全合理,根本没有必要缩手缩脚。

(七)关于诸葛亮指定接班人

《三国志·蒋琬传》载,诸葛亮曾“密表后主曰:‘臣若不幸,后事宜以付(蒋)琬。’”这里说得很清楚,诸葛亮虽然指定了蒋琬接班,但他是上了“密表”给后主的,并非独断专行,不是不跟后主商量。

(八)关于诸葛亮与后主的关系

诸葛亮与后主的关系并不好,这没错。但诸葛亮动辄教训后主,与曹操的“欺主”是不一样的。因为诸葛亮是受人家老爸的委托啊,如果唯唯诺诺,像吴国的顾雍那样只当老好人,那倒反是有负先帝所托了。刘备说得很明白,让刘禅对诸葛亮“事之如父”,老子教训儿子,有什么不可以呢?而且时人都认为诸葛亮“专权而不失礼”,不觉得有什么不妥。这不能成为诸葛亮有野心的证据。

(九)关于蜀国不再设立丞相

至于蜀国不再设立丞相,其实也不难理解。蜀汉继承的是东汉的制度,东汉本来没有丞相这个职位,董卓任相国、曹操任丞相,都是非常时期的非常之任。《晋书·职官志》说到,魏晋以来,丞相、相国“皆非复寻常人臣之职”。诸葛亮任丞相,也是非常之任,诸葛亮死后,已经没有“非常人臣”可以担任此职了,自然就不再设立。这只能说明诸葛亮生前权重,不能说明诸葛亮有当皇帝的野心。

(十)关于诸葛亮北伐的目的

诸葛亮为什么要北伐?

这是历代史家长期以来不断研究而未得其解的难题。在此也很难一言以蔽之,只能说是古人的理想主义情怀,现代人不容易理解。不过,把诸葛亮的北伐与桓温之流的“立功河朔、还受九锡”联系起来,那是毫无依据、毫无逻辑的。历史上北伐的人多了,难道这些人都是想当皇帝?东晋时庾翼、谢玄也曾经北伐,他们也要当皇帝?

(十一)关于诸葛亮曾接受九锡中的三锡

诸葛亮确实接受了“鈇钺”、“虎贲”、“羽葆鼓吹”,但这不能说明什么问题。九锡本来就是帝王对功臣的奖励品,虽然后来其功能被异化,但运用之妙、存乎一心,基于不同的目的,九锡可以用于不同的场合。一看到九锡,就想到禅让、当皇帝,似乎没有必要这么敏感,何况这只是九锡的一部分。实际上,三国两晋时期的很多诸侯王以及石苞、王导、陶侃等重臣也曾得到黄钺、虎贲、班剑、羽葆鼓吹之类的东西,这些东西也具有奖赏勋劳的功能,并不见得一定是称帝的前奏曲。

综上所述,关于诸葛亮企图当皇帝的指控,实际上一条也不能成立,诸葛亮根本不可能称帝!(欢迎反驳)

三、为什么会有这种观点?

诸葛亮在两千年来一直被奉为忠臣楷模,但到了当代,却突然遭受质疑,这是为什么?我想来想去可能有两个原因:

诸葛亮为什么当不了皇帝(位高权重的诸葛亮真的没有想过当皇帝吗)(5)

第一是阴谋论盛行。中国的问题都是西方势力在搞破坏,而西方政府则控制在共济会和罗斯柴尔德家族手里。按照这样的思维,诸葛亮为什么明知北伐不可为而执意为之?原因是在搞阴谋,是准备实现称帝的野心。

第二大概是中国社会的传统道德价值体系解体的结果。忠、义、诚、信等标准不再为人们所信奉,各种没有底线的言行遂大行其道。诸葛亮无端被疑,也是在这种传统道德崩溃、价值标准错乱的社会背景下产生的。

诸葛武侯的文章、事迹,曾感动、鼓舞了无数中外仁人志士,激励他们为理想而奋斗,岳飞曾手书前后《出师表》以为座右之铭,日本明治天皇曾说:“读《出师表》而不落泪者,非人也!”而现代的中国人却从《出师表》中读出了“篡权”、“野心”、“阴谋”,甚至发现了诸葛亮企图称帝的“惊天秘密”。问题不在诸葛亮,而在解读诸葛亮的人们。

参考文献

【西晋】陈寿:《三国志》,中华书局2000年版。

【东晋】常璩:《华阳国志》,上海古籍出版社2015年版。

【唐】房玄龄:《晋书》,中华书局2000年版。

【清】钱仪吉:《三国会要》,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版。

卢弼:《三国志集解》,中华书局2012年版。

吕思勉:《三国史话》,中华书局2006年版。

方诗铭:《论三国人物》,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版。

周一良:《魏晋南北朝史论集》,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田余庆:《秦汉魏晋史探微》,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朱子彦:《走下圣坛的诸葛亮》,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盛巽昌:《质疑诸葛亮“借刀”杀关羽》,《探索与争鸣》2005第6期。

王延武:《关羽败亡与刘备的关系》,《江汉论坛》2003年第7期。

林榕杰:《关羽荆州之战新析》,《军事历史研究》2009年第4期。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