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乡三月满眼春(故乡山川山里月牙儿)

故乡三月满眼春(故乡山川山里月牙儿)(1)

文/刘玉涛

《黄金时代》里王小波说:“那些将要去的地方,都是未曾谋面的故乡。”然而于我们而言,前半生已经走得太远太久。

——题记

时洁是一个城市的职业女白领,她一绺靓丽的秀发微微飞舞,细长的柳眉,一双眼睛流盼妩媚,秀挺的鼻子,玉腮微微泛红,温柔绰约而气质非凡。她从小喜欢月牙儿,那年孩子考上大学,闲暇之时喜欢山涧的小桥流水,她和老公商量一起回到了下丁家镇常胜庄村,从城市奔向大山里享受着静谧的时光。

1

记得苏轼的一首诗:“细雨斜风作晓寒,淡烟疏柳媚晴滩。入淮清洛渐漫漫,雪沫乳花浮午盏。蓼茸蒿笋试春盘,人间有味是清欢。”常胜庄村郁郁葱葱的山林拔地而起,如笑傲长空;蜿蜒起伏的群山映入眼帘,似龙凤共舞。在那一亩田地间,在那一方院舍中,在那漫山遍野的芬芳里,也逐渐变成了时洁和她眷恋的小山村……

一天时洁同事小恺打电话,邀约我和几个画画的朋友前去看看她的山居小院设计,想求几幅国画挂于山居客厅。星期天上午,我们一行人来到下丁家镇常胜庄村,被山拥入怀中时,便知千峦环翠,万壑流青。村里石路蜿蜒,石屋错落,遍野果园环绕着石城山的脉搏,村民们依然遵循着古老的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跂目眺望,村西南不远处,山峦叠嶂,四季景色怡人,犹如天纩石城堡。

时洁接到小恺的电话,就一直在家门口翘首以盼,等把我们一行人迎进门落座山居小院客厅时,她把早已沏好的红茶端上,看我们个个惊讶羡慕的眼神,她温文尔雅地说“这栋老房子,老公曾在这里度过了遥远而漫长的童年时代,少年走出大山求学,而后在国家电网奔忙于工作。孩子上大学后,我和老公搬到老屋居住。”值得庆幸的是,生活并不只存在一种选择,依心而定,总有所达。“时光静好,与君语;细水流年,与君同;繁华落尽,与君老。”此时此刻,这应该是时洁真正的内心写照。我环顾四周打量着回归自然的装修风格,墙上经过处理,裸露的石墙成为了一种装饰,一种想象,一种思乡情结的真实面貌。屋内陈设不多,简单质朴,却又细致而考究。它们被温和地纳入空间之中,空间本身又与石头共生,让人联想起我们的诗意和远方。“人生海海,山山而川,不过尔尔。”于时洁而言,这大约就是理想生活的样子,得一屋安身,味浓情小事,心安之处,即可重逢久违的自我。

时洁喜欢喝茶,沏一壶热茶,翻两页闲书,抑或只是看着窗外,山峦叠翠,晚霞如火,有人劳动而归,有人村中漫步,日子缓慢而惬意。悠然想起在《人生如茶》中,我如此写道:一捧香茗,一卷诗书,红袖添香的意境,不亦乐乎。茶香满室,杯中茶由淡变浓,浮浮沉沉,聚聚散散,苦涩清香中慢慢感悟,人生亦如茶。喝茶是喝的一种心境,感觉身心被净化,滤去浮躁,沉淀下的是深思。茶是一种情调,一种欲语还休的沉默,一种热闹后的落寞。茶是对春天记忆的收藏,在任何一季里饮茶,都可以感觉到天空那慵懒的阳光,坐在老宅内倒上一杯茶,看着茶叶翻卷,也常会生出好多感慨,茶要沸水冲才有浓香,人生也要历经磨难后才能坦然,必须做到得之坦然,失之淡然,争其必然,顺其自然这人生的处事哲学。

现实生活中,红尘相伴,如果经不起人情冷暖、浮浮沉沉,怕是也品不到人生的浓香。日子过的久了,就像杯中那三滚后的茶叶,慢慢地沉入杯底,用沉默作为唯一微笑的表情,而那温软的茶水也就像我们的内心,足以接受一切友善,或不友善的表情。时洁爱喝茶说行随心性也好,说附庸风雅也罢,她说现在仍不敢称“品”而只称“喝”,却也由只喝得出茶的苦涩,到闻得出茶的清香。如今,时洁闲来无事呷一小口茶,让清香的苦涩在舌间荡漾开来,深吸一口气,余香满唇,在肺腑间蔓延,涤尽人间一切疲惫与冷漠,人仿佛也醉了,朦胧中不愿醒来。

2

山间幽阳踏过山居小院落入客厅内,在墙柜、家具、墙上晕染着玲珑光影;山间青绿顺着屋外秋风借势流入,三笔两画,同描一幅绚丽多彩的四季美景。时洁像一片轻柔的云在我眼前飘来飘去,清丽秀雅的脸上荡漾着秋天般美丽的笑容。在她那双又大又亮的眼睛里,我总能捕捉到她的宁静,她的热烈,她的聪颖,她的敏感。她从抽屉里拿出一个红色笔记本,倾诉着山居小院改造到装修的心路履痕。

每个人都有一个“世外桃源”,当人们回到山村,造一栋漂亮的房子,几乎是每一个人的梦想。当看到时洁改造的山居小院,其新颖的设计,艺术化的表达,颠覆了常规的山村修缮思路,为我们提供了全新的、前瞻的设计思维。秉承建筑的生长脱离不了周围的自然环境,要具有“生命力”的特征。这一栋建于50多年前的老屋已经颓废了,修缮极大增加改造的难度。可以说,这是一次极具挑战的从建筑外观到屋内空间一体化的设计。时洁将这栋山居小院定义为“生长在山间的老屋”重启生命与活力传奇。

我感觉山居小院,是一种文化层的表达,一种本土化的记忆,一种在大山里的回应,一种质朴与温和的栖居。它耸立在山村半山坡上,就像伫立在空旷的乡愁里,在浩荡的云朵里,在安静的山溪里,在如烟的往事里,也根植于乡土泥魂的信仰。如同这下丁家镇常胜庄村,数百年来孕育出的一代又一代人的坚韧与力量。

千帆过尽,岁月峥嵘。时洁打开话匣子说:“我不愿再强迫自己与热闹世界融合,在大山里和老公过着最简单,也最纯粹的生活,几乎所有时间都用来种花、养鱼、散步、爬山,打理山居小院,平淡也知足。可是老公却时常想起从前。想起小时候住过的老屋,想起烧火的木柴,想起母亲在灶前为一家人准备饭菜,想起学校放假时跟着父母亲上山采摘柿子、山楂、苹果。那时日子过得清贫,又踏实。我和老公想,现在是时候回家了。”我听后陷于沉思,如今大多数人不喜欢城市的喧嚣,人贪恋的不只是家乡的风物,而是旧时的好友知交零落。过去的路途辽阔无比,或许人生就是一场修行,无论走出多远,最终都会回到家开始的地方。

中国作家协会散文委员会副主任、新疆作家协会主席刘亮程说:“甲骨文的‘家’,是屋顶下面一头猪。这个最古老的象形汉字,在告诉我们,“家”是天下万物和谐共存的家,我们的家园不仅有人,还有其他的动物,我们不仅跟人相处,还要跟人身边其他生命和睦相处。”现在的乡村,人们仍然过着甲骨文中“家”的生活。

3

山村静默,无言间却又藏着向往。脚踏在石与泥混合而成的水泥地之上,从脚心弥漫而来的酥麻感,将浮躁的灵魂安抚。于是在思绪逐渐清明中,我再一次和几个画画的朋友,来到村中的万松浦书院张炜工作室寻访,走了不远的上坡路,半山腰上青瓦石墙低矮的山村民居挡在眼前,当村委管理人员打开门,院子里种有花草,有一间平台,两居室里东间靠东墙摆放写字台和椅子,工作室四周的墙上分别用精美的像框镶嵌着孟子、雨果、李白、杜甫、托尔斯泰、鲁迅、马尔克斯、索尔•贝娄等许多名作家的照片,这些名作家都是张炜主席眼里的精神星座,每一个都具有打动人心的力量。

记得山东省写作学会评论委员会主任、山东散文学会副会长焦红军在《下丁家精神与张炜的文学星座》一文中写道:“这里装修一点都不豪奢,是最为返璞归真的农家陈设,可墙上那些古今中外的文曲星都是令人肃然起敬的,他是张炜主席的精神向标,同样也是我们所有文人的写作导师。靠北书柜里上下几摞名著,西面一张睡床,一股书卷之气扑鼻而来,想象张炜在写作上的勤奋刻苦,我们感受到了一份文化的洗礼。”面对这个虽简陋却令人无比敬意的书房工作室,无需更多言语的铺陈,张炜主席在这间工作室完成了《古船》《九月寓言》《你在高原》等长篇巨制。

山东大学文学院教授马兵在《张炜散文》新书导读中写道:《筑万松浦记》这篇文章开篇,张炜主席即说“我一直想找一个很好的地方”,隐然对应后者结尾处的“我将无法停止寻求”。兀立大地上的孤愤被“平静温煦”所取代,炽热如焚的青年情怀也淬炼为中年的沉着和洗练。不过,这并不是说,张炜主席就此减弱了批判的锋芒——姿态的和静可能正因内心的笃定,对于物质主义的僭妄,他依然不遗余力的独战。在本书收录的几篇与万松浦有关的文字中,他谈论最多的乃是在万松浦书院持守情怀的“固本”意义和如何在自然静美的万松浦书院环境中维系简朴的生活信念,达至人与自然的和谐。

《筑万松浦记》结尾写到:“万松浦书院立起易,千百年后仍立则大不易。”毕竟历史上,“在绝望中慢慢坍塌冷落拆毁”的书院太多了,就像那茂密的松林也会变得千疮百孔。这样说来,筑成一座书院也就是筑起一片精神的丛林。在世风的侵扰和岁月的摧折下,这片丛林是否会兀自矗立于大地,是否会永葆苍郁和遒劲,是否会芳醇满溢?相信读者一定可以在《张炜散文》这本书中找到满意的答案。

当我们一行人走出万松浦书院张炜工作室,仰望晚秋里澄清的天空,像一望无际平静的碧海;耀眼的阳光在空中跳动着,宛如海面泛起的微波;山脚下片片的果园时时摇曳着丰满的枝头,好似舞动着的红绸布;霜染了的黄叶,却给山林画上收获的颜色;山居小院披上幽微的天色,光影游离间拥抱一种日常的宁静。那一眼的缘,这一眼的芬芳,都随明媚的阳光落在山居小院窗棂上。安静弯弯的月牙儿,泼洒着淡淡的清辉,将夜的宁静映在了心脉上。我和几个画画的朋友,不约而同地起身,告辞返回城里。时洁和她老公怕夜晚走山路不安全,坚持要开车送我们到石板丁家村的路口。诚邀再次到山居小院做客,叙叙旧,聊聊天,不舍挥手告别。

泳汶河畔,村路旁橘黄色路灯,长长的磨盘老街泛着青绿色。浓浓的夜色笼罩着羞涩的月牙儿,一点点淡青,一片片银白,如美丽的天使紧紧拥抱着天空,这景致何不是生活的一种浪漫。

石城山微风起,飘飞的云彩悠悠地游过玦月,竟如皮影戏般柔亮,淡淡的月光柔情地洒在波光荡漾的泳汶河,秋风轻轻地吹向那一片倒映着缠绵的山里月牙儿。

故乡三月满眼春(故乡山川山里月牙儿)(2)

山东省散文学会龙口创作之家邮箱:sswxhlkczzj@126.com 壹点号龙口文学邮箱:1433050159@qq.com

壹点号龙口文学

新闻线索报料通道: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齐鲁壹点”,全省600位记者在线等你来报料!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