爹娘的戏词(爹娘的银婚颂)

周六在家整理物品时,在柜子深处翻到几张略发黄且稍发脆的信纸,拿出来一看,是父亲2003年7月15日写的一首《银婚颂》诗歌,结尾署着爹娘俩人的名字。屈指算来至今已有近20年了。如今爹娘已先后离我们而去了,虽然音容笑貌还时常在脑海浮现,但拿到这首诗歌时,却还是如获至宝,有不一样的感情涌动。捧卷细读,往事历历在目,如似昨天,怀念日重。这首《银婚颂》共75行875个字,从结婚的简朴、工作的争先到孝敬长辈、照看孙女、婆媳关系、退休生活、夫妻恩爱、兄弟和睦、优良家风传承等几个方面进行叙述。语言简朴易懂,情感真切动人,读起来既琅琅上口,又对后人具有极强的教育意义。读后像观看一部人生历程回顾的电影一样,画面感、亲切感极强,感人至深。这首诗歌,对我们兄弟来说,既是一首爹娘对家风传承的谆谆教诲,又是爹娘重德善孝人格榜样力量的示范,是一种念相,也是一种财富。

附:《银婚颂》

一九六一年,路马结良缘

不觉四十载,已过银婚年

结婚不逢时,国难家贫寒

典礼那一天,真叫人寒酸

金钟烟一条,瓜子两三盘

找人批个条,喜糖一斤半

没做新被褥,旧被当新颜

连部开个会,欢迎新郎官

没做新衣服,军衣也喜欢

新娘没坐车,我也没请客

同走革命路,夫妻齐向前

我是公安兵,她是售货员

生活在两地,暗里来挑战

为国站好岗,为民保平安

逢年又过节,昼夜做防范

个人吃点苦,家家得团圆

她做螺丝钉,时刻不松劲

为民服好务,当好售货员

为争一口气,拼命埋头干

方便让群众,干群都喜欢

例年搞评比,成绩她领先

被选模范后,出席省地县

在邯地区里,选讲十六县

提起马秀峰,人人都称赞

奖品和奖状,一年接一年

迄到九四年,退休把家还

秀峰人品好,可说不一般

外貌不惊人,美在心里边

政治觉悟高,是个好党员

对子是良母,对夫是贤妻

长辈她孝敬,晚辈她待见

一家四代人,照顾都周全

无论谁生病,看顾在床前

问热又问寒,做饭把药煎

尤其小孙女,生下就麻烦

三儿不在家,还得她照管

单位工作忙,又是领导班

工作不能误,里外忙不闲

日食几顿饭,做好送床前

屎布和尿布,洗好再晒干

精心来照料,终成女婵娟

孙女学习好,真叫人喜欢

婆媳关系好,妯娌亲无间

与街坊邻居,从不闹意见

全村都夸奖,老少齐称赞

处事与交往,无私心底宽

夫妻相处好,苦难常相伴

整日忙家务,不知疲和倦

生活讲节约,不费一分钱

可谓功劳大,恩重如泰山

退休住县城,夫妻度晚年

晨练五点起,身体得锻炼

闲时看报纸,也把书来翻

养了几笼鸟,也把乐趣添

秀峰当厨师,保证日三餐

兼顾当家教,再加洗和涮

有病互照顾,有事二人担

有乐同享受,有难同向前

有功互勉励,有错先道歉

遇事互相助,互敬又互谦

相亲又相爱,如似黄昏恋

世事有转变,苦去等来甜

夫妻精神爽,身体又康健

下辈共三个,没女都是男

他们都自主,不用挂心间

晚辈也三个,两女一个男

兄弟团结好,妯娌亲无间

逢年与过节,都有礼物献

儿孝妻也贤,不愁吃和穿

略有小节余,不缺零花钱

无忧又无虑,幸福度晚年

街坊与邻居,人人都称赞

我的小家庭,和睦是典范

已过银婚日,跨入金婚年

现在抽时间,乐趣写此篇

嘱咐后代人,从中取经验

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

今日结桃李,花开数十年

家风不能丢,晚辈往下传

爹娘的戏词(爹娘的银婚颂)(1)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