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城镇化与土地城镇化协调发展(推进农村城镇化建设)

自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我国农村城镇化发展的步子一年比一年快。据国家发改委网站公布的2022年区域城乡相关数据显示:2022年末,我国城镇常住人口92071万人。乡村常住人口49104万人,当年减少731万人。城镇化率达65.22%,提高0.5百分点。近日,国家发改委等19部门又联合发文,就分类引导新型城镇化、加快市民化进程等方面,给出了新政策和指导意见。

人口城镇化与土地城镇化协调发展(推进农村城镇化建设)(1)

全国各地农村城镇化飞速发展,给乡村面貌带来巨大改观,广大农村地区的人居环境、医疗、教育、文体基础条件均得到较好改善。可以肯定的是,很大一部分农民朋友分享到了农村发展带来的好处红利。

但不可否认的是,由于城镇化进展过急、过快,也带来了近忧和远患。如,进城农民当前和今后的就业以及收入来源怎么保障、往后子孙后代的发展后路怎么安排;大批青壮年出走造成农村村落“空壳”甚至消败,优秀地域传统文化元素流逝不续等,一系列问题也亟待破解。

民族要振兴,乡村要发展。但乡村如何发展,向哪里发展,是借鉴美西方走过的道路,还是探索中国特色现代农村城镇化发展之路?这些时代叩问,关乎千万个农民家庭利害得失,也涉及国家存亡安危,社会长治久安。如果不下力谋划好、统筹好、解决好,抑或被人为轻视忽略,就可能给今后的社会埋下巨大隐患。

人口城镇化与土地城镇化协调发展(推进农村城镇化建设)(2)

关注城乡问题的人都知道,目前西方国家农村城镇化率远高于我们。美国农民仅占总人口1.8%,城市化率达76%,英、法、德等国分别都在80%以上,日本达到77%较高水平,连巴西国家的城市化率也高达85.9%。但是,农村城镇化率居高,是否就意味着社会治理矛盾就能减少,就能一劳永逸解决乡村贫困落后问题呢?事实证明,答案是否定的。

当前,美国农村区域矛盾问题仍然十分突出。特别在新冠疫情冲击下,农村普遍更加凋敝。具体表现为,一是贫困代际相传更加固化;二是导致贫困厄运恶性循环,马太效应更加明显;三是国家经济增长与农村减贫的关系越来越弱;四是儿童贫困问题越来越突出等。这些乡村问题已成为美国经济乃至社会发展的主要问题之一。同样,其他西方国家也面临类似难题。

巴西是一个独享“上帝眷顾”的国家,气候和资源禀赋非常好。但在城市化率达到如此高的情况下,城市里的大片“贫民窟”倒成为独特“风景”。在极为脏乱差的城市一隅,比基尼女满街晃,光着脚丫踩着污水玩耍的孩子瘦骨嶙峋,一些贫穷失地农民为了裹腹,只能食用当地一种黏土充饥。贫困穷人乞讨景象和举目不见边的“贫困窟”,已使巴西城市风光不再可爱。

在把美国及西方模式当成“我们新时期、新生产力水平下愿景和借鉴”时,决策部门和各级政府应当慎重三思。切莫忘了国别差异,国情不同,社会制度也不同。而且,我们还拥有比西方悠久多的,五六千年的农耕文明史。

如果唯西方国家城镇化模式为蓝本,亦或为追求GDP经济数据好看,将大批农民拉进城、引上楼,就盲目开展撤乡并村,擅作集体土地流转,无异于“竭泽而渔”,“杀鸡取卵”,一时可能风风光光,但后续难免不步美西方的后尘,落入“后城镇化陷阱”,这对我们国家和民族将是不可承受之重!

笔者不是经济学者,不为经济数据梵蓠锢囿。除关注城镇化可能给国家长治久安带来的不利影响,也对当前农村城镇化建设可能给农耕文化基因传承造成毁灭性冲击,感到丝丝隐忧。

人口城镇化与土地城镇化协调发展(推进农村城镇化建设)(3)

据相关调查显示,过去30年我国大约消失了120万个自然村落,平均每天消失100个,有的古村落已经存系千年之久。伴随自然村落的消失,许多地域悠久的历史、文化、建筑以及一些极具民族特色的民间技艺等,已造成难以再生和挽回的境地。

或许人们都有体验,最能体现我国传统文化特色的民族民俗节日,现在只有在农村倘保存些原汁原味,而在城市里几乎不见过节的氛围。如我国最隆重的新春佳节,城里人还能感受到多少年味?除此之外,甚至我们每天还有许许多多亘古延绵的乡村民间传统文化,伴随着农村城镇化急促的脚步而正悄然流逝。此种景况着实令人痛心惋惜。

传统文化风俗消失或行将消失,必将造成民族文化及优秀传统习俗的根系断裂。我们这代人不应该、也不能成为葬送民族文化传承基因的历史罪人。

为了存续和保护民族传统文化,国家有关部门为此专门确立了许多非遗传统继承人项目。这种救急性措施,恐怕只能最低限度维系现状。没有广大农村农民这片深厚的沃土固根滋养,就失去了接续的生命源泉,难以维持长久。试想,“一根线”岂能抵得上“满地棉”。

推进农村城镇化建设,并非只有让农民“离土进城”,使农村空心、撂荒、萧条的一条道、一种发展模式。结合当地文化特点和民俗风情,立足本山本水、本乡本土、本院本落,搞好统筹开发建设,完全可以改善和提高农村农民的生活条件和质量,使现代化富裕生活的阳光照进农村千家万户。当前,我国云贵川藏等西部一些省市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正如火如荼,就创立了不少成功典范。

2019年,在江西潭头村考察时指出:“城镇化和乡村振兴互促互生。要把乡村振兴起来,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好”。我们要深刻领会的教诲,牢牢掌握农村城镇化建设正确方向,契合国情民意,坚定走中国特色现代化发展之路,以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的勇气担当,和对历史、对人民高度负责的使命意识,规划城乡协调融合,着力乡村特色建设,努力实现共同富裕。

不谋万世者,不足以谋一时;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推进农村城镇化建设,各级政府应在资金、项目和人才上,坚持向乡村一线用力下沉,持续加大各类资源投入力度,大力扶持乡村现代化建设;因乡制宜、因村施策,拿出系统科学、贴合乡村实际的发展政策和规划措施;鼓励有志青年返乡创业,创造环境和条件,留住人才和资金,使之扎根乡村、建设乡村和改变乡村。

在农村城镇化建设中,要特别关注特色民俗风情和优秀传统文化因素的保护与传承,象爱护眼睛一样为之营造哺育、生长、繁殖的环境土壤,把民族优秀文化基因的根扎深、扎实,让优秀的民族文化瑰宝,打上时代的印记,插上科技的翅膀,借助商业的平台,长得更旺,传得更久,飞得更远,使其发扬光大。

人口城镇化与土地城镇化协调发展(推进农村城镇化建设)(4)

农村城镇化建设还要避免“一本经”、“一刀切”,防止理念和模式的同质化。政府还应积极作为,敢于担当,严格管控好社会资本下乡,防止资本无序挤占土地和人力资源,从而损害广大农民的根本及长远利益。

沿着社会主义新时代共同富裕的康庄大道,在祖国万里山河,摹画建设出千千万万个山清水秀、风光旖旎的“世外桃源”式乡村,是昔日先贤们奋斗的夙愿,也是当代许多中国人的梦想。“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如愿,岂不美哉。

(2023年2月8日,于北京)

注:本文作者为“秦安战略智库”核心成员周浩然,为本平台原创作品,新的一年,祝愿大家携起手来、战胜疫情、遏制霸权,一起走向更加美好的未来。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