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痘的困惑和治疗方法(看脸时代你战痘)

文||

青春痘,中医属于疮疡,西医叫痤疮,是皮肤科的常见病、多发病,也是绝大部分青年男女在青春发育期的一个必经阶段,皮肤科门诊就诊的痤疮患者可达门诊量的近30%左右。西医的大致治疗方案可归纳为外用药物,口服药物以及物理结合其他方法治疗。

青春痘的困惑和治疗方法(看脸时代你战痘)(1)

西医的常规治疗

外用药物治疗

外用药物包括治疗粉刺的维A酸类药物(阿达帕林凝胶),需持续1-3个月见效。也可外用抗生素进行抗微生物治疗,例如林可霉素,过氧化苯甲酰等。

口服药物

中度可以选择盐酸米诺环素胶囊,阿奇霉素等。抗生素控制炎症迅速有效,但没有防止复发的作用。重度痤疮可以服用泰尔丝。可以采用开始递减服用药物的方法,或者采用中等剂量位置治疗。服用泰尔丝有防止复发的作用,及时复发其症状也会减轻。主要的副作用是在服药期间,皮肤黏膜会感到十分干燥,需要做好皮肤和粘膜的保湿工作。其次对生育有一定的影响,停药半年才可考虑怀孕。如果患者的皮损与月经周期关系密切,或者查激素水平有异常,可以考虑服用避孕药进行治疗。服用避孕药可以帮助建立稳定的激素周期,控制痤疮的生长,还有减少面部出油,缩小毛孔的作用。

中医治疗

除了常规的西医药治疗外,中医针对本病的治疗也是非常效验的,配合中药口服常可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越来越多的人相信中医,也越来越多的能喝下这利于病的苦药。

肺经风热型:主要表现颜面细小红色丘疹,以额头多见,病程较短,单纯痤疮或伴有脂溢性皮炎,炎症较明显,口干渴,大便干结,舌质红,苔薄,脉浮数。

胃肠湿热型:常因饮食不洁,偏嗜辛辣肥甘、油腻腥发之品而起。主要表现为颜面、胸背较大的红色丘疹,有的呈结节、脓疱,痒甚,伴唇口干裂,便秘,溲赤,纳呆,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

热毒型:以脓疱型多见,分布在颜面、胸背,以脓疱、炎性丘疹为主,局部有疼痛,伴心烦易怒,口舌生疮,目赤肿痛,便秘,溲赤,舌边尖红、苔薄黄,脉弦数。

肝经郁热型:多见于女性,皮疹多发于面颊两侧,以炎性脓疱、丘疹为主,病情轻重和月经周期相关,兼见心烦易怒,乳房胀满不舒,大便干结,舌质红,苔薄黄,脉弦数。

阴虚火旺型:多发于25岁以后的女性患者,临床表现以丘疹型多见,伴腰膝酸软,手足心热,咽干口渴唇燥,心烦夜寐不安,舌质红、苔少,脉沉细数。女性患者可见月经不调,小腹胀痛,或皮疹于经前加重。

冲任失调型:主要表现为中年女性的迟发型痤疮,丘疹色红,反复发作,丘疹随月经周期而变化,同时伴有月经不调或痛经,此类患者多工作、学习紧张,生活无规律,致使机体内环境失衡,内分泌紊乱。临床表现以丘疹型多见,舌质淡红,苔白,脉沉细数。

肺经风热型:治法:清热泻肺消疹。

方药:枇杷清肺汤加减。霜枇杷叶,桑白皮,黄芩,生山栀,生石膏,生地,赤芍,山楂,丹皮,白花蛇舌草,柴胡,甘草。

加减变化:口干渴者,加花粉、麦冬、石斛。大便秘结者,加生大黄。如有脓疱者,加蒲公英、紫花地丁、败酱草。

青春痘的困惑和治疗方法(看脸时代你战痘)(2)

痰湿血瘀型:治法:活血祛瘀,清热化痰。

方药:桃仁四物汤合小陷胸汤加减。桃仁,红花,赤芍,白芍,当归,生地,丹皮,黄连,法半夏,瓜蒌实,夏枯草,甘草。

加减变化:如结节肿硬不消者,加王不留行、皂角刺。如发热重者,加连翘、败酱草。囊肿化脓形成脓肿者,加川贝母、野菊花、苍术、皂角刺。

冲任失调型:治法:调理冲任,疏肝解郁。

方药:柴胡疏肝汤加减。柴胡,郁金,白芍,女贞子,旱莲草,法半夏,蒲公英,紫花地丁克,知母,丹参,桃仁,红花,甘草。

加减变化:胸肋胀痛,走窜不定者,加当归、川楝、延胡索。经前加重者,加当归、益母草、香附。兼气血虚者,加党参、黄芪、当归、熟地。

当然,这些证型不是截然分开的,临床上可以相互错杂,只要辩证准确,用药精当,效果相当明显。痤疮后遗症的防护也是至关重要的,其后遗症主要包括痘印和痘疤。痘印可以外用药物、面膜或者使用光子嫩肤去除,痘疤主要采取点阵激光进行皮肤重建。但是由于费用较高,所以最好是积极治疗,避免痘印和痘疤的形成。

还有就是在平时,要注意饮食起居,避免熬夜,无规律作息,少吃辛辣油腻食品,尤其是膨化食品!平时多多吃富含维生素的水果,保持大便通畅,适当饮水,如没胃肠等不适,可以用玫瑰花、柠檬、苦参,作为茶饮,有美容养颜,抗衰老的功效。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