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3年刘思齐决定改嫁(1963年刘思齐决定改嫁)

1961年6月,在解放军科研部门负责翻译事务的刘思齐收到了一封家书,毛泽东在信中亲切的称她为“女儿”,此时刘思齐身体衰弱多病,早已没了曾经的活泼。

信中除了表达日常的慰问和关心之外,还指出刘思齐“是时候改嫁了”。毛泽东引用了一句他常常应用在军事上的名言:“五心不定,输得干干净净。”这是劝说刘思齐在改嫁一事上应该下定决心,早作打算。

1963年刘思齐决定改嫁(1963年刘思齐决定改嫁)(1)

然而刘思齐不那么认为,她多次委婉地拒绝改嫁这一类的劝说,毛泽东曾经让她同母异父的妹妹邵华亲自去劝她,刘思齐也不置可否。

出生在党员家庭的刘思齐接受了先进的教育,并且建国之后社会观念也更加现代化,婚姻观念正在由以前的封建伦理纲常、三从四德转变成了提倡男女平等和婚姻自由,可是刘思齐却坚持十余年不改嫁。

经过毛主席坚持不懈的劝说,刘思齐又终于在1963年决定改嫁,这个转变背后隐藏着怎样的特殊原因呢?

回答这些,还要从刘家和毛家的结识说起。

一、毛泽东的干女儿和儿媳

1927年4月26日,一场婚礼正在举行。

新郎叫做刘谦初,新娘叫做张文秋。这一对新人都是毛主席的朋友。

1926年,北伐第十一军的一个刚刚入党的青年刘谦初结识了毛泽东。

1963年刘思齐决定改嫁(1963年刘思齐决定改嫁)(2)

1927年,在武汉的农民运动讲习所,湖北第一次农民代表大会预备会议中,刘思齐的母亲张文秋认识了毛泽东。

一经认识,张文秋就十分敬佩毛泽东的个人魄力和革命能力,经常去其家中做客,张文秋十分喜爱当时分别只有五岁和四岁的岸英、岸青俩兄弟。

张文秋和刘谦初结婚以后不久,汪精卫就发动了七一五反革命政变。

在一片白色恐怖之中,新婚不久的二人分离了。后来刘谦初被军阀韩复榘逮捕并关押在牢狱之中。

在最后一次监狱的探望中,张文秋请刘谦初为还未出生的孩子取个名字,刘谦初取“思念故土山东”之义,决定孩子的名字就为“思齐”。

1963年刘思齐决定改嫁(1963年刘思齐决定改嫁)(3)

1930年(也可能是1931年),刘谦初和张文秋的孩子在上海出生。1931年,被关押了近两年的刘谦初遇难身亡。

数年后,张文秋和陈振亚结婚,一边投入中国革命事业,一边养育幼小的刘思齐。抗战爆发后,思齐一家辗转来到了当时充满着希望和信仰的地方——红都延安。

1963年刘思齐决定改嫁(1963年刘思齐决定改嫁)(4)

毛泽东认识刘思齐则晚得多。

1938年,在一场话剧中,刘思齐扮演被捕的地下党员的女儿,由于她的个人经历,表演十分真实、动人,引起了场下毛泽东的注意。

毛泽东在得知了眼前的刘思齐就是当初北伐战争期间认识的张文秋和刘谦初的女儿之后,便当场把她认作干女儿,此后毛泽东的窑洞成了刘思齐常去的地方。

1963年刘思齐决定改嫁(1963年刘思齐决定改嫁)(5)

之后刘思齐随母亲和继父赴苏联进修学习。

1943年路过新疆时,继父陈振亚被军阀杀害,刘思齐和母亲张文秋被关押在新疆的监狱长达四年。

可想而知,一个十三、四岁的女孩承担着这么多苦难,支撑在她背后的是多么热忱的革命决心。1946年刘思齐返回延安,毛泽东拉着她的手亲切地说“七八年不见了,你还是我的干女儿呢,还记得吗?”

1963年刘思齐决定改嫁(1963年刘思齐决定改嫁)(6)

返回延安之后,刘思齐像以往一样去“义父家”探望,结识了刚刚从苏联回国的毛岸英。自然,刘思齐成了毛岸英小八岁的“干妹妹”。

刘思齐和毛岸英可谓是门当户对。

他们都是早一代革命家的后代,受到过先进的红色教育,而且都有过坎坷的童年牢狱经历。加之二人的父母也是结识多年的好友,这形成了他们之间共同的生活观念和价值观。

另外,由于毛泽东的“干女儿”的身份,两人关系是亲上加亲,刘思齐发现毛岸英身上继承了毛泽东伯伯伟岸的气魄和个人魅力,两人一经认识便相互欣赏。

后来毛岸英下到基层锻炼,刘思齐上了大学。刘思齐深深地爱慕着毛岸英,而当时的毛岸英却在两人的信中表示两人永远是兄妹关系,刘思齐的心凉了几分。

可以预见的大好姻缘引起了刘少奇夫妇的兴趣,他们想撮合撮合这对青年。

刘少奇巧妙地对毛泽东说了他的儿子和干女儿之间的“磕磕碰碰”,毛泽东心中便知晓了此事真相,淡然地表示了对这对青年的信心。

刘少奇传话对毛岸英说,让他好好和刘思齐交流,放开心扉说话。自此以后,毛岸英和自己的这个“干妹妹”关系愈加亲密了,逐渐确定了恋爱关系。

过了不久,毛岸英便向毛泽东表达了希望和刘思齐结婚的愿望,但当时由于革命形势严峻,毛泽东本着“舍小家为大家”的情怀,并未同意。

因此,毛泽东和毛岸英父子两个之间还有过小小的分歧,最终毛岸英不得不等建国之后再结婚。

1963年刘思齐决定改嫁(1963年刘思齐决定改嫁)(7)

开国大典之后,大半个中国形势稳定,于是毛泽东长子的婚事被提上了日程。

1949年10月15日,27岁的毛岸英和19岁的刘思齐在中南海举办婚礼。

婚礼并不比一般人家的隆重,甚至可能要更加简陋。首先是宴请人数太少,只请了在京的一些中央领导家庭,对于不在京的高级领导如任弼时等人,并未邀请。

新郎毛岸英和新娘刘思齐穿着像往常一样的灰色布衣服参加婚礼,饭桌上全是家常菜,毛泽东赠送的礼金仅仅只有三百元。

1963年刘思齐决定改嫁(1963年刘思齐决定改嫁)(8)

婚礼之后,刘家和毛家更加深刻地联系在了一起。

二、埋骨何须桑梓地

有些人的人生注定不平凡。结婚之后不久,新婚燕尔的毛岸英就做出了人生中的一个重大决定。

1950年6月朝鲜战争爆发,中国人民组成志愿军于当年十月入朝作战。毛岸英作为中央主席毛泽东的长子,毅然决然入朝参战。

1963年刘思齐决定改嫁(1963年刘思齐决定改嫁)(9)

1950年10月23日,时任中国人民志愿军政治部部长的任荣在军车上看到了一位年轻翻译官,一番攀谈后得知他叫毛岸英,刚刚结婚不久。

任荣大吃一惊,问道:“一个新郎上前线打仗,新娘不反对吗?”毛岸英回答道:“不仅不反对,她还会十分支持我去保家卫国。”

1963年刘思齐决定改嫁(1963年刘思齐决定改嫁)(10)

然而,事实总是残酷的。一个多月之后,11月25日,在一次美军的燃烧弹轰炸中,毛岸英光荣牺牲。

“战争,总要有伤亡的。”毛泽东强压着悲痛,接受了这一事实。

“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无处不青山。”这是青年毛泽东初出湖南时写的诗。毛岸英牺牲在朝鲜战场上,面对是否要将毛岸英遗骸运回祖国安葬时,毛泽东表示“何须马革裹尸还?”,决定就地安葬。

毛岸英牺牲的消息传来的时候,周恩来担心毛泽东身体有恙,将毛岸英牺牲的消息瞒报了三个月。而毛泽东面对新婚不久的年轻儿媳和“干女儿”刘思齐,将这个噩耗一瞒就是三年。

1963年刘思齐决定改嫁(1963年刘思齐决定改嫁)(11)

其实,从一开始刘思齐就不知道丈夫要参加朝鲜战争,是之后一次偶然的机会看见了毛岸英穿着志愿军军装的相片才得知此事。

毛岸英在入朝作战前夕对刘思齐说:“我要去一个很远很远的地方出差,没有收到我的信也不要着急。”刘思齐起初并不多过问,只是像平常一样每周去探望毛泽东。

但两三年过去了,报纸上早已刊登了板门店停战协议的签订,刘思齐却没有收到丈夫的任何消息。“是不是出事了?”刘思齐心里一遍又一遍地想着,越发觉得事情不对劲。因忧思过重,她的身体健康状态直线下降。

1963年刘思齐决定改嫁(1963年刘思齐决定改嫁)(12)

面对这种情况,毛泽东决定说出事情真相。他对刘思齐说了自己的兄弟毛泽民、毛泽覃和前妻杨开慧等人牺牲的故事。毛泽东委婉地告诉刘思齐,这些为人民和国家牺牲的人是伟大的,人死不能复生,但历史会铭记他们。

接着,毛泽东说出了三年之前毛岸英牺牲的事情,而刘思齐早已泪流满面了。

毛泽东对她说道:“从今往后,你是我的大女儿。”

刘思齐痛哭着自己夭折的爱情和早逝的丈夫,但她也只能接受这一事实,只能渐渐地心平气和下来。她虽然饱受着亡夫之痛,但她知道与她相比,毛泽东的丧子之痛更加沉重,更加难熬。

1963年刘思齐决定改嫁(1963年刘思齐决定改嫁)(13)

三、新生活还要继续

斯人已逝,活着的人生活还要继续。

1954年刘思齐大学毕业之后,毛泽东支持她去苏联深入学习。但她孤身一人在异国他乡学习并不容易,水土不服造成身体多病。对岸英的情感也让她失去了往日的活泼。一番周折之后她还是回到了祖国。

而毛泽东则是深刻地意识到,他的这个干女儿年纪轻轻便因为儿子毛岸英的牺牲成了寡妇,他不能让她痛苦地一个人生活一生。

在处理家庭事务中,毛泽东也有自己独特的一套风格。一方面是关心,毛泽东对身边的每一个人都十分关心,从妻儿父母,到警卫员和后勤人员。

1963年刘思齐决定改嫁(1963年刘思齐决定改嫁)(14)

另一方面是严厉,毛泽东曾经严格地要求从苏联归国的毛岸英吃穿住行全部和众人一样,绝不搞特殊。

在对待儿媳改嫁一事上,他选择了关心,充分考虑了刘思齐的个人情况,她还不满三十岁,不能一直单身。

毛泽东多次和刘思齐交谈改嫁的事情。但之前的几次都被刘思齐婉言拒绝,直到1961年的那封家书,刘思齐改变了自己长久以来的想法。

此时刘思齐和毛泽东的关系较以往有所改变。毛岸英牺牲之后,刘思齐作为干女儿和儿媳,承载着毛泽东对于长子毛岸英的感情。在后来的家书之中,信的开头毛泽东亲切地称她为“思齐儿”“女儿”或“娃”,落款则是“爸爸”。

1963年刘思齐决定改嫁(1963年刘思齐决定改嫁)(15)

正是那一声“女儿”的呼唤,让刘思齐感受到了毛泽东那特殊的人格魅力,毛泽东已经把孤身一人的儿媳完全当作了亲女儿对待,她又怎能拒绝“父亲”心心念的心愿呢?

四、你不再是我儿媳

经过成熟的思考之后,刘思齐最终答应了改嫁。

改嫁对象是毛泽东精挑细选的在空军任职的杨茂之,他三十岁出头,没有成家,是最佳人选。

1963年刘思齐决定改嫁(1963年刘思齐决定改嫁)(16)

婚后,刘思齐、杨茂之为大儿子取名为“杨小英”,纪念抗美援朝中牺牲的毛岸英。

刘思齐再婚之后,毛泽东对她说:“你不再是我的儿媳,你是我的女儿。”

刘思齐也将自己的名字改为“刘松林”,以此开启全新的生活和人生,和过去的自己做一个告别。

再婚后的转变其实不容易,她要从毛岸英遗孀的形象之中走出来,她才三十来岁,要面对的是未来。在家庭方面,她以女儿而不是儿媳的身份面对毛泽东及其家人。

1963年刘思齐决定改嫁(1963年刘思齐决定改嫁)(17)

刘思齐经常带着她和杨茂之的儿女探望毛泽东,并让孩子们亲切地叫“爷爷”。

在平静的生活之中之中,刘思齐最终从毛主席的儿媳变成了“女儿”,完全融入了两个家庭之中。

结尾

正是由于对祖国安危的关怀,毛岸英英魂留在了朝鲜战场。正是对于儿媳深切的关怀,毛泽东让刘思齐改嫁。

刘思齐的改嫁故事和毛泽东对儿媳的态度都透露出一种良好的家风,身在同一个家庭,作为朝夕相处的家人,最重要的是相互理解和关心。“家是最小国”,这是一种家国情怀。正是无数个家庭的和睦,铸就了中华民族历史悠久的传统美德和文化底蕴。

参考资料

《党史文汇》

《毛泽东家风 (人民网)》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